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 卉
(江門市陳白沙中學,廣東 江門)
今天我們是在應試教育現(xiàn)實存在的背景下探索性地實施著語文新課標理念,而初中語文寫作教學也在新課標理念下要求從傳統(tǒng)作文指導中走出來,但如今各種寫作技巧與理論鋪天蓋地。正如“一千個觀眾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那么在一千個老師中也會產(chǎn)生一千種語文作文教學方法的現(xiàn)實中,我們看到的、聽到的是學生的寫作一直在自己的話語權(quán)之外流浪,話語權(quán)的缺席讓學生越來越討厭作文,寫作水平的提高一直是步履維艱,教師在作文教學上也會停滯不前。那么,問題到底出在哪里呢?又能靠什么策略尋求突破呢?本文就新課程理念下初中語文作文教學的問題進行初步探討。
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許多教師非常重視課文教學,在每一學期初,教師都能根據(jù)教學計劃、大綱制定詳細、合理的課文授課計劃,并嚴格按照計劃執(zhí)行。而對作文教學卻沒有一個詳細的計劃,即使有也缺乏系統(tǒng)性,隨意性很大,可操作性很差。在作文教學中,教師往往是隨心所欲,甚至應付了事。有的教師在寫作上都疏于耕耘,談何認為學生會勤于寫作?
而且很多教師認為怎樣上作文課,學生的分數(shù)也難提高,而平時教師講到的書本內(nèi)容,在考試中學生遇到分數(shù)會立刻提高,這樣也能體現(xiàn)教師的教學水平,因而把課文教學當作重中之重。學生也認為努力學課文分數(shù)也會立竿見影,于是也疏忽了寫作。但對作文教學來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學生的作文成績很難在短時間內(nèi)迅速提高,而對考試成績來說,無論學生寫的作文如何不好,也能得一點分數(shù),更何況現(xiàn)在的考試作文閱卷主觀隨意性較大,同樣水平的作文在分數(shù)上可能有較大的差距,增加了作文成績的風險性,進一步削減了教師作文教學的積極性。誠然,教師對寫作課都沒有興趣,何談學生會對寫作課有興趣呢?
長期的應試教育造成了學生只是會寫應試作文,而沒有把作文訓練當作學生的一種素質(zhì)培養(yǎng)。記得前些年的中考,很多省市都會出話題作文,于是乎,許多教師投機取巧,讓學生背范文,改文章,一篇文章對號入座,可以寫各種話題的文章,這是一種原因。還有在考試閱卷中,許多閱卷老師一直奉行“穩(wěn)定壓倒一切”的方針,50分的作文,一般給個36分左右?!皼]底就打保險分”是作文閱卷的老毛病!結(jié)果必定是埋沒了真正的好文章。這樣既能讓明珠暗投,也能讓魚目混珠。但這種保險分也不是完全沒有道理的,因為絕大多數(shù)考生寫的作文看起來都差不多。這也讓許多學生都認為寫好與寫不好總是二、三類作文,分數(shù)差距不大。這讓好作文看不到,平平的作文總有個保守分了,差作文也不會有低分。于是許多學生也就是根據(jù)寫作要求,在比較短的時間內(nèi)亂湊500字數(shù),假話大話連篇。直接后果是:言之無物,內(nèi)容空洞的文章越來越多。學生的寫作水平停滯不前。
曾經(jīng)在學校片區(qū)開放活動中聆聽一位資深語文教師講授作文課,講臺上老教師神采飛揚地講解與作文有關的問題,“批改—講評”每一個地方都講得很到位,讓學生們聽得津津有味,就連我也大有醍醐灌頂之感,深為優(yōu)秀語文教師的教學魅力所折服。心中暗暗思量,如此教學,佳作定然不少。不久我在學校遇見該教師,問過之后,老教師黯然神傷,付出了心血,收獲的卻缺少美文。聯(lián)想到我自己的屢次作文教學,每一次都是課前針對教學目標精心設計準備,但往往都是心血投入,可總是佳作難出。作文教學成了語文教師的難言之痛,再優(yōu)秀的語文老師談到作文教學,無一不是充滿挫敗感。到底是什么使原本最有靈性的作文教學變得如此枯燥無比?也許歸咎于傳統(tǒng)的作文教學模式吧。
