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雯雯
(廣東省廉江市第一中學)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構建了以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為核心的課程目標體系。英語課程改革的總體思路是建立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系統(tǒng)而持續(xù)漸進的英語課程體系,倡導體驗、實踐、參與、交流與合作的學習方式。而在英語語法課堂教學中運用思維導圖教學是非常有效和常用的途徑之一。教師可以充分根據(jù)高中階段學生的思維活躍、認知成熟的特點,把思維導圖應用到高中英語教學中,這種思維導圖方法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語法感悟學習,大幅增強學生的記憶力、組織力與創(chuàng)造力,也提高了同學們對英語課的學習興趣。
國外很早就開始了思維導圖的研究,思維導圖最初是由英國著名教育學、心理學家東尼·博贊提出的。開始思維導圖是為學習有障礙的人發(fā)明的,幫助他們促進思維和記憶的發(fā)展?,F(xiàn)如今,在英國,思維導圖已經(jīng)成為中小學的必修課程。在美國,思維導圖廣泛運用在課堂教學中。很多優(yōu)秀的學案、教案也以思維導圖的形式進行呈現(xiàn)。在新加坡,中小學教育已經(jīng)將思維導圖納入課程中。哈佛大學、劍橋大學、倫敦經(jīng)濟學院等世界一流的大學也正在研究和講解思維導圖這一工具。家庭教育也非常關注思維導圖的運用。思維導圖方面的圖書更是受到了家長的喜愛。在國內,思維導圖的研究起步較晚,發(fā)展相對不是很成熟。在英語學科領域,將思維導圖用于綜合研究、詞匯和閱讀教學方面的研究相對較多,而語法、寫作及聽力方面的研究非常少。如何巧妙地運用思維導圖來提高學生的語法、寫作和聽力能力是今后研究的重點。
高中英語語法教學方法多種多樣,傳統(tǒng)的英語語法教學方法主要有演繹法和歸納法兩種形式。但是現(xiàn)在最主要的還是老師們的英語課堂缺少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活動。很多老師仍然采用傳統(tǒng)應試教育的教學方法來教語法,這肯定會讓英語課變得枯燥無味,失去了對語法知識學習的興趣,不能在課堂上認真聽講,造成語法知識薄弱、語言能力不高的現(xiàn)象。新課程改革提出后,在教學中要注重將語法知識與生活實際需要相聯(lián)系,提高學生對語法知識的運用能力,從而為語言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和發(fā)展奠定基礎。因此,很多教師開始采用交際法、情景法、任務型教學法等方法進行教學,希望通過這些方法來提高學生語法學習的興趣及對語法規(guī)則的實際應用能力,這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一些剛剛采用全新英語教材的學校,大部分英語老師們面對這種全新的英語語法教材,很多老師在英語的教學中依然是按照應試教育的方式自己親自帶領著學生一詞一詞地認識,一句一句地教讀,還是以教師為中心、學生為輔的教學方式來教授,完全忽視了學生才是英語學習的主體,而且,很多老師的課堂教學還是換湯不換藥,雖然教學內容換了,教學的形式還是老一套。課堂教學中老師們更多的仍然是機械操練詞、句,仍然是教師滿堂灌,學生死記硬背的現(xiàn)象居多。這樣的教學既違背了新課標要求,也不符合我們高中英語語法教學的基本目標。
經(jīng)過調查,在高中英語語法教學中應用思維導圖的課堂效果特別好,利用該教學方法進行教學,不僅可以提高教師的課堂效率、教學水平,而且還可以激發(fā)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發(fā)揮學生在學習中的主觀能動性。
英語課堂的教學是非常需要導入環(huán)節(jié)的,課堂開始如果沒有導入,直接進行講授型教學,學生會覺得枯燥無味。所以導入環(huán)節(jié)的巧妙設計非常重要,好的導入能夠充分激活學生的思維,充分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使他們從被動學習轉為主動學習。
例如,高二上冊Unit2 Newmedia這一課程,如果在課堂導入時,教師精心地設計導入環(huán)節(jié),這樣一上課就可以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過來,提高學生的課堂積極性。如在這節(jié)課進行導入時,老師可以使用思維導圖和小組競爭的方式進行有機結合。首先,一上課老師就在黑板中央寫下Newmedia,并詢問學生從這兩個單詞中能夠想到些什么?然后把學生分成兩組,以主動發(fā)言的次數(shù)和正確率作為小組加分的標準。然后根據(jù)學生的發(fā)言,老師用不同顏色的粉筆標在以newmedia為中心的思維導圖上,并引導學生進行深層次的思考。比如:學生提到了互聯(lián)網(wǎng),筆者就順勢問學生如何使用互聯(lián)網(wǎng)查詢所需信息,這樣就可以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思維活動。
利用思維導圖的教學方法進行英語語法的教學,不僅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還可以持續(xù)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輕松面對高考。例如,在高二英語課文上冊Unit1Making a difference這一單元的教學時,因為該單元的話題是關于科學和科學家的,那么老師可以把“哪個領域的科學家對于社會的貢獻最大?”這個話題設置成辯論賽。學生可以自由用英語辯論發(fā)表自己的看法,讓學生暢所欲言。為了更好地調動學生說的積極性,并且使他們想說、敢說和會說,教師就引導學生使用思維導圖來發(fā)散思維、整理思路,進而進行語言輸出,同時以小組競爭的形式加以激勵。
總而言之,思維導圖與語法教學相結合的教學方式可保證學生在課堂中的參與度,改善之前教師在課堂上單純講知識、學生被動接受的情形。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們要充分發(fā)揮思維導圖的積極作用,促進學生積極地參與到課堂活動中。
[1]陳華欣,李小剛.思維導圖及其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考試與評價網(wǎng),2014:24-27.
[2]于春華,趙清水.我國思維導圖研究綜述[D].東北師范大學,2010:2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