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江平
(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區(qū)競暉學校)
力學是初中物理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力學的理論知識在現(xiàn)實生活中也有很廣泛的應用。因此,提高初中物理力學的教學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從課前準備階段、課堂教學階段以及教學評價階段進行策略分析,來提高整體的教學有效性。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與深入,逐漸體現(xiàn)出以學生為主體,因此因材施教是整個教學環(huán)節(jié)的重中之重。這就要求教師對學生進行充分的了解,通過細心的觀察對其科學探究和合作學習能力有一定的了解,從而根據(jù)自身的了解情況創(chuàng)造和諧的學習環(huán)境,讓學生充分享受課堂。除此之外,初中學生的認知能力還比較差,對于抽象的知識點都難以理解,比如浮力、機械效率這些力學知識。因此,需要教師對學生進行充分的了解,制定符合學生認知能力及學習特點的教學任務,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學生快速進入到學習中。
初中物理力學的教學內容包括浮力、壓強以及力運動等,這些知識點構成了力學的難點及重點,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就要注意各個教學任務之間的聯(lián)系,并注重與現(xiàn)實生活的聯(lián)系。除此之外,教師要注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激情,可以利用力學教學課本中的“信息窗”以及“迷你實驗室”等板塊,并依據(jù)“實踐活動”和“加油站”等板塊來拓展學生的學習視野。
教師在正式地進入課堂教學之前,應以學生感興趣的方式引入課題,比如恰當?shù)慕虒W問題,讓學生切身感受知識的魅力,并激發(fā)學生強大的求知欲望,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激情以及參與積極性。
例如,在學習壓強的知識難點時,教師就可以這樣提問:“為什么人不可以在雪地上滑走,會很容易陷入到雪地中,但是雪橇以及滑板就可以呢?”學生對于生活中常見的問題十分感興趣,就會很容易讓學生進入思考的狀態(tài)中。
在物理教學過程中,最重要的教學形式就是物理演示實驗,不僅可以增強學生的直觀感受,還可以提高學生的全面素養(yǎng)。因此,教師應該注重物理力學的實驗教學部分,讓學生在實驗中體會物理的定律。當物理實驗器材和場地足夠大的情況下,教師可以讓學生親自操作,加深他們印象的同時,還能增強其解決問題的能力。當然,對于大型或是不可以實現(xiàn)的實驗,教師可以借助現(xiàn)代化教學設備多媒體來進行輔助教學,以形象的動畫設計或是視頻、音像、圖片的形式展示給學生。在真正的實驗過程中,教師可以采用分組的形式讓學生參與進行,并通過切身的體驗及小組內的討論,來得到相應的結論。
例如,在學習壓強的知識點時,學生會對液體內部壓強的變化規(guī)律產生疑問,那么教師就可以讓學生親自參與液體壓強的實驗,來總結液體內部同一深度以及同一深度不同方向的壓強特點。
當教學過程全部實施完之后,對教學結果的評價也是教學體系中十分重要的部分。有效性的教學評價貫穿在整個教學活動中,而不只是在教學活動結束之后才進行。物理教學的有效性評價要對其整個教學過程進行檢驗,比如教學前準備活動、教學過程中的課堂教學、教學后的學生能力等。教師首先要明確的是教學內容與教學目標的一致性,這樣才能將教學目標在整體知識的形成中體現(xiàn)出來,學生也能在討論中得出結論。除此之外,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也同樣重要,這對學生知識點的應用具有一定的效果。其次,有效性的評價要清晰具體,并明確課堂結構是否具有嚴謹性,教學的密度是否具有合理性,教學的方法是否具有靈活性,這些都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具有一定的作用。當然,學生的學習與教師的教學要具有一定的一致性,才能使多樣性的教學方法應用到教學過程中。最后,是情感態(tài)度的養(yǎng)成。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帶著自己的情感進行教學,從而使學生喜愛上物理。學生在物理學習的過程中,要養(yǎng)成一定的科學態(tài)度和素養(yǎng),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培養(yǎng)自身的世界觀。
本文主要針對的是初中物理力學有效性教學的研究,在此基礎上還可以對初中物理的熱學、電學以及光學的部分進行有效性教學的研究。有效性的教學不僅可以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與質量,還可以增強學生的學習成績以及學生能力,因此,研究初中物理的有效性教學具有一定的現(xiàn)實意義。
[1]廖伯琴.世紀之交中國基礎教育物理課程改革[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365-385.
[2]張鳳霞.新課程背景下高中物理課堂教學有效性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
[3]唐建勛,張玲.初中物理有效教學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