傳統(tǒng)的作文教學模式是“命題—作文—批改—講評”,語文教師根據(jù)教材單元安排,重視寫作技巧和寫作規(guī)范的講述,一篇成功的作文,教師總是頭頭是道地從審題、立意、構(gòu)思、細節(jié)安排等從大到小提出相應的要求,學生在寫作中發(fā)現(xiàn)總是難以達到教師認定的好文章的標準,不自覺中寫作的興趣消失了,應試文章出來了,正如孫紹振老師在《直諫中學語文教學》中所說:“任何作文的普遍性規(guī)范都不可能窮盡具體作文一切情感的特殊。”也就是說傳統(tǒng)的作文教學方式更多的只是一種收效甚微的理論指導,而沒有進入操作層面的指導。理論再精彩,沒有實踐那也是空談。沒有喚醒學生的主體意識,沒有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作文教學效果不言而喻。
以上就是筆者在新課程理念下對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中存在問題的幾點不成文的觀點,那么如何根據(jù)如今修訂的新課程標準中所提出的寫作要求,實行有效作文教學,讓老師與學生達到雙贏呢?
教師要注重寫作教學,要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自主學習環(huán)境,幫助他們樹立良好的本我意識,讓學生明確是“我要寫作文”而不是“要我寫作文”,引導學生認識到寫作是一種表達,它是人的一種內(nèi)心要求,一種心理需要。提醒學生及時把握某些美妙瞬間涌起的寫作沖動,哪怕是點滴靈思,幾行妙語,也應不失時機地將它們記錄下來,這是大有益處的。這個時候?qū)W生就會由“要我寫”變“我要寫”,長期如此,寫作就會變成一種習慣。
葉圣陶先生曾說:“什么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绷晳T是最好的老師,是引導學生把無目的、無計劃、低效率的學習轉(zhuǎn)化為有目的、有計劃、高效率學習的關鍵。教育的目的就是變成一種習慣,一種愛學的習慣,愛寫作的習慣。俗話說:“拳不離手,曲不離口。”古今中外的大作家,本領都是這樣練出來的。魯迅先生從小喜歡抄抄寫寫,到后來就成癖好,好像一天不寫點什么就會若有所失。作為教師,我們可以讓每個同學準備一本日記本,有了好的素材立刻記下來,有了新的感觸馬上寫下來,不管別人監(jiān)督與否,每天堅持自覺寫作文日記,長時間的強化,學生就會形成一個良好的寫作習慣了。
作文教學是艱巨的,作文訓練是漫長的,要養(yǎng)成良好的寫作習慣,任重道遠。
學生常有這樣的口頭禪:“作文苦,作文煩,作文是我的老大難!”學生為什么這么怕寫作呢?根據(jù)調(diào)查,目前大多數(shù)中學生對寫作沒有興趣,最害怕作文課。他們感到“作文難”,難就難在沒有什么事情可寫。每每提起筆來,腦袋里空空如也,沒有幾句要寫的話。長此以往,便喪失了對寫作的興趣。皮亞杰指出:“一切有效的活動必須以某種興趣作為先決條件?!睗夂竦呐d趣,是作文的一種良性的、有力的刺激和動力之源,是最好的老師。當然學生興趣的提升還是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老師。在新課程理念中也講到“師生在課堂上應該要平等對話,教師應該明白學生的需求,在寫作課中不要一味地只按自己的想法去教,教師的命題要圍繞學生最關心的內(nèi)容來確定。在作文指導這一環(huán)節(jié)中,要真正為學生排憂解難、牽線搭橋,激發(fā)學生的寫作熱情和寫作沖動”。
教師要適時寫下水作文與學生同寫、同批、同改,更能激發(fā)學生的寫作熱情,筆者在教學中經(jīng)常與學生同時在課堂上用45分鐘完成一篇下水作文,第二節(jié)首先讀讀我的作文,讓學生集體批改,這樣極大地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作文課變得生動而有實效。教師下水寫作既可體會學生寫作時的心態(tài),又可以讓教師寫作水平不斷提高,讓學生產(chǎn)生寫作興趣,不也證實了自己教學的有效性嗎?這不正是達到了師生共同進步的雙贏嗎?
