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立超
(江蘇省淮安市范集中學,江蘇 宿遷)
在傳統(tǒng)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僅僅關注學生的考試成績,對于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和學習能力有所忽視,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學生應當優(yōu)化自身的知識儲備,教師要改善課堂傳授知識的方法,采用情境教學的方法增強學生的語文知識記憶能力,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
所謂情境教學,指的是教師在課堂上創(chuàng)造更活躍的課堂氛圍,以具體的形象為主創(chuàng)造既定的場景,讓學生在其中更深入地理解教學展示,體會教材中蘊含的知識。在情境教學模式下,教師可以圍繞一個既定的主題講授知識,尤其高中語文學科是一門豐富的學科,教師可以設定的情境教學模式非常多樣,例如,語言描述、多媒體創(chuàng)設、角色扮演以及生活實例等方式,以直觀和形象的方式提高學生對于知識的把握能力,讓高中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以及發(fā)現(xiàn)問題的能力大大提高。
與初中階段的語文學習相比較,高中語文知識涵蓋的類型更多,內容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表達情感的方式更加含蓄,學生自主學習和理解能力較差,通過課堂情境的設計和優(yōu)化,讓學生在既定的情境中將情趣和意象結合在一起,讓學生身臨其境,深入體會文章表達的主要情感。
從語文學習的教學目標出發(fā),情境教學的方式能夠加快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在課堂上將學生的感情和既定的環(huán)境氛圍結合在一起,讓學生在情境中體會感情,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認知,進而幫助教師實現(xiàn)課堂教學的目標。
從語文學科的性質出發(fā),語文知識學習的最終目的是豐富學生的表達能力,表達離不開情感的輸出和宣泄,在情境教學的模式中,教師為學生創(chuàng)造情境讓其體驗自然美、藝術美、社會美以及時代美,在語言無法描述和傳達的時候,學生的體驗感更強,印象更深刻,有助于高中生自身知識表達能力的提高。例如:在學習《荷塘月色》這篇散文的時候,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展示月色下的美麗荷塘,同時播放悠揚的音樂讓學生想象作者描寫的情境,通過豐富學生的感官體驗,激發(fā)高中生的學習興趣。
對于高中語文知識的學習,最重要的不是讓學生的腦子產(chǎn)生更多的壓力,而是讓學生形成一種自主學習的能力和態(tài)度,教師在設計課堂情境的時候要從學生的學習實際出發(fā),分析學生語文知識學習的特點,以此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課堂參與積極性,在設計教學情境的時候,教師可以調動所有的教學資源,從語文教材出發(fā),抓住教材講授的重點,充分體現(xiàn)高中語文文化的特點,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學習古典詩詞的時候,教師一定不能忽視文章中的注釋,注釋內容的閱讀可以讓學生在腦海中構圖,提高學生對之后講解內容的興趣。
在語文課堂上,教師要增強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學習情況隨機應變,提出富有個性化和趣味性的問題,激發(fā)學生對課堂的參與能力,引發(fā)學生思考,帶領學生主動投入到教師創(chuàng)造的情境中,教師準備的預設問題有兩類:第一類是激發(fā)學生想象力的問題,另一類是引起學生質疑的問題,根據(jù)所創(chuàng)設的問題,抓住學生課堂參與的興奮點,讓學生在既定的情境中積極思考,主動探究問題的答案,并且在課堂上勇敢地表達出來。例如:在學習毛澤東的《沁園春·雪》這首詩的時候,教師可以為學生準備很多展現(xiàn)北國風光的照片,讓學生感受北國冬天的秀麗風光,感受詩人觀看到這樣的景色所展現(xiàn)的胸襟和氣概,細細體會毛主席所表達的雄赳赳、氣昂昂的感情,結合當時的時代背景,讓學生類比望景抒情和真實抒情兩種感情的相似,激發(fā)學生的情感認同,讓學生對借景抒情的寫作手法有一個新的認知,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積極性以及思考的積極性。
在情境教學模式下,教師將課堂主導的地位還給學生,學生在課堂上有積極的表現(xiàn),教師在其中扮演著輔助和指導的角色,觀察學生的表現(xiàn),積極與學生進行互動,之后對學生的自主探究成果進行評價,從多個角度肯定學生的學習成果,幫助高中生樹立語文學習的自信心,讓學生在情感投入的過程中感受語文知識學習的樂趣,讓學生在情感投入的過程中探究自我、認知自我,形成語文學習的良好習慣。
在新課程改革的學習背景下,語文教師應當多方面地培養(yǎng)高中生的綜合能力,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創(chuàng)設情境教學,給予學生充分的自主空間,讓學生在課堂學習的時候掌握語文學習的精髓,激發(fā)高中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改變傳統(tǒng)語文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全方位地促進高中生的能力增長和習慣養(yǎng)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