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留琴 靳樂 魯彥斌
[摘要] 目的 比較乳腺癌根治術患者采用羅庫溴銨和順苯磺酸阿曲庫銨麻醉誘導的效果。 方法 選擇2015年3月~2018年3月于陜西省核工業(yè)二一五醫(yī)院行乳腺癌根治術治療的97例患者為研究對象。根據(jù)麻醉誘導方式將其分為研究組(45例)與對照組(52例),研究組麻醉誘導藥物為羅庫溴銨,對照組麻醉誘導藥物為順苯磺酸阿曲庫銨。比較兩組麻醉起效時間、麻醉維持時間、氣管拔管時間;比較兩組麻醉誘導前(T1)、麻醉誘導后(T2)、置入喉罩后3 min(T3)時的血流動力學、應激反應相關指標水平;觀察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 結果 研究組麻醉起效時間明顯低于對照組,而麻醉維持時間、氣管拔管時間明顯高于對照組(P < 0.05)。T2、T3時研究組平均動脈和心率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 < 0.05)。T2、T3時研究組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水平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 < 0.05或P < 0.01)。研究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8.89%,明顯低于對照組的28.85%(P < 0.05)。 結論 與順苯磺酸阿曲庫銨比較,羅庫溴銨應用于乳腺癌根治術患者麻醉誘導中效果更加明顯,有利于維持血流動力學穩(wěn)定,減輕應激反應程度,且有效降低不良反應發(fā)生,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 乳腺癌根治術;羅庫溴銨;順苯磺酸阿曲庫銨;血流動力學;應激反應
[中圖分類號] R614.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7210(2018)12(a)-0102-04
乳腺癌是臨床上最為常見的女性惡性腫瘤之一,且有相關數(shù)據(jù)表明,我國乳腺癌病例日益增加,對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造成嚴重影響[1]。隨著診療手段的不斷發(fā)展,臨床上治療乳腺癌的方式呈多樣性,且治療效果均較明顯,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存期。其中乳腺癌根治術是目前國內外公認的治療乳腺癌最有效手段,可顯著提高治療效果,改善患者預后[2]。然而,乳腺癌根治術作為一種創(chuàng)傷性治療手段,會對患者的造成不同程度的應激反應,同時會對血流動力學產生嚴重影響,從而影響手術治療效果[3]。術前麻醉誘導可有效維持血流動力學穩(wěn)定,同時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機體應激反應程度。目前,臨床上應用最為廣泛的麻醉誘導藥物包括羅庫溴銨以及順苯磺酸阿曲庫銨等,不同的麻醉誘導藥物作用效果存在一定的差異[4]。因此,本研究通過比較乳腺癌根治術患者采用羅庫溴銨和順苯磺酸阿曲庫銨麻醉誘導的效果并予以分析,得出一些結論,現(xiàn)作以下報道: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以2015年3月~2017年12月于陜西省核工業(yè)二一五醫(yī)院(以下簡稱“我院”)接受乳腺癌根治術治療的97例患者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5]:①經手術病理組織活檢確診為乳腺癌;②接受乳腺癌根治術治療;③入院前未接受任何相關抗腫瘤治療;④年齡>20歲;⑤臨床病歷資料完整。排除標準:①對本研究相關藥物過敏者;②合并肝、腎等臟器功能嚴重障礙者;③心功能分級>Ⅱ級;④伴有糖尿病、高血壓以及竇性心動過緩等疾病者;⑤存在精神疾病或交流溝通障礙者;⑥正參與其他研究者。兩組患者均知情同意并簽署了知情同意書,本研究經我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根據(jù)麻醉誘導方式的不同分為研究組(45例)與對照組(52例)。其中,研究組年齡35~69歲,平均(50.32±5.18)歲;病程1~7年,平均(4.12±1.49)年;臨床分期:Ⅰ期22例,Ⅱ期23例;腫瘤直徑1.2~5.4 cm,平均(2.78±0.34)cm;受教育年限7~17年,平均(11.56±3.19)年。