針對新課標理念提出的寫作要求,在現(xiàn)實教學中又如何去做呢?筆者認為應該是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分年級分層的有序教學,讓每個階段都能有效地提高寫作水平。寫作應該從寫“放膽文”起步,逐漸過渡到寫“小心文”,應讓孩子放膽去寫,因為“放膽”,學生的作文即使同題,也是富有個性、風格迥異的,絕不會千人一面、千篇一律,可以充分展現(xiàn)多彩的校園生活,展示豐富的個性特點。
因此,在七年級階段,我就著力培養(yǎng)學生“我手寫我心”,說心里話,寫放膽文,上至天文地理,下至雞毛蒜皮,天馬行空,只要敢想敢寫就行,有沒有寫作意識、表達的恰當不恰當并不是評分的標準,唯一的標準就是自由表達、說真話、寫出屬于自己的東西。這樣只要求學生“寫什么”,而不去約束學生“怎樣寫”。一次、兩次的放開,學生的文章樣式多了起來,文字活潑了,詩歌、散文、隨筆等等都出來了,雖然詩歌脫不了那些稚氣;隨筆也滿是牢騷、憂愁,但他們喜歡這樣編織夢想、發(fā)發(fā)牢騷、抒發(fā)下這個年齡所特有的多愁善感,這不失為提高興趣的一大方式,也打破了原有的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
經(jīng)過一個學年的放膽文,學生在寫作方面逐漸養(yǎng)成了寫作內(nèi)心真實感受的文章,寫作的興趣也上來了。在八年級,語文教師應該考慮讓站在“真實”這一個寫作制高點的學生轉(zhuǎn)一轉(zhuǎn)身子,從多個角度去領略天光云影的開闊。八年級的學生,他們要初步學會多角度觀察生活。在課堂上引導學生打破常規(guī),從多方面尋求標新立異,發(fā)現(xiàn)新的角度,提出新的見解,比如我在教《喂——出來》這一課時,就可以讓學生選擇某個不同的角度說出自己的想法。還有我們在寫作審題時,我們就要從各種角度去審題,這樣寫出來的東西就不會千篇一律了。
中考作文相互雷同的現(xiàn)象難以避免,原因就是考生都寫同一個題目,論述的角度都完全一樣。古詩曰:一樹梅花萬首詩。中考作文制勝的關鍵之一就是你能不能找一個新穎別致的角度。出奇才可制勝。一個話題甚至一個題目就是一個圓,有360個角度,你從任何角度都可以切進去。新鮮的角度才會帶來新鮮的認知,才會吸引閱卷老師的注意力。所以從八上的寫作教學中,我們應該在教學生審題的同時要學會從多個角度切入,這樣才能有好的作文呈現(xiàn),也會有出類拔萃之作。
到了九年級后學生面臨的是中考這一最實際的壓力,如何讓自己的作文立意更深刻,語言流暢生動,在應試中得高分便成了許多學生追求的目標,這個時候無論是課堂閱讀教學還是具體的寫作專題課堂教學都要指向考試作文,這一學年就要集中精力給學生講述寫作需要把握的尺度,多在細節(jié)描寫訓練、象征手法運用、懸念手法運用等諸多方面技法的訓練,語文教師在九年級寫作教學中形成一個寫作教學序列,用細化的實例激活學生學些什么,使寫作教學有的放矢;還要在寫作點評中加強細節(jié)的規(guī)范,互評互改作文,在實際操作中培養(yǎng)學生一種良性的觀察文字的意識,讓學生養(yǎng)成“小心作文”的習慣,使文章朝著深刻、精美的方向發(fā)展。
總之,在不同年級我們都要根據(jù)學生不同的情況,采取相應的寫作指導辦法,不自由放任也不指導過多,一邊閱讀、一邊訓練,三年的寫作一定會讓同學們的寫作有一個質(zhì)的飛躍,從而讓我們的初中語文作文教學在新課標條件下走出一條新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