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婧
(太原市第五十三中學校 山西太原 030013)
隨著時代的進步,科技的發(fā)展,學校硬件設施越來越現代化,我們一線教師的軟件水平也在逐步提升,使用多媒體技術教學已經越來越普遍。因為化學與我們的生活密不可分,作為化學教師的我們可以利用豐富的多媒體來激發(fā)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同時還能將理科中很多抽象的內容進行動畫形象的講解,對于一些不安全的實驗也能用多媒體進行彌補。
但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面性,多媒體使用費教學帶來便利的同時也暴露一些問題,下面下面是我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應用多媒體教學的一些思考:
因為用多媒體講課,教師自己制作課件要花費很長時間,有些教師的制作課件的能力有限,很多時候都不是自己親手制作,而是從網上下載。部分教師對下載課件瀏覽一遍或幾遍就直接當成自己的教學就直接當成自己的教學設計應用課堂而不結合自己學生的學情,上課時“照件宣科”,有時連課件的下一頁內容是什么都不知道,這樣怎么做好知識之間的銜接呢!教師自己都會有一種生搬硬套的感覺更不要說學生了。有時在課件制作中會不知如何取舍覺得好多課件都很好就會使用過多的圖片、視頻、音樂……,導致一種“喧賓奪主”的負面影響,不僅分散了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忽視了真正的教學內容。往往一堂課下來學生感覺課堂氣氛很好但又好像什么都沒學到。[1]
所以,我們教師備課時借鑒網絡資源的同時要根據學生的學情鉆研教材對教學進行再創(chuàng)造,注意多媒體使用與自己教學設計的結合,它只是輔助教學,一定要注意多媒體使用的量與度,讓它為我們教學服務。[2]
多媒體教學會需要PPT課件等,提前制作的課件很多的時候是教師對教學進行的預設,會將學生回答問題的答案也提前輸入到課件中,往往會對學生產生思維限制。而在現實課堂上,學生的反應往往是隨機的,應對隨機反應往往才是課堂教學成功的標志之一。但板書的書寫和更改的靈活性能夠與學生的思維同步來應對教學中的意外,有利于知識點的生成和導向,學生也能自身構筑知識網絡。對于化學學科有許多知識是需要教師在黑板上進行示范,例如在高一化學必修一《化學計量在實驗中的應用》這一節(jié)時需要教師在黑板教給學生解題過程和答題規(guī)范,對于公式的推導如果用課件反而繞了彎路不利于學生的理解。通常因為課件上的重點知識都有呈現,教師有時會覺得再寫一遍板書簡直多此一舉或板書技能太差正好不用書寫板書,以至于我們的板書越來越少甚至會出現“0板書”。而通過課件展示出來的知識點,往往就是一閃而過,滯留時間短,學生還沒來得及整理記憶,就過去了;對于基礎較差的學生甚至不知道這節(jié)課的重難點在哪里,哪些知識需要記筆記所以學生的筆記越來越少,課后的復習和練習也就出現了問題從而導致惡性循環(huán)。有些課件中整頁都是文本,使學生產生視覺疲勞,影響學習效果。
所以,多媒體課件不能代替板書。課件和板書進行有機結合才能對教學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由于多媒體課件是教師預先設計好的,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不易改動。教師的思路會死板的沿著課件指示的軌跡,引導學生按照課件的思路學習,但是在實際課堂上往往充斥著各種各樣的變數。這種變數主要來源于學生們的接受情況和反饋情況,它往往能夠激發(fā)老師的教學靈感,這時候,許多老師由于已經制定了教學課件,又因操作不熟練,很難及時改變教學策略,也無法主導教學的步驟和順序,只能拘泥于原有的課件內容。這樣壓抑了教師的個性和特長使教師無法展現自己的個人魅力吸引學生,教學能力難于很好地甚至超常地發(fā)揮。這種定向式的教學思維也限制了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的發(fā)展。
有時我們在教學中被多媒體限制住步伐和眼睛忽略了與學生在情感和教學內容上的互動,也奪走了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地位。
教學是相互的,只有教師自信、清晰、流暢的展現課堂內容并及時對學生的實際情況調整授課內容,才能實現教學互動,鼓勵并啟發(fā)學生積極思考,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對于一些實驗課堂操作比較困難、存在危險的實驗,教師會用多媒體演示來替代實驗演示,這樣效果很好。但有些教師擔心實驗的成功率,或怕浪費課堂時間,或為了省去實驗準備的麻煩而使用多媒體演示實驗,這樣做雖然完成了課堂內容但受到的效果遠差于實驗教學。多媒體演示實驗是編排好的劇本,而真實的實驗往往充滿各種不確定性,例如同一個實驗,有可能因為濃度的不同引起實驗結果的差異,甚至是截然相反,所謂“事實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化學是源于實驗的學科,沒有動手做實驗,實驗結果只能是教材的重現而已。不管多媒體演示實驗畫面如何精彩,學生終究只能加深印象,實驗教學中的學生實驗不僅能提高動手操作能力,還能學會科學探究的過程并加深對知識的理解。
而且很多實驗需要多個學生共同配合才能達到實驗目的,他們需要自己進行實驗的分工,例如有些負責現象的觀察和記錄,有些則進行數據的處理的分析,有些則對實驗儀器進行的連接等等,而且在實驗實際操作過程中可能出現的一些問題,才能真正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合作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些多媒體演示是萬萬不能代替的。
所以,在中學化學實驗教學中,動手實驗為主,多媒體實驗教學只是輔助。多媒體技術的應用讓一些枯燥的理論知識變得活潑生動,動手實驗在激發(fā)學生好奇心的同時也能讓學生體會科學探索的過程。將兩者的優(yōu)點結合起來,才能推進新時期化學實驗教學更上一個臺階。
雖然多媒體教學有一些局限性,但也并不能否認使用多媒體的優(yōu)勢。在計算機網絡普及的今天,我們很容易就能發(fā)現到好多教學素材,如何取舍、如何利用,如何克服多媒體使用的弊端,這都需要教師多下功夫,用專業(yè)的眼光去審視他們。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合理的將多媒體技術與傳統(tǒng)教學相結合,取長補短達到最優(yōu)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