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萍英
(鷹潭市白露中心小學 江西鷹潭 335000)
在當今社會,科技的發(fā)展日新月異,但在追求科技發(fā)展的同時,國家并沒有忽略對國學進行教育和推廣。因此,現今的國學推廣教育也愈演愈烈,尤其是在小學這一方面,推廣國學教育更是成了重點關注的一件事情。而要如何在小學的語文課堂上進行國學方面的退款,就成了現在小學老師們應該思考的一個問題。所以接下來我將就如何在小學語文課堂上推廣國學教育做一個總結和概括:
漢字是從我們古老的文化中流傳下來的經典的文化。因此,如果想要了解更多的國學知識,那么應該從漢字出發(fā),由漢字來激發(fā)學生們對于國學的興趣。[1]
漢字是中華文化的主要標志,也是中華悠久的歷史中的燦爛的星輝。所以從漢字出發(fā),了解漢字的歷史和文化,能夠更加的讓孩子們進入國學的學習。漢字是世界上唯一的方塊字,在進行識字教學中,可以從漢字的歷史出發(fā),讓孩子們去了解所謂的漢字是怎么演變過來的。在識字教學的課上可以讓孩子們了解漢字的眼鏡和發(fā)展過程,由原來的象形文字倒傳書,隸書,楷書,行書,草書,再發(fā)展成現在的字體,還有由原來的繁體字演變?yōu)楝F在的簡體字。這些歷史過程都是很有意識的,可以讓學生們了解更多與漢字的歷史有關的事情。比如:如“門”字的甲骨文很像兩扇門的樣子,指的是建筑物的出入口,又指安裝在出入口能開關的裝置。這樣形象的對孩子們進行漢字的認識和教育,既可以激發(fā)他們對于國學的興趣,也可以增加他們的認識和知識。[2]
不僅如此,還可以從漢字的書寫來進行對孩子們的教育,可以在遲滯的課堂上開上一些書法的教程,在練字過程中了解到漢字的一筆一劃都是充滿韻味的,這樣孩子們對于漢字的興趣也就會逐步的增加了,也就相當于加了他們對于國學的熱情與興趣。
小學生喜歡聽故事是天性而成語的故事是國學文化中的明珠一般的瑰寶。所以給孩子講成語的故事是很有益于把國學帶入課堂,讓孩子們在課堂中學習國學的。
在成語故事中有許許多多的道理與哲理。所以給孩子們講成語故事,不僅可以增加孩子們對于國學的興趣,還可以給孩子啟迪、教育,還可以培養(yǎng)孩子們的創(chuàng)造力。小學語文教材中有許多經典的國學故事,如成語故事《刻舟求劍》、《守株待兔》、《自相矛盾》、《聞雞起舞》等,在這些基礎上,對孩子們進行成語方面的教學練習,比如說在聽說讀寫上分別進行訓練和鍛煉,這樣不僅可以提升他們的知識,也可以提高他們對于國學文化的興趣。同時,爛學生們懂得更多的成語知識也是為了今后他們在國語的學習上打下更好的基礎。
除此之外,在成語方面的教學與教育上還可以加入游戲來激起學生的興趣。比如進行成語接龍的游戲,讓孩子們在學習成語的過程中明白如何去運用這些成語。
除了在漢字和成語的教學上,還要幫助同學們在詩詞上進入國學說話說熟讀唐詩300首,不會作詩也會吟。熟讀國學中的經典詩詞,不僅可以增強學生們的文化底蘊,同時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們在今后的寫作水平與文化修養(yǎng)。尤其是一些好的詩詞,還能夠有助于學生們培養(yǎng)一個好的品格與養(yǎng)成一些好的習慣。不僅如此,古詩詞是凝聚了古人的思想的結晶,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歷史中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從漢樂府《長歌行》“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中,讓學生懂得小時候不好好學習,珍惜時間,到老了,將一事無成。從《弟子規(guī)》“首孝悌,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中,讓學生懂得孝敬,禮儀,明白做人的道理;從文天祥《過零,丁洋》“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中,學生懂得了愛國和奉獻;從屈原《離騷》“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中,學生明白了為了崇高的理想而堅持不懈的追求態(tài)度;從梁啟超《少年中國說》中“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更讓學生樹立了要珍惜時間,努力學習??梢?,通過古詩詞進行的國學教育,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培養(yǎng)學生的人格品質。[3]
除此之外,還可以利用程度的時間讓學生們多加閱讀國學方面的經典著作,比如:《唐詩三百首》、《古詩新解》、《宋詞》、《古代民間故事》《古代文言小故事》《小學生必背80首唐詩》、《古代名言錄》、《成語故事》等。這些都可以讓孩子們暢游在國學的海洋里,也可以在潛移默化中讓學生對國學更加的感興趣,也是無形之中的對國學進行了傳承與發(fā)展。
以上就是我所總結的幾點關于如何在小學語文課堂上推廣和發(fā)展國學教育的幾點建議和意見。發(fā)展國學和推廣國學是任重而道遠的,特別是教育要從娃娃抓起,因此小學的國學教育是尤為重要的,所以我們更應該加緊重視。也是只有不斷的總是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發(fā)展中國文化,中華文明才能不斷的發(fā)展,中國才能不斷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