對照組年齡36~69歲,平均(50.30±5.14)歲;病程1~8年,平均(4.13±1.50)年;臨床分期:Ⅰ期22例,Ⅱ期30例;腫瘤直徑1.3~5.6 cm,平均(2.84±0.36)cm;受教育年限7~16年,平均(11.52±3.21)年。兩組患者年齡、病程、臨床分期、腫瘤直徑、受教育年限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兩組患者術前均予以常規(guī)禁食、禁飲處理,開放上肢靜脈通路,待其入室后密切監(jiān)測無創(chuàng)血壓、心率等情況。隨后靜脈注射枸櫞酸舒芬太尼(宜昌人福藥業(yè)有限責任公司,生產批號:20150122)0.4 μg/kg,丙泊酚(Fresenius Kabi AB,生產批號:20141209)2.0 mg/kg以及咪達唑侖(江蘇恩華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生產批號:20150209)0.03~0.05 mg/kg行麻醉誘導。研究組予以羅庫溴銨(浙江仙琚制藥股份有限公司,生產批號:20140920)上肢靜脈注射,劑量為0.8 mg/kg,對照組則予以順苯磺酸阿曲庫銨(江蘇恒瑞醫(yī)藥股份有限公司,生產批號:20131217)上肢靜脈注射,劑量為0.1 mg/kg。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麻醉起效時間、麻醉維持時間、氣管拔管時間,患者于麻醉誘導前(T1)、麻醉誘導后(T2)、置入喉罩后3 min(T3)時的血流動力學、應激反應相關指標水平,其中血流動力學指標包括平均動脈壓以及心率,應激反應相關指標包括腎上腺素以及去甲腎上腺素。檢測方式:采集患者靜脈血3 mL,采用LC-4000高效液相色譜分析儀進行檢測,具體操作嚴格按照儀器說明書進行,儀器購自山東智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觀察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不良反應包括惡心嘔吐、肌肉顫抖等。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x±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 < 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麻醉情況比較
研究組麻醉起效時間短于對照組,而麻醉維持時間、氣管拔管時間長于對照組,差異均有高度統(tǒng)計學意義(均P < 0.01)。見表1。
2.2 不同時間點兩組平均動脈壓與心率水平比較
T2、T3時研究組平均動脈壓和心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 < 0.01),T3時研究組平均動脈壓和心率較T1時明顯升高(P < 0.05),但與T2時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 0.05);T3時對照組平均動脈壓和心率均明顯高于T1和T2時,且T2高于T1(P < 0.05)。見表2。
2.3 不同時間點兩組應激反應指標比較
T2、T3時研究組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水平低于對照組(P < 0.05或P < 0.01)。T3時研究組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水平較T1時明顯升高(P < 0.05),但與T2時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 0.05);T3時對照組腎上腺素與去甲腎上腺素水平均明顯高于T1和T2時,且T2高于T1(P < 0.05)。見表3。
2.4 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
研究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8.89%,明顯低于對照組的28.8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 0.05)。見表4。
3 討論
