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揚州市邗江區(qū)運西小學(225000) 蔡國平
小學數學的重要內容之一就是培養(yǎng)學生的計算能力,計算教學貫穿小學數學教學的始終,因此提高小學生的計算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缎W數學教學大綱》指出“應該讓學生算得正確、迅速,同時還要注意方法合理、靈活”,而簡便計算教學就能讓學生算得正確、迅速、合理、靈活。因此在進行簡便計算教學時,不僅要讓學生掌握各種運算律,還要讓他們靈活運用運算律進行各種簡便計算,更重要的是讓他們能辨別出哪些題目可以使用簡便計算,哪些不可以。因為現在簡便計算的題目是——怎樣算簡便就怎樣算,有的學生往往在實際練習的時候為簡便而簡便,結果把不能簡便的題目也簡便了,結果做出的答案五花八門,真讓老師們感嘆簡便計算教學真的“簡約而不簡單”。因此每一位教師應該加強對簡便計算教學的研究,通過各種方式提高簡便計算的教學效果。
馬克思哲學論理中有一個叫“物質決定意識,意識對物質具有能動的反作用力”的說法。在簡便計算的教學和運用中也有意識反作用的體現。簡單地說——怎樣算簡便就怎樣計算的題目,對優(yōu)等生而言,他們一看就基本知道,哪些題目可以簡便計算哪些不可以。而對于中等生和后進生那就比較麻煩了,尤其是在一些設有美麗陷阱的題目面前,他們的意識能動反作用力往往會讓他們跌進萬丈深淵。例如,學生在練習4.56+5.44÷2時,在怎樣算簡便就怎樣計算的題目誘導下,大部分學生會馬失前蹄。在題目怎樣算簡便就怎樣算的意識下,就會有一個錯誤的能動反作用力。對于這道練習題,學生往往會先算加法,感覺先湊整非常簡便然后再算除法,就是又例如,學生在練習這兩類題目時,往往會把這些題目看成左右兩個整體第一題等于0,而第二題等于1。學生在錯誤的思想意識下,做出了錯誤的判斷。所以學生在練習簡便計算時,首先要培養(yǎng)簡便計算的意識,不能為了簡便計算而簡便計算,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判斷出哪些題目可以使用簡便計算,哪些不能。這就需要學生有簡便計算的意識。
簡便計算的運算律有:加法結合律交換律、乘法結合律交換律、乘法分配律、減法的性質和除法的性質等。教師在教學每個運算律時是比較簡單的,但學生在綜合運用運算律進行簡便計算時,還是不能巧妙地運用各種運算律進行簡算。有時會張冠李戴,有時會丟三落四,所以教師應該教給學生一些簡便計算的方法,讓學生在運用運算律時做到得心應手。
1.在練習中熟練、靈活地運用加法運算律。例如,在遇到三個數相加或者四個數相加時,首先讓學生分析這些數字的特征。發(fā)現特征時正常三個數相加的,只要把其中兩個數能湊整的加在一起,而四個數的正常兩兩湊整結合在一起。例如,學生在練習4.57+3.8+6.2和3.78+3.6+6.22+6.4時,讓學生先觀察這兩個算式中數字的特征。學生不難發(fā)現三個數相加的其中3.8+6.2可以湊整,所以4.57+3.8+6.2=4.57+(3.8+6.2),把湊整的結合在一起進行簡便計算,我們叫作“2+1”式。而四個數的則正常兩兩結合,3.78+3.6+6.22+6.4= (3.78+6.22)+(3.6+6.4),我們叫作“2+2”式。這樣學生就能靈活地運用加法的結合律和交換律,也比較好記憶,更容易掌握。
2.充分利用簡便計算中的好搭檔。小時候有一首兒歌《找朋友》,學生在進行簡便計算時也可以找朋友。如,25和125這兩個簡便計算里的??停鼈兊暮门笥逊謩e是4和8,也可以是2和4。也就是說25×4=100,125×8=1000,湊整起來計算比較簡便。教師可以告訴學生在練習中只要發(fā)現25和125,就可以在另一個數中找4和8或者0.4和0.8。例如,練習25×2.4和125×3.2時,教師可以讓學生直接把25和125抄下來,然后25的直接寫乘4,125的直接寫乘8,兩道題目可以變成25×掌握找好朋友的方法,以后遇到這樣的題目通吃。
3.靈活記憶乘法分配律。教師在教學乘法分配律時,發(fā)現學生記憶字母公式非常熟練,甚至可以倒背如流,但到了實際練習時往往出現這樣的錯誤。例如,練習12.5×(0.8+0.08)時,大部分學生都會背乘法分配律的公式:(a+b)×c=a×c+b×c, 而在實際作業(yè)中卻這樣計算:12.5×(0.8+0.08)=12.5×0.8+0.08,最后一個 0.08 忘記乘12.5。這時教師應教給學生好的方法,由乘法分配律的名字來記憶它。什么叫乘法分配律?就是分別和括號里的兩個數搭配,這里的0.8要乘12.5,0.08也要乘12.5,這才叫分別搭配。另外也要讓學生記住乘法分配律的特征(a+b)×c=a×c+b×c,展開后中間是加號,左右兩邊都是兩個數,出現一個數的肯定有問題。這樣學生在練習時容易加深記憶,提高簡便計算的正確性。
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對于學習任何內容都是有幫助的,學習簡便計算同樣如此。在小學簡便計算教學中好的數學學習習慣有:1.經常復習舊知,溫故而知新的習慣。尤其是運算律的公式記憶,時間長了容易生疏,所以要經常復習舊知鞏固運算律。這樣一方面可以增強知識的牢固性,在實際運用時能靈活運用;另一方面為學習新知識做好鋪墊,當學習復雜的簡便計算時必須有簡單的知識作為鋪路石,這樣才能化簡為易、化未知為已知。2.不斷總結簡便計算的方法和技巧的習慣。雖然簡便計算簡約而不簡單,但是還是有規(guī)律可找的,只要善于觀察、發(fā)現,就能做到熟能生巧,運用自如。例如,有些簡便計算的方法就可以根據運算律公式依葫蘆畫瓢。3.良好的檢查學習習慣。有些簡便計算不知道做得對否,也不知道方法運用得是否正確,而現在還有一種方法判斷它是否正確,就是通過四則混合運算的法則來檢驗。一般有括號的先算括號里的,再算括號外面的;加減乘除在一起先算乘除后算加減。這樣通過驗算可以檢驗簡便計算是否正確,也可以驗證運用簡便計算的方法是否合理,是一種非常行之有效的方法。
總之要教好簡便計算,保證學生在計算的時候不僅正確無誤,而且方法簡便、靈活。首先要求教師熟知簡便計算的所有題型;其次對于在練習中出現的簡便計算,教師要不斷地總結、歸納;最后還要在練習設計上做到內容精選,有層次,題型多樣,這樣才能真正做到教學簡便計算“簡約又簡單”,最終提高每一位學生的簡便計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