蘇炎珍
文章編號:1674-120X(2018)36-0090-02
摘 要:由于教學資源有限,實驗教師匱乏,實驗課課時和設備難以保證,對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不足,評價教與學的方式單一,這些都不利于推進高中生物實驗教學、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因此,我們在平時的實驗教學中,不斷完善評價機制,開展了以完善實驗教學評價方式為核心的教學研究,豐富評價方式,以評價促進教師的教學技能和教學過程,以評價推進學生的生物學素養(yǎng),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關鍵詞:實驗教學;改進;量化評價
中圖分類號:G633.91??文獻標識碼:A
生物實驗是高中生物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實驗,可以發(fā)展學生的觀察能力、邏輯思維、分析歸納推理的能力、設計實驗和探究能力。但是由于教學資源有限、實驗師資缺乏、實驗設備藥品有限、課時不充足等因素,生物實驗往往開展不順利,即使開展了,收到的效果也并不理想。目前,許多學校在實驗教學中,對實驗教學的評價方式單一,或評價缺失,或評價方法不當?shù)?,往往滿足于學生能夠按照步驟進行實驗,得到預期的實驗結果,反映不出學生的基本實驗技能和探究能力以及實驗習慣,評價過程也只限于教師對學生的單方評價,評價不夠客觀和全面,對教師組織教學過程出現(xiàn)的問題不能及時反饋,也缺乏對學生完成整個實驗的各個環(huán)節(jié)的評價機制,這樣就弱化了實驗教學的效果。
要解決這個問題,應從學生的實驗評價入手,逐步規(guī)范學生的實驗操作,同時引導學生積極拓展思維,提升學科綜合能力。因此,我們以生物實驗課堂開展情況為立足點,通過觀察,引導學生通過自評和互評、師評等,多角度、多方位開展有效的量化評價,從而促進教學的開展,以評價促進教師提高教學技能,以評價推進學生提高生物學素養(yǎng),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生物實驗量化評價的實施過程
(1)根據(jù)《普通高中生物學課程標準(2017年版)》的理念,確定實驗的評價標準,根據(jù)實驗的任務,明確實驗的三維目標,除了重視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還必須把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有機滲透到實驗過程中,關注學生實驗過程,強調實驗態(tài)度和合作精神、創(chuàng)新意識等素養(yǎng),將之與實驗活動方案有機結合并設計出具體的實驗評價表。
(2)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自評和互評。我們嘗試探索了多方位、多角度的評價方式。傳統(tǒng)評價主要是教師單方對學生的評價,評價效果差,不利于發(fā)揮學生的積極主動性。自評能激活學生對自我學習的正確認識,對自己進行客觀分析判斷,并對自我學習行為過程進行反思和修正。而互評是學生相互評價學習過程、學習成果的形式。通過互評,學生能相互學習、相互合作、相互督促,共同進步。具體做法是,實驗過程中對學生進行科學分組,一般3~4人,確定組長人選,在實驗前進行組長的適當培訓,使他們明確實驗目的、注意事項、實驗方法以及如何組織組員完成實驗。在實驗結束后,學生完成實驗報告,并依據(jù)他們的相互合作、明確分工完成實驗的過程中的表現(xiàn),進行個人自評、學生互評,然后由教師結合相應情況進行評價。最后根據(jù)三方評價給予綜合評價。綜合評價得分=自評分×30%+互評分×30%+師評分×
40%。具體課例如表1所示。
(3)教師對教學實施過程也要進行量化評價,反思教學過程和教學效果。要在關鍵時候給予學生適時點撥、解惑,對學生表現(xiàn)出彩的部分進行表揚,對優(yōu)秀的實驗報告進行展示,使學生樹立正確的實驗態(tài)度和形成良好的科學素養(yǎng)。以表2為例說明。
通過對教師的教學過程和效果進行評價,反思教學過程,以便教師能有效改進自己的教授方法和有效提高教學質量。
二、分析與反思
通過將多角度、多方位的評價引入課堂,并伴隨整個學習過程,從評價的主體來看,既有教師評價又有學生的自評和互評;從量化評價的內容來看,涵蓋了科學素養(yǎng)的各個方面,包括科學實驗的基本技能、養(yǎng)成習慣、嚴謹?shù)倪壿嬎季S、合作精神等,評價作為一種教學策略能提升實驗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促進學生開展探究性學習。
例如,在觀察植物細胞的質壁分離和復原的這節(jié)實驗課,在準備階段就引入書面的量化評價,可以促使學生在課前收集相關信息,復習有關背景知識,從而幫助學生確定學習目標,有的放矢。量化表將評價內容展現(xiàn)給學生,營造一種嚴謹?shù)难芯糠諊?,可以引導學生精心設計、仔細觀察,對實驗現(xiàn)象認真分析,從中發(fā)現(xiàn)問題,同時將成功之處或是失誤和漏洞記錄下來進行仔細分析,找出原因,促使學生開動腦筋,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優(yōu)化實驗方案。評價不是目的,而是促進師生共同學習和發(fā)展的手段,評價是進步的基礎和前提。
在實際操作中,會出現(xiàn)一些問題,影響評價的效度和信度。例如,發(fā)現(xiàn)學生的評價有時偏高或偏低,可能出現(xiàn)評價結果不夠客觀公正而導致評價結果偏離常理。依據(jù)不同類型的實驗,也需要設計不同的量化評價內容和標準,這也是在今后具體操作過程中需要解決的問題。
參考文獻:
[1]范曾麗,杜長忠,廖詠梅,等.新課程標準下中學生物實驗教學評價方案初探[J].西華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4):437-442.
[2]楊巧儀.在科學實驗中培養(yǎng)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J].小學教學參考,2012(15):64.
[3]舒美姿.高中生物教學過程性評價的應用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