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曉明
(吉林省長春新區(qū)教育局 吉林長春 130102)
目前在初中語文實際教學中,為了能夠確保教學能夠滿足新課標的需求,教師一定要對現(xiàn)有的教學方法進行改革創(chuàng)新,要采取多元化的方法進行教學,最大程度的提高教學水平,教師在以多元化方法進行教學時一定要以堅持學生為主體的原則,盡力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總之在教學期間使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更有利于學生語文水平的提高,為學生今后的語文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以此促進初中整體學習。[1]
多元化教學是近些年新起的教學方式,具有方法新穎,手段多樣,效果顯著的特點,受到了眾多學校的采納,得到廣大師生的一致好評,并且廣泛的應其他學科,經(jīng)過實踐證明,多元化教學可以取得較好的教學成果。而對于初中語文教學而言,多元化教學對傳統(tǒng)教學造成了不小的沖擊,將傳統(tǒng)的字、詞、句、篇教學轉(zhuǎn)變?yōu)楦钊氲姆治鼋虒W,對其內(nèi)在含義進行詳細,在培養(yǎng)學生的解讀思維的同時還增加了學生的課外知識,多元化教學側(cè)重點轉(zhuǎn)變?yōu)槲淖址治瞿芰?,語言表達能力,句型判斷能力以及主題解讀能力,不僅能夠更加深入當時的學習內(nèi)容,還能為學生今后的語文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2]
所謂的主題式教學是指在教學活動展開之前,教師要結(jié)合實際教學內(nèi)容做好充分的準備,在準備期間確定學習主題,為實際教學提供有力幫助。在教師運用該方法進行教學時,通過充分的發(fā)揮該方法的特點使學生能夠更加準確的對課文內(nèi)容進行理解掌握,與此同時也對學生的分析能力進行了有效培養(yǎng)。比如在《荷塘月色》教學中,教師對文章的主題進行明確,在圍繞中心主題發(fā)散性的提出具有針對性的問題,由學生自行閱讀,自己找出自己認為正確的問題答案,學生 在閱讀課文過程中對文章有自己的認知與理解,這對于學習是有促進作用的,學生對于文章的分析與研究,可以了解到文章主題是作者以風景為出發(fā)點,運用大量優(yōu)美的辭藻來修飾月下夜景,進而借景抒情,表達出自己內(nèi)心的感悟。以此看來,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加大主題式教學方法的運用力度,有利于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與探究能力,只有當學生對文章主題能夠準確把握時,才能順利高效的完成語文教學活動。
初中語文教學的基礎雖然依然是課本,但是在實際教學中,教師一定要意識到,語文學習并不只是單純的局限于教材知識。其他學科具有固定的公式定理,但是語文卻不一樣,作為一門日常生活處處能見到能用到的學科,具有它自己的特性,課堂只能起到良好的引導作用,教師需要對其進行補充拓展,而對于拓展而言,分為課上和課下拓展兩部分,課上拓展具體指教師對于教材有關的素材給予展示,例如在古詩詞教學中,要對作者的生平事跡,主要作品進行講解,并要求學生對于一些內(nèi)容話題進行作文創(chuàng)作,這些對學生的語文能力都有較高的促進意義。課下拓展是指教師鼓勵學生多做課外閱讀,引導學生進行讀書筆記,讀書交流,還可以為學生進行書籍推薦,形成課堂內(nèi)外共同學習的局面。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適當?shù)膶W生學習情況進行指導,讓學生能夠更快的理解文章難點。一般而言教師可以直接指導,情景指導和觀點指導。在直觀指導時,要對具體內(nèi)容中的難點重點進行講解,使初中生能夠準確的體會到每個難點的具體含義;而在情景指導中,主要指導學生對于課文中具體情景具體人物的心理活動與性格特性進行分析,例如在講解《孫權(quán)勸學》中,找同學進行扮演,引導學生自行根據(jù)課本創(chuàng)造臺詞,如此扮演不僅能夠使表演同學得到更深入的理解,觀看的同學也能得到更加直觀的感受,印象更為深刻;而在觀點指導中,首先要對課文進行講解,使學生在腦海中有一定的概念,再由此展開想象,讓全體學生有個人獨特的理解,對課文有更加深入的理解。[3]
除了教學內(nèi)容與形式的多元化,更要保證教學評價系統(tǒng)的多元化,雖然新課標教改已經(jīng)持續(xù)多年,但是由于受到各個方面的影響,我國的教育制度仍然存在較大的問題,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還是會以成績?yōu)槭滓獏⒖?,要求學生死記硬背,這種特點在語文學科表現(xiàn)更為明顯,終極評價只能顯示在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對于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觀念都不能很好的體現(xiàn),多元化課堂的建立要求教師不再以單一評價標準來評測學生水平,要求將課堂表現(xiàn)加入整體評價體系,將教師評價,學生評價,同學評價多種方式進行結(jié)合。
傳統(tǒng)的語文教育的弊端較為明顯,這種教學方式下的學生非常被動,加上語文學科特點,許多學生會缺乏對學習的熱情,感到學習枯燥無味,進一步導致課堂教學成果差,學習成績難以提高,但是多元化教學對于此點進行較大的改變,讓學生從多個方面進行思考,自行理解,加之教師正確精確的指導,該方法的使用對于學生的學習成果有明顯改變,而且更有利于提高語文教學質(zhì)量和學生綜合素質(zh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