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 騁
(內蒙古自治區(qū)包鋼第一中學)
現(xiàn)代教育技術是社會教育發(fā)展的產物,與課程教學內容緊密結合在一起,既能夠解決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存在的問題,使教學內容更加生動有趣,也有利于提高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促進課堂教學的發(fā)展。高中音樂在高中課程教學中處于邊緣化位置,學校與學生往往并不重視音樂教學安排。學習音樂有利于幫助學生了解音樂史以及音樂樂器,也有助于減輕學生的學習的壓力,陶冶情操。之前已經有文章討論過相關的話題,但大多數(shù)主要是圍繞現(xiàn)代教育技術應用的意義來談的。那么,本篇文章將主要從高中音樂課程教學目前存在的問題、現(xiàn)代教育與音樂課程教學結合的積極作用、促進現(xiàn)代教育技術在高中音樂教學中應用的建議來談一談現(xiàn)代教育技術在高中音樂新課程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音樂課程安排一般一周僅有一節(jié)課,有的學校甚至不開設音樂課程,或者音樂課總是因為各種考試而耽誤。新課改之后的音樂課程教學要求,不僅僅是簡單的教唱,更重要的是能夠教會學生基本的樂理知識、掌握音樂的節(jié)奏變化、學會欣賞不同風格的音樂作品。音樂課程在高中教學中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既能夠滿足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需求,也能夠促進課程設置的完善。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很多學生上課紀律比較散漫,認為音樂課就是悠閑娛樂課。有的教師一節(jié)課總是在不斷地強調課堂紀律,而忽略教學內容的充實性。
很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很少設定具體可行的目標與計劃,甚至不按照教材內容進行安排。缺少教學目標與教學計劃的課堂,很容易讓學生找不到學習的方向。要達到新課程教學的要求,教師既不能滿堂灌輸知識,也不能完全放任學生。音樂教師在教學中應該明確每個時段的教學任務,讓學生充分了解國內外音樂發(fā)展史以及經典音樂。有的學生根本不認真上音樂課,認為音樂課可有可無,完全可以課下聽音樂。也有的學生反映并不喜歡課堂上所教授的音樂曲目。高中生已經具有獨立的思考意識與審美情趣,大多數(shù)人比較喜歡流行音樂。教師在安排教學計劃時,應該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了解學生的興趣點,再結合教材重點內容對學生進行引導。
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作為音樂教師,首先應該明確音樂教育以審美教育為核心,在整個音樂教學過程中要以音樂的美感來感染學生,要以音樂中豐富的情感來陶冶學生,進而使學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樂審美能力。重視中學生的音樂學習,并通過運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進行教學,有利于促使學生學會欣賞音樂作品,感受音樂的魅力,也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促進學生對美的感受。音樂是人們生活中的必需品,既能夠調節(jié)人的心情狀態(tài),也能夠滿足人的精神需求。有的高中生比較傾向于聽一些流行且低俗的歌曲,認為那些音樂很有意思。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引導學生學會欣賞優(yōu)秀的音樂作品。另外也有利于促進音樂課程的發(fā)展,現(xiàn)代教育技術是社會科技發(fā)展與教育相結合的產物。在高中音樂教育中,靈活運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有利于促進音樂課程順應社會的發(fā)展。高中音樂雖然并不參與高考考試,但是同樣是重要的教學課程。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引導學生重視音樂課堂,同時也要在課堂上給予學生發(fā)揮自我的空間,讓學生積極參與其中,可以讓學生通過運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錄制自己喜歡的音頻在課堂上進行分享。
要促進現(xiàn)代教育技術在高中音樂教學中的應用,首先教師應該提高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將信息技術與課程內容緊密結合起來。有的教師的教學課件圖片、顏色、文字等搭配不合理,很容易讓學生把握不準教學重難點知識。也有的教師上課很少使用多媒體設備,課堂缺少趣味性與靈活性。
充分發(fā)揮現(xiàn)代教育技術的積極作用,教師可以與學生一起欣賞我國優(yōu)秀的民間音樂(如民歌、民間樂器、民間歌舞音樂、戲曲曲藝音樂等),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文化傳統(tǒng)情感。也可以與學生分享國外著名的舞臺劇、音樂劇、戲劇等優(yōu)秀的作品以及常見的國外大型舞會中的樂器,讓學生通過觀看與欣賞,體會東西方音樂文化之間的差異性與共同性。教師可以運用不同的教學形式,豐富教學方法,促進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基礎的樂理知識是學生學好歌唱的必備條件之一。每節(jié)課利用幻燈片展示幾節(jié)難度不同的樂譜,讓學生學會劃拍、打節(jié)奏、哼曲調,逐步提高學生的識譜能力。教學生學唱經典歌曲,可以播放經典的視頻或者音頻,讓學生從中學習掌握唱歌的要點,要求學生反復聽反復練習。
在高中音樂的實際教學中,課堂紀律管理欠缺,學生在課堂中自由散漫,教學缺少具體的目標與計劃,教學內容空洞而單一,并沒有讓學生真正體會到音樂的重要性與魅力。在高中音樂教學中運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既有利于提高學生對音樂的敏感度,豐富學生的學習生活,陶冶學生的情操,也有利于促進高中音樂課堂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充分發(fā)揮音樂教學的重要性。要靈活運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首先教師應該掌握基本的信息技術運用技巧,并緊密結合音樂教材內容,使音樂學習更加具有趣味性。另外,教師在實際應用中,可以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實踐,要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滿足學生學習的需求,豐富課堂教學內容。
[1]蔣兆兵.論多媒體信息技術在高中音樂欣賞教學中的應用[J].北方音樂,2010(11).
[2]姜淑琴.有機整合,自主“學、研”利用信息技術培養(yǎng)學生自主性學習的思考與實踐[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北京卷)[C],2010.
[3]查汪宏,章連啟.走進高中音樂教學現(xiàn)場[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