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三明市清流縣城關(guān)小學 李招姬
利用課外活動,能夠很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強化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觀察能力,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也可以嘗試引入課外活動進行教學拓展,讓學生對于語文學科有更高漲的學習熱情,提升課堂教學質(zhì)量。接下來,筆者將從三個方面簡單介紹如何利用拓展課外活動來提高語文教學質(zhì)量。
教師在為學生設計課外活動的時候,應當以指導學生語文學習為目的,立足于提升學生語文素養(yǎng)來設計一些與語文知識有關(guān)系的課外活動,從而使得學生在課外活動中收獲語文知識,提升自身語文素養(yǎng)。尤其是對于學生的作文教學來說,很多學生由于年齡比較小,自身閱歷與視野的限制使得學生在寫作的時候存在不知從何下筆的問題,往往糾結(jié)于寫作內(nèi)容。而教師為學生增添課外活動能夠幫助學生接觸到更多的事物,在寫作文的時候也能夠?qū)⒆约旱幕顒咏?jīng)歷寫進去,幫助學生解決了寫作內(nèi)容困擾的同時,學生也比較容易將自己的真實情感寫入到作文中來,使得文章更具真實感以及感染力。
為了讓學生更好地進行寫作,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課外活動任務,要求學生在課外能夠按照教師制定的任務進行活動,然后將活動經(jīng)歷寫成作文。比如,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在家中為父母做家務,然后將自己做家務的經(jīng)歷寫到作文中,這樣可以使學生的作文內(nèi)容比較充實,而且學生也可以更加深入地體會到做家務的不容易,懂得為父母分擔家務。教師還應當要求學生針對活動經(jīng)歷談一談感受,讓學生不僅僅參與活動,更是要重視對課外活動的感悟,養(yǎng)成勤于思考,善于表達的良好語文寫作能力,增強課外活動對于語文學習的指導意義。教師還可以帶領(lǐng)學生來到附近的博物館或者是科技館進行參觀,并且要求學生完成參觀報告,讓學生對于社會有進一步的認識。
課外閱讀活動是一項十分重要的語文課外活動,教師應當為學生提供相對自由的課外閱讀環(huán)境,引導學生逐漸體會到課外閱讀的樂趣。小學生在平時接觸到的語文學習資源其實是比較少的,僅僅是依靠教師在語文課堂上圍繞語文教材為學生進行地教學其實是遠遠不夠的,教師應當注重對學生的閱讀儲備量的拓展,為學生提供更多的課外閱讀機會,使得學生在課外閱讀活動中拓寬視野,提升閱讀儲備量。通過課外閱讀活動,學生不僅僅能夠接觸到更多的事物,而且還能夠提升閱讀理解能力,使得學生從小就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由于小學生年紀比較小,在進行課外閱讀的時候往往不知道應當怎樣進行讀物的篩選,如果學生利用課余實踐去閱讀一些對于提升自身語文素養(yǎng)沒有益處的書籍,往往達不到教師最初設立課外閱讀活動的目的,因此,教師應當充分發(fā)揮自身引導者作用,為學生進行把關(guān)與挑選,根據(jù)學生特定來制定閱讀書單,建議學生閱讀一些與語文學習有關(guān)聯(lián)而且有一定趣味性的書籍、比如,學生在學習了《爬山虎的腳》這一課以后,教師就可以為學生推薦《綠葉花紅》,讓學生自行進行閱讀,而且,當學生閱讀完成以后,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讀后感分享,讓學生將自己的所感所想表達出來,增強學生的表達能力。
對于小學生來說,有一定的競爭性往往能夠有更好的激勵效果,學生在與同學們的比拼中就更認真地準備活動。因此,教師應當為學生組織一些競賽類的課外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好勝心,使得學生對于課外活動有更高漲的參與熱情,提升課外活動開展效果。教師可以足足學生進行朗讀比賽,讓學生比一比誰能夠在朗讀的過程中投入更多的感情,進行聲情并茂的朗讀表現(xiàn),學生在比賽的過程中為了更好的表達情感,就會主動進行文章的深入研究,自然而然地提升了自身對于文章的理解能力與感悟能力。
另外,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進行課文段落的改編和演繹,使得學生能夠圍繞課文內(nèi)容進行情境表演,使得學生將自己代入到課文中的出現(xiàn)的角色中,用自己的表演來完成對課文中某一段落的還原,學生往往會對于表演有更高的興趣,愿意將自己置身于角色中感受人物情緒,學生在排練的時候教師還應當給予其適當?shù)闹笇?,為學生講解如何進行文章情感表達,結(jié)合課文重點語句進行表演技巧講解,不僅僅提升了學生表演能力而且還能夠?qū)⒄n重點部分進行詳細、生動的講解,學生對于文章主題的感悟也會比較清晰,提升其語文學習能力。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為學生創(chuàng)設更多的語文課外拓展活動,帶領(lǐng)學生走出課堂進行實踐活動,增強語文教學趣味性,讓學生對于語文課堂產(chǎn)生更濃厚的興趣,而且教師應當給予學生正確的指導,使得學生愿意在活動中展現(xiàn)自我,拓展自身視野,養(yǎng)成較強的語文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