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德順
(安徽省肥東縣梁園中學,安徽 肥東)
“填鴨式”的教學方式,不僅會使初中物理課程顯得十分枯燥,同時也會嚴重阻礙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這與現(xiàn)今新課程改革理念以及素質教育理念是相違背的。對此,筆者結合自身經驗,嘗試著從多元化教學的角度,對初中物理教學進行了優(yōu)化,具體內容如下:
現(xiàn)今,多媒體技術幾乎已經成了教師開展教學活動的必要組成部分。不過,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只關注到了多媒體技術的文本功能,并且喜歡通過電子課件,為學生展示大量的文本資料,這種做法,令筆者回想起了曾經以板書教學為主的時代,教師利用電子課件為學生展示文本,無異于教師曾經通過板書為學生呈現(xiàn)一黑板的定理、公式或習題,這兩者唯一的差別,不過就是呈現(xiàn)方式發(fā)生了改變,而且由于前者切換較為迅捷,教師能為學生呈現(xiàn)的知識會十分巨量,這樣的做法,雖然在很大程度上擴充了一堂課的容量,卻給學生帶來了更多的學習負擔,同時對學生切實理解重難點知識是非常不利的。對此,在具體的教學中,教師應以開放性的視角去看待多媒體技術,要懂得如何綜合運用它的功能以提高自身的教學效果。舉個例子,在教學“聲音的特性”這部分內容的時候,教師除了利用電子課件為學生展示相應的文字定義以外,還可以積極利用相應的視頻、Flash動畫等,為學生模擬不同聲音的產生與物體振動之間的關系。要知道,初中生的形象思維是十分活躍的,因此,教師利用圖、文、聲三者并舉的方式授課,能夠有效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提高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深化學生對這部分知識的理解與記憶,從而能有效提升該堂課的教學效果。
隨著時代的變遷,我國經濟的迅猛發(fā)展,人與人之間的合作越來越頻繁,行業(yè)與行業(yè)之間的合作已經成了常態(tài),也正因為此,人的合作能力以及合作意識成了助力其日后發(fā)展的重要能力與素質,所以,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對學生合作能力以及合作意識的培養(yǎng)予以高度重視。此外,人們常說:“眾人拾柴火焰高”,合作學習除了能鍛煉和提升學生合作意識與合作能力以外,還能極大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活躍課堂氛圍,這對教學的良性發(fā)展以及高效開展具有十分積極的促進作用。因此,在實際的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應重視引導學生進行合作學習,并因時制宜地將合作學習安插在自身教學的關鍵環(huán)節(jié),以便能使學生在充分掌握知識的同時,還能發(fā)展自身的能力。舉個例子,在學習“歐姆定律”的時候,教師不妨將學生帶進實驗室,然后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利用控制變量法去推導歐姆定律、驗證歐姆定律,這樣做,能夠使學生切身體驗知識的建構過程,從而能有效加深學生對歐姆定律的印象,深化學生對這部分知識的理解與記憶,進而能幫助學生有效地“吃透”這部分內容。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引導學生進行合作學習,不意味著教師因此就要袖手旁觀,相反,在學生進行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發(fā)揮好自身的引導與監(jiān)督作用,積極與學生進行互動,積極督促和指導學生進行有效的實驗,只有這樣,才能充分保證學生合作學習的質量。
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進步,微課現(xiàn)今已經在我國教育中滲透開來,并且發(fā)揮出了十分積極的作用。具體來說,微課的作用主要有兩點:其一是能有效地幫助學生查漏補缺、完善知識體系;其二是能有效鍛煉和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要知道,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學生會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如上課分心、因病請假等等)無法完全“吃透”教師所講的內容,而如果這時學生沒能及時找教師答疑解惑,或者教師沒有及時幫助學生查漏補缺,勢必會使學生的知識體系出現(xiàn)“黑洞”,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個“黑洞”會越來越大,從而嚴重阻礙學生物理水平的提升。針對于此,教師可采用微課對上述狀況進行改善。具體來說,教師可將自己所講的知識錄制下來,然后依據(jù)重難點,將其分別制作成若干時長為五到十分鐘的微課視頻,并將這些視頻及時上傳到師生共用的網絡平臺上,與此同時,教師要督促學生及時利用微課視頻查漏補缺、溫故知新,并在后續(xù)的教學中,及時利用相應的習題訓練去檢測學生的學習成果,如此,學生的知識體系必將能得到很好的鞏固,從而使初中物理教學質量獲得顯著提升。
綜上所述,在當今的時代背景與教育背景之下,廣大初中物理教師要想搞好自身的教學工作,必須要不斷拓展自己的教學視野,以學生能力的發(fā)展去選擇適宜的教學方法、設計適宜的教學內容,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在收獲知識的同時,還能獲得綜合能力的提升。本文針對多元化教學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運用提出了三條有效策略,希望能給其他教師帶來一些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