迄今為止,臨床上治療乳腺癌的手段包括手術、化療、放療、靶向治療以及內分泌治療等,其中手術治療可有效提高乳腺癌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改善預后,亦是目前臨床上公認的唯一可治愈乳腺癌的手段[6-8]。但手術治療會導致患者產生應激反應,進一步影響治療效果以及預后。而有研究報道提示,麻醉藥物、技術的合理選擇與應用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嚴重應激反應的發(fā)生風險,有利于患者術后的早日康復[9-10]。其中,順苯磺酸阿曲庫銨是目前臨床上應用較為廣泛的麻醉誘導藥物之一,具有麻醉效果明顯、代謝不依賴肝腎、患者恢復時間較短以及不會對心血管造成嚴重影響等優(yōu)勢,被廣泛應用于多種外科手術治療中[11-12]。然而,該藥物具有起效時間較長、術中維持麻醉時間較短以及會延長麻醉誘導時間等缺點,臨床應用效果并不十分理想[13-14]。由此,尋找一種效果更佳、安全性更好的麻醉誘導藥物顯得尤為重要,亦是目前臨床上研究的熱點之一。
本研究結果發(fā)現(xiàn),研究組麻醉起效時間短于對照組,而麻醉維持時間、氣管拔管時間長于對照組。這與相關研究報道相一致[15-16],說明了羅庫溴銨應用于乳腺癌根治術患者中具有更佳的麻醉效果。其中主要原因在于羅庫溴銨入體后通過肝臟代謝,因此在麻醉起效方面效果更為顯著,而順苯磺酸阿曲庫銨屬于芐異喹啉化合物,其入體后要想發(fā)揮麻醉作用需經由多步消化后生成的有效因子實現(xiàn),因此起效較慢。此外,T2、T3時研究組平均動脈與心率水平相比對照組,明顯更低,提示羅庫溴銨應用于乳腺癌根治術患者中有利于維持血流動力學穩(wěn)定。分析原因,筆者認為患者在全身麻醉后行氣管插管時,由于插管過程中會對患者的咽喉造成刺激,進一步導致患者體內的兒茶酚胺水平升高,繼而引起血流動力學的明顯波動[17-18]。然而,羅庫溴銨有效減輕麻醉誘導期間對患者造成的刺激,有利于維持血流動力學穩(wěn)定。另外,T2、T3時研究組腎上腺素與去甲腎上腺素水平相比對照組明顯更低,提示羅庫溴銨應用于乳腺癌根治術患者中,可顯著減輕應激反應程度。其中主要原因可能與羅庫溴銨在麻醉誘導過程中對患者所造成的刺激作用相對較小,以及順苯磺酸阿曲庫銨會對機體神經系統(tǒng)產生明顯的刺激性有關。此外,本研究結果還顯示研究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8.89%,明顯低于對照組的28.85%,提示羅庫溴銨應用于乳腺癌根治術患者中,有利于降低不良反應發(fā)生風險。究其原因,羅庫溴銨經由肝臟代謝,起效時間較快,且不會在機體內蓄積;而順苯磺酸阿曲庫銨半衰期較長,且會對神經系統(tǒng)造成明顯的刺激性,從而增加了不良反應發(fā)生的風險[19-22]。
綜上所述,相比順苯磺酸阿曲庫銨,乳腺癌根治術患者使用羅庫溴銨進行麻醉誘導的效果更佳,有利于維持血流動力學穩(wěn)定,減輕應激反應程度,且有效降低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具有較好的安全性,臨床推廣應用價值較高。
[參考文獻]
[1] Archana A,Sureshkumar S,Vijayakumar C,et al. Comparing the harmonic scalpel with electrocautery in reducing postoperative flap necrosis and seroma formation after modified radical mastectomy in carcinoma breast patients:a double-blind prospective randomized control trail [J]. Cureus,2018,10(4):2476-2477.
[2] Matsumoto M,F(xiàn)lores EM,Kimachi PP,et al. Benefits in radical mastectomy protocol: a randomized trial evaluating the use of regional anesthesia[J]. Sci Rep,2018,8(1):7815-7815.
[3] 楊寶鋒,王婕,李長生,等.乳腺癌患者術前睡眠質量對圍術期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用量的影響[J].中國實用醫(yī)刊,2016,43(15):23-25.
[4] 周瑜,劉珊珊,張玨顥,等.順式阿曲庫銨與維庫溴銨用于乳腺癌改良根治術患者的麻醉效果及對誘導期應激反應的影響[J].現(xiàn)代生物醫(yī)學進展,2017,17(35):6869-6872.
