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云浮市新興縣車崗鎮(zhèn)同安堡小學 廣東云浮 527425)
預習是重要的學習方法之一。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普遍存在課前預習缺失的情況,使得學生在英語學習中,全憑自覺和興趣愛好;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以學生為主體和中心的教學理念逐步貫徹到了實際教學工作中,但“抄寫式”的預習方式仍在主流,抄寫生字新詞、摘錄語句、重復閱讀往往讓學生感到機械乏味,徒增學習負擔和壓力,往往難以發(fā)揮預習本身應有的效果和作用。[1]
良好、科學的預習模式,應向“樂學”模式轉變,即課前預習目標要明確、過程簡單、方法精煉,在具體的預習方法和途徑上,要認真探索,積極思考。英語閱讀的課前預習,能夠讓學生提前熟悉課堂內容,有利于學生對書本知識的理解,提高課堂學習效率,因此,實際的教學工作中,教師應認真布置課前預習作業(yè),明確每一課時的閱讀目標,引導學生課前自主閱讀,課上深化閱讀。圖示式預習、快速式預習、批準式預習、習題式預習、問題式預習、單元式預習及合作式預習是不同的預習方法,是從各個不同角度采取的具有一定效果的預習方法,在實際的教學工作中,教師應根據學生的不同基礎和情況,引導學生選擇合適的預習方法,提高學生課前預習的效率,從而更好地完成英語課堂閱讀和學習,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2]
閱讀習慣是語言閱讀素養(yǎng)提高的關鍵因素。習慣是一個人長期生活實踐形成的,一旦形成,改變就較為困難,小學階段是學生學習行為塑造和形成的關鍵時期,一旦形成了不好的閱讀習慣,對學生們后續(xù)的閱讀能力和效率將會產生極大的影響。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是中國古人對閱讀能力培養(yǎng)的樸素看法,也是語言教學中的客觀規(guī)律。通過強化學生朗讀和默讀訓練,能夠形成較好地的閱讀習慣:朗讀要求學生能夠正確、流利甚至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在朗讀過程中,每一個詞、句的發(fā)音應該準確、清晰,堅決杜絕含糊不清的朗讀習慣;在朗讀能力達到一定階段后,進行默讀訓練,嚴格要求學生在默讀時,不出聲、不動唇、不張嘴,讓每個詞、句在腦海中留下印象。在實際的英語閱讀教學中,朗讀與默讀要根據不同的階段采取不同的形式,或者相互結合,旨在讓學生能夠充分地熟悉和認知英語單詞,對英語詞義有充分的理解;隨著學習地深入,對朗讀和默讀的要求會不斷提升,同時要求學生一邊讀一邊思考,真正理解閱讀對象的含義,從而實現閱讀能力和素養(yǎng)地持續(xù)不斷提高。
引導和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需要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持續(xù)不斷地關注和嚴格要求,通過課堂朗讀示范,培養(yǎng)學生認真聽別人讀的習慣,并引導學生對所聽到的朗讀問題進行思考,從而加強學生們之間的朗讀交流、互動;默讀的目的在于理解課文內容,因此,在默讀前,要求學生找出文中的新詞,對新詞含義進行了解,讓學生帶著目的地讀與想,真正地實現閱讀能力的全方面提升。
小學英語閱讀素養(yǎng)究竟是為了讓學生學習更多的單詞,還是學會英語閱讀,一直是實際教學中難以把握的矛盾點。字詞教學當前在我國小學的英語教學中極為普遍,誠然,詞匯量是英語閱讀和學習的重要基礎,但非唯一基礎,對字詞教學的過度強調和重視,學生英語閱讀能力并未隨著學生詞匯量的增加而提高,同時,閱讀量的提升也并為實現學生詞匯量的增加。
閱讀素養(yǎng)的提高體現為對文章理解能力、學生思維能力的提升,閱讀能力是讀者閱讀文章時,能夠理解文章作者所表達的含義,寄托的情感,而非單詞、句子的識別和擴增,因此,閱讀策略理應受到英語教學的重視。在實際教學中,閱讀策略應靈活采用,對不同階段、不同基礎的學生,閱讀教學重點應有所不同,如低年級的學生識詞、讀詞是重點,要學會閱讀,而高年級學生隨著知識學習地深入,在閱讀中學習更加重要。從英語課堂閱讀策略學習來看,通過各種不同的方式、形式提升課堂閱讀的效果,以學生學習為出發(fā)點,引導學生學會閱讀、理解閱讀,確立以閱讀教學為中心的思路。[3]
注重閱讀策略的學習,引導閱讀理解,能夠進一步地提高和深化小學英語學習的目標,讓學生從小就樹立科學地閱讀思維,也是形成良好閱讀習慣的鞭策。通過對閱讀策略的重視,轉變傳統教學中的枯燥、僵化的學習模式,從根本上體現了新課程改革的目標,是提高學生綜合能力和素質的重要途徑和方法。
小學生學習的注意力還比較難以集中,容易走神和被其他更加有趣的事物干擾,因此,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要注意閱讀形式的選擇和變化,通過增加閱讀的趣味性,讓學生更加集中精力地投入到英語閱讀中。當前,通過各種多媒體、數字技術的教學體驗已經層出不窮,在現代技術的支持下,閱讀學習的方式多種多樣,然而,正是層出不窮的多媒體、數字化教學,導致了當前的閱讀教學中,部分教師模式文本,曲解“對話”,對教材內容的結合和使用不斷弱化。
小學英語閱讀能力和素養(yǎng)的提升,旨在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基礎能力,同時開拓學生的視野,對各種英語資料進行閱讀學習,提高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因此,在實際的教學中,教材的使用仍是學生英語學習基礎和素材來源,教師應積極地從教材中提煉出相應的教學內容,并通過各種英語資料來補充和完善教材內容,從而讓英語閱讀學習“對話”更加地豐富多彩;當然,在各種豐富的“對話”內容和形式上,更重要的是引導學生對閱讀內容的思考和理解,讓學生在各種不同的新鮮文本中學習,提高閱讀能力。
小學英語閱讀素養(yǎng)地提升,需要廣大教師在實際的教學工作中具體實踐,在以學生為中心的新課程改革思想指導下,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對不同的學生、不同的課程,采取最適宜的教學方式和方法,狠抓課前預習,課中學習、課后總結,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閱讀方法,樹立學生的閱讀自信,提高學生的閱讀積極性,從根本上實現英語閱讀素養(yǎng)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