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鄂州市梁子湖區(qū)太和鎮(zhèn)柯畈小學 湖北鄂州 436060)
小學階段的學習,對于學生生活態(tài)度和習慣的培養(yǎng)有重要的影響。在此階段,學生們的個人素質和綜合素養(yǎng)能夠得到基礎性的培養(yǎng),而其所習得的知識和養(yǎng)成的思維習慣,能夠指導其今后的學習和工作。在新課改的理念之下,有效學習不僅是指學生們學習成績的提高,同時還包含他們綜合素質和全面性能力的發(fā)展。有很多學生對于數學存在畏難的心理,而數學特困生更是成為了數學教學當中的問題所在,這部分學生和普通的學生的知識儲備和基礎是相同的,但是由于其他方面的原因,造成了學習成績的不盡如人意,有的甚至給老師或者是其他學生帶來了干擾。因而教師本著以人為本和素質教育的理念,就需要給予特困生更多的關注,并對其進行正確引導,這樣才能夠對其進行準確轉化。
特困生在數學學科當中的表現最為明顯,在對一部分數學特困生進行考察和研究的基礎上,可以明確其所存在的主要問題。有一部分學生由于在課前并沒有進行認真預習,在課后也并未對所學知識進行鞏固和復習,因而在課堂當中并不能夠全身心認真的投入到教師的教學當中。在長期脫離教師思維節(jié)奏的情況之下,這些學生們只知道了所學知識的皮毛,而不能夠深入理解其中所存在的邏輯性。況且數學知識前后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關聯,學習的過程就是對所學知識內化和將新學知識加入到自己所建構的學科知識當中的過程,如果學生們對以往所學知識,或者是新學知識并沒有很好的理解,那么在之后的學習當中便會出現問題。隨著所學知識的增加,或者是年級的增長,對于數學公式和概念的理解,只能依靠死記硬背,而不能夠運用到學習和生活當中,長此以往,會使他們失去學習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而小學生們還存在好動的特點,加之其對外部世界充滿強烈的好奇心,如果在課堂當中或者是課后,不能夠對其進行適當約束和引導,很有可能使其好奇心誤入歧途。在沒有興趣引導的情況之下,學生們是以一種被動的狀態(tài)進行學習和接受知識,長此以往,會產生抵觸和厭學的情緒。作為教師,就需要對班級學生同等對待,真正做到以人為本,以更多的耐心和信心來贏到特困生。數學知識是存在一定階段性和梯度性的,因而教師在課堂問答的時候就可以拋出一些基礎性的問題,由特困生來進行回答。如果回答正確,則需要對其進行表揚或者是鼓勵,如果回答錯誤,則不能夠對其進行言語批評和攻擊,而是需要對其進行引導,讓其能夠真正理解問題所在。在這個過程當中,學生們能夠感受到教師對自己的人文關懷,同時學生們也能夠通過正確回答問題來提高學習的信心,真正激發(fā)其學習的興趣。
在課堂當中,教師是指導者和引導者,良好的教學方式,不僅能夠幫助學生們更加積極的參與到學習當中,同時還能夠提高其學習質量和效果。數學知識和理論本身就比較晦澀難懂,在教學的過程當中,教師更加需要對知識進行一定的轉化,以通俗易懂的方式進行傳授。尤其是對于特困生而言,教師需要經常與其進行交流,了解他們的知識儲備和心理狀態(tài),這樣在教學的時候才能夠更加具有針對性。比如在學習圖形運動的時候,教師就可以首先指導特困生進行預習,之后檢查其對于圖形運動知識是否有了一定的掌握,在此基礎上進行備課,才能夠更加全面。教師可以制作幻燈片,或者是以動畫的方式展示圖形運動的過程,這樣通過動態(tài)直觀的表現方式,能夠將抽象概念具體化,這樣更加能夠通過吸引特困生的注意力使其參與到課堂學習的過程當中。
對于數學學科來說,抄作業(yè)的現象比較嚴重。所以教師就需要在作業(yè)布置方面進行適當的調整和變更,在布置的時候,需要考慮到特困生所存在的知識和思維問題。小學階段的學生作業(yè)圍繞教材,而那些題海戰(zhàn)術并不適合基礎知識或者是思維不夠嚴密的特困生,因而在進行作業(yè)布置的時候,教師就需要注意作業(yè)的層次性和梯度性。對于特困生而言,主要是以教材當中基礎性的知識為主,而以具有思維訓練效果的作業(yè)為輔。在進行課后作業(yè)的過程當中,特困生們也能夠參與到作業(yè)的完成當中,不僅能夠使其在完成作業(yè)的過程當中增加一些成就感,同時還能夠對其思維靈敏能力進行適當的鍛煉。比如在學習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時候,有些特困生可能會將這兩種圖形混淆,或者是不能夠將長方形正方形與其相區(qū)別。在此種情況之下,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們動手制作這四種圖形的模型,在實踐的過程當中,處于不同學習狀態(tài)的學生們的理論知識和思維能力都能夠得到培養(yǎng)和鍛煉。
小學生們還沒有自我判斷的能力,榜樣對于他們具有激勵的作用。因而教師就可以將班集體當中學習好,或者是思維能力比較出眾的學生作為榜樣,讓這些學習較好的學生,一對一輔導特困生。同齡人之間的交流會更加順暢,也更能夠理解其學習和思維的過程。在這個過程當中,不同學生的思維能夠得到交流,也能夠團結班級。當然,教師也可以向學生們講述一些數學家們勵志的故事,讓學生們在聆聽故事的過程當中能夠體會到這些數學家學習和思維的方式,此種身邊人和數學家相結合的榜樣作用,對于特困生能夠起到更大的激勵作用。
小學生們還充滿無限希望,小學階段的學習狀態(tài)并不能夠決定其今后的人生路,尤其是對于特困生而言,教師更加需要深入挖掘其“困”的原因。在此基礎上對癥下藥才能夠更好提高班級的凝聚力和學習能力。當然,對于特困生的轉化,所需要考慮到的因素比較多,同時也是一個周期比較長的工作,因而教師就更加需要與學生們進行交流和溝通,了解其需求和問題所在,這樣才能夠使轉化過程更加具有針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