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慶輝
(福建省莆田市第十二中學)
在大多數(shù)的高中英語課堂中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包括教師沒有進行科學合理的課堂教學設計以及學生參與度不高在內的諸多問題。而要想切實解決這些問題,就必須從巧妙進行課堂設計以提升學生課堂參與度這個角度出發(fā),從而以學生為主體,構建起高效的英語課堂,全面提升廣大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
在筆者構建高效英語課堂之前,對本校的教師進行了課堂教學設計調查,發(fā)現(xiàn)七成左右的高中英語教師單純通過網(wǎng)上借鑒現(xiàn)場案例的方式來組織課堂教學案例并設計課堂問題;一成左右的高中英語教師會使用以往英語教師的比較成熟的教學案例;只有兩成左右的高中英語教師會在自己的教學過程中精心總結教學經(jīng)驗來設計課堂教學案例。而在調查了高中英語教師們所提出的課堂問題后,筆者還發(fā)現(xiàn)八成左右的高中英語教師傾向于提啟發(fā)性的課堂問題,一成左右的高中英語教師傾向于提記憶性和理解性的課堂問題,一成左右的高中英語教師傾向于提評價性的課堂問題[1]。這就表示,盡管高中英語教師在對課堂教學案例進行設計的過程中關注到了課堂教學內容和學生認知水平等,但沒有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提出一些多元化和結構化的問題。
要想取得良好的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效果,就必須提升學生課堂參與度。在構建高效英語課堂之前,筆者發(fā)現(xiàn)在自己的課堂教學過程中,一半以上的學生會在認真聽講的過程之中積極回答老師的問題;三分之一左右的學生盡管會在前半段的英語課堂中集中精力,但是在后半段的英語課堂中則極容易分心,甚至有十分之一左右的學生難以參與到英語課堂之中。這就表示,筆者在進行課堂教學的過程之中,還是會有一部分學生難以高效學習。
其一,筆者會對問題情境進行巧妙創(chuàng)設,比如筆者經(jīng)常會根據(jù)課本上的問答形式,幫助學生構建基礎的語用情境,讓其自主提問和回答。其二,筆者會按照學生不同的學習水平來設計課堂英語語言運用環(huán)節(jié)[2]。比如筆者發(fā)現(xiàn)學生習慣在自己的英語作文中使用“in my opinion”,導致英語作文千篇一律,所以筆者就通過分組的方式將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分組并向他們提出該如何使用其他短語替代這個詞的問題,最后由小組選出一位學生來回答。不同學習水平的學生開始進行交流,英語水平較好的會帶動英語水平較差的學生進入學習情境之中,并且不同的小組也可以在回答問題的環(huán)節(jié)進行交流。經(jīng)過組內談論和組外討論之后,同學們集思廣益得出了“I think”“in my view”“it seems to me that”三個替換短語,之后筆者還為學生補充了“from my point of view”“as far as I am concerned”等詞組。正因為筆者在合理的課堂設計之中將英語課堂的內容逐漸擴寬,才幫助學生提升了核心素養(yǎng)。
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必須要面向全體學生,積極關注學生的個性并培養(yǎng)他們的人文素養(yǎng),在此基礎上不斷地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程度。筆者結合有針對性的教學目標來確定課堂的教學重難點。同時,筆者還會巧妙使用機械性練習、意義練習以及交際性練習來提升學生課堂參與度,幫助學生以最快的速度融入高中英語課堂之中。此外,提升學生課堂參與度的最主要的方式就是在教學過程中激發(fā)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比如在高中英語教學的過程中,筆者就會使用組織辯論的方式來讓學生針對一個比較熱門的話題進行正反方的辯論。就拿現(xiàn)在比較熱門的Ali-pay為例,筆者讓學生在課堂上通過辯論的方式討論其優(yōu)缺點并在辯論結束之后為他們進行了系統(tǒng)的總結,這樣教師與學生之間可以進行交互式交流,更能夠促進學生與學生之間思維靈感的碰撞與交流。值得注意的是,筆者在與學生交流的過程中還十分注意人文關懷以及對學生的鼓勵,筆者在課堂之中常會使用“Never give up”“Good job”“Try your best”等激勵性短語來鼓勵學生慢慢融入英語課堂。
綜上所述,構建高效英語課堂并全面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是一項長期的工作。因此廣大的高中英語教師必須要對此進行深入的研究,并在這個過程中總結經(jīng)驗教訓,從而探索出更好的構建高效英語課堂的方式。
[1]盧迪.網(wǎng)絡背景下輸出驅動假設理論在大學英語閱讀教學改革中的應用研究[J].內蒙古財經(jīng)大學學報,2016(2):105-108.
[2]盧少雯.構建以綜合能力為取向的綜合英語任務型教學模式促進民族師范生未來從教能力發(fā)展:以廣西民族師范學院英語教育專業(yè)為例[J].梧州學院學報,2016(1):94-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