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金堯
摘要:在小學教育階段,語文閱讀教學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增加學生知識、拓展學生視野、提升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有效手段。在新課改和素質教育不斷推進的背景下,教師要研究教學內容與學生實際學習情況,采用創(chuàng)新策略來展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活動,為學生打造高效的語文閱讀課堂,促進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提高、口頭表達能力的提高,以及寫作表達能力的提高。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創(chuàng)新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7)11-0121
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是提高學生閱讀理解能力、拓展學生認知視野、提升學生口頭表達能力和寫作表達能力等方面的重要途徑。在新課改和素質教育不斷推進的背景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不能再繼續(xù)停留在過去單純的傳授知識這一個層面上了,而是要結合學生的興趣和需要,用閱讀教學來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使學生對學習語文始終抱有極大的熱情,以此增加學生的課堂教學活動參與度,讓其通過積極主動的學習和探究獲得語文知識,進而實現(xiàn)語文閱讀教學的目標。
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現(xiàn)狀探析
小學生由于其天性好動、好玩,不能長時間集中于某一件事上,經常會有小動作、講閑話的情況發(fā)生,這就給語文閱讀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帶來一定的困難。而很多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過于依靠教材內容,而小學教材中的閱讀內容顯然是不能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的,由于不能為學生打造趣味性強的延展閱讀,導致學生對閱讀教學的興趣不高,從而影響了閱讀教學的質量。而且,當前還有不少小學語文教師以自己擁有的教學經驗來指導閱讀教學活動,未能將教學內容與學生的需要以及時代的發(fā)展變化進行融合,也不運用學校的多媒體設備來輔助教學,僅僅依靠教材、粉筆、黑板來展開教學,使語文課堂過于沉悶和枯燥,導致學生的閱讀興趣不高,進而影響了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創(chuàng)新策略
1. 在導入新課上進行創(chuàng)新
小學生一般對外界的好奇心都比較強,而且具有極強的學習能力和模仿能力,但由于其身心特點難于長時間專心于某一件事,因此,要想讓學生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閱讀教學課堂中,具有吸引力的課程導入是抓住學生好奇心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教師在備課的過程中,要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的興趣設計別開生面的課程導入,以此來引起學生的注意和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教師可以多聯(lián)系閱讀教學內容的背景資料和相關信息,挖掘出有趣味性的材料在導入新課時展示給學生,這樣,可以有效激發(fā)學生探究課文的好奇心。同時,教師也可以結合閱讀教學內容設計各種輕松有趣的益智游戲,以此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閱讀興趣,使學生在接下來的幾十分鐘內專注于閱讀內容,這既有助于學生從閱讀中獲得知識與技能,還能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為今后進入更高年級之后的語文閱讀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例如,在教授《美麗的南沙群島》時,教師在導入新課時,就可以首先借助多媒體設備為學生播放南沙群島的宣傳片,讓學生在觀賞中對南沙群島有一個總體的印象,然后,教師請同學們說一說自己通過觀看南沙群島的宣傳片之后對南沙群島的美在哪里。同學們在各抒己見的過程中,對南沙群島有了大概的認識,并對課文充滿的興趣,這時,教師再帶領學生閱讀課文,學生就會以昂揚的熱情去了解課文中的南沙群島的美麗之處,并于自己的想象進行對比與結合,這樣不僅能激發(fā)學生的想象,還能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注意文章的細節(jié),更好的理解課文內容,這無形中也降低了學生閱讀的難度和教師授課的難度,對學生、對教師都是非常有利的。
2. 在情境設計上進行創(chuàng)新
小學生由于其認知和閱歷都比較淺,對課文的閱讀內容的透徹理解存在一定的難度,因此,在閱讀教學中為學生創(chuàng)設與其生活貼近的教學情境目前已成為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不可缺少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對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師在教學情境的設計上進行創(chuàng)新,讓教學情境更具感染力,并能讓學生在教學情境中充分表現(xiàn)自己,這樣更能引起學生的注意和興趣。在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時,教師可依靠一些簡單的道具、圖片、背景音樂等,使學生在教學情境的感染下更好地理解課文。
3. 在課后作業(yè)上進行創(chuàng)新
通常,教師在布置課后作業(yè)時,都是以學生復習鞏固課堂內容為出發(fā)點的,這樣一種方法對學生知識的儲備當然是非常有用的,但也可能會讓學生在繁重的課后作業(yè)中陷入機械復習的情況。因此,在課后作業(yè)上進行創(chuàng)新,使學生在完成課后作業(yè)時也能感受到閱讀的樂趣,是提高學生閱讀理解能力和拓展學生視野的重要途徑。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以課堂閱讀內容為出發(fā)點,為學生的課外閱讀指明方向,特別是要以學生的興趣愛好為基礎,為學生提出恰當?shù)恼n外閱讀參考內容,使學生的課后作業(yè)不僅僅是去讀、寫、記,而是繼續(xù)開展趣味性閱讀,并在閱讀中提高自身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
例如,在教授完《黃果樹瀑布》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后繼續(xù)去閱讀一些游記類文章,通過閱讀去了解更多的自然山水與人文景觀。同時,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在課后寫一寫自己去某處旅游的經歷,然后在下節(jié)課上進行敘述,這不僅有利于鍛煉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還能調動學生的思維和想象,并在一定程度上鍛煉學生寫簡單作文的技巧,進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實踐能力。
三、結語
總之,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創(chuàng)新教學策略,能極大地滿足學生未來成長的需要。我們在實際教學活動中,要在導入新課上進行創(chuàng)新,在情境設計上進行創(chuàng)新,還要在課后作業(yè)上進行創(chuàng)新,為學生打造和諧、融洽的閱讀課堂,讓學生在閱讀中不斷拓展認知視野,提高其人文素養(yǎng),并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以及在語文綜合應用能力上也得到相應的提升。
(作者單位:江蘇省邳州市四戶鎮(zhèn)中心小學 22130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