[5] 宋濤,曾祥剛,李星宇,等.術前化療對乳腺癌患者術中順苯磺阿曲庫銨肌松效應的影響[J].貴州醫(yī)藥,2014,33(9):822-824.
[6] 張曦,張麗.帕瑞昔布鈉在乳腺癌患者圍術期應用的鎮(zhèn)痛效果及不良反應[J].山東醫(yī)藥,2013,53(33):66-68.
[7] El Mourad MB,Amer AF. Effects of adding dexamethasone or ketamine to bupivacaine for ultrasound-guided thoracic paravertebral block in patients undergoing modified radical mastectomy: a prospective randomized controlled study [J]. Indian J Anaesth,2018,62(4):285-291.
[8] Chen D,Wang H,Song X,et al. A prognostic score model to determine which breast cancer patients with 1-3 positive lymph nodes after modified radical mastectomy should receive radiotherapy [J]. Oncotarget,2017,9(1):385-393.
[9] 馮婭妮,樸春梅,孫艷紅,等.不同濃度右美托咪定對羅庫溴銨肌松效應的影響[J].中國醫(yī)師雜志,2014,16(10):1346-1348.
[10] 王曉青,柯文舉,祝勝美,等.右美托咪定與芬太尼預防乳腺癌根治術患者七氟烷麻醉術后躁動的作用[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6,36(14):3509-3510.
[11] 楊??郏莒o,拾翠翠,等.右美托咪定復合羅哌卡因在乳腺癌術后鎮(zhèn)痛中的應用[J].廣東醫(yī)學,2017,38(3):466-467.
[12] Chavan RN,Chikkala B,Mondal P,et al. Comparison study between scalpel and electrocautery,in causation of seroma after modified radical mastectomy [J]. Indian J Surg,2017,79(5):423-426.
[13] 江培顏.全身麻醉誘導應用丙泊酚聯(lián)合依托咪酯對順苯磺酸阿曲庫銨藥效學的影響[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7, 15(16):25-27.
[14] 張曉梅,王國林,丁梅,等.小兒親屬活體部分肝移植術中應用順苯磺酸阿曲庫銨和維庫溴銨的麻醉效果評價[J].中華器官移植雜志,2017,38(4):225-228.
[15] 孟宏偉,殷小坤.羅庫溴銨與順苯磺酸阿曲庫銨對乳腺癌改良根治術患者麻醉效果及誘導期應激反應的影響研究[J].中國腫瘤外科雜志,2018,10(1):41-43.
[16] 吳德華,馬靜雅,徐益萍,等.不同麻醉方法下胸科手術老年病人術中房顫發(fā)生的比較:大樣本臨床研究[J].中華麻醉學雜志,2017,37(1):34-38.
[17] 鄭育秀,徐志新,黃澤波,等.不同肌松藥對乳腺癌患者麻醉誘導期應激反應的影響[J].西南國防醫(yī)藥,2016, 26(11):1262-1265.
[18] 包娜日素,韓亞升,張生茂,等.胃癌根治術不同濃度右美托咪定對羅庫溴銨肌松起效時間及臨床時效的影響[J].實用癌癥雜志,2017,32(1):90-93.
[19] 程芳.米庫氯銨與羅庫溴銨用于麻醉誘導時插管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8,16(1):17-18.
[20] 黃建強,王宏梗,黃方,等.兩種肌松藥在小兒氣道異物取出術中的療效分析[J].中山大學學報:醫(yī)學科學版,2017,38(4):569-575.
[21] 吳振華.羅庫溴銨對良、惡性腫瘤患者肌松時間的影響[J].中國基層醫(yī)藥,2017,24(21):3274-3277.
[22] 朱敦.羅庫溴銨與維庫溴銨在全麻誘導期抑制咳嗽反應的效果比較[J].河北醫(yī)學,2016,22(5):745-747.
(收稿日期:2018-07-03 本文編輯:任 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