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妹
DOI:10.16662/j.cnki.1674-0742.2018.35.110
[摘要] 目的 分析藥物聯合鼻內鏡手術治療慢性鼻竇炎患者的臨床療效。方法 方便選擇該院耳鼻咽喉科門診自2015年1月—2018年 1月收治的106例慢性鼻竇炎患者,將其隨機分為2組,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53例。對照組給予患者口服克拉霉素片聯合鼻竇炎口服液進行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聯合鼻內鏡手術,對兩組治療效果進行比較。結果 觀察組臨床有效率為94.34%明顯高于對照組77.36%,相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13.493 9,P<0.05);觀察組鼻塞、鼻后滴漏、頭部脹痛VAS評分與對照組對比,前者均明顯低于后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嗅覺減退、全身不適VAS評分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均無嚴重不良反應。結論 在藥物治療的基礎上聯合鼻內鏡手術治療慢性鼻竇炎患者療效較好,值得借鑒。
[關鍵詞] 鼻內鏡手術;慢性鼻竇炎;臨床療效
[中圖分類號] R765?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8)12(b)-0110-03
變態(tài)反應、機體抵抗力下降、感染等均是慢性鼻竇炎的好發(fā)因素,上述因素可刺激鼻粘膜,使其出現增生、水腫,使鼻腔內出現膿性分泌物,阻塞鼻腔;鼻腔黏膜長期被分泌物刺激,會影響淋巴回流,出現血栓性靜脈炎。該類患者有多種臨床癥狀,如頭痛、流膿涕等,嚴重者影響嗅覺及記憶力,使其生活質量降低[1-2]。在臨床上有多種方法治療慢性鼻竇炎,如藥物、傳統(tǒng)手術,雖可在短時間緩解癥狀,將增生物切除,但治療后易復發(fā),因而需選用更為先進、有效的治療方法。鼻內鏡手術是一種治療慢性鼻竇炎的新方法,為探究其具體療效,現方便選擇該院耳鼻咽喉科門診自2015年1月—2018年 1月收治的106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方便選擇該院耳鼻咽喉科門診收治的106例慢性鼻竇炎患者,將其隨機分為2組,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53例。對照組,男27例,女26例,年齡為15~52歲,平均年齡為(39.48±9.83)歲,病程為5個月~26年,平均病程為(9.48±3.97)年;癥狀:42例(79.25%)為鼻塞、流膿涕、頭痛,18例(33.96%)嗅覺下降,7例(13.21%)為記憶力減退;觀察組,男28例,女25例,年齡為17~54歲,平均年齡為(41.03±8.32)歲,病程為8個月~23年,平均病程為(8.39±3.82)年;癥狀:44例(83.02%)為流膿涕、鼻塞、頭痛,19例(35.85%)為嗅覺下降,8例(15.09%)為記憶力下降,這兩組患者在一般資料等方面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在術前所有患者均將鼻毛剪除,對鼻腔進行沖洗,而后滴入1%麻黃素溶液,對照組:給予患者克拉霉素片口服聯合鼻竇炎口服液進行治療,其中,克拉霉素片劑量為250 mg/d口服,鼻竇炎口服液,3次/d,10 mL/次,療程3個月。
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聯合鼻內鏡手術。鼻內鏡手術,具體如下:根據患者情況選擇不同的麻醉方式,如全身麻醉、局部麻醉。切口選在中鼻甲前端鼻腔外側壁,將黏骨膜由前上向后下切開,使切口呈弧形;對于伴發(fā)息肉者,需延長至鼻甲前下緣。對中鼻道黏膜進行分離,將鉤突切除;在鼻甲前端根部鉤突附著處置入手術刀(鐮刀狀),將黏骨膜切開,順序為自前上后向下,直至后下水平部附著緣處;暴露曬泡后,將曬泡使用直鉗咬開;使用鼻內鏡、息肉鉗對前組篩房進行清理;在鼻甲根部使用咬切鉗對后組篩房進行清理,在清理過程中注意對框紙樣板、顱前底進行保護;使用700內鏡找到范圍約為5 mm額竇開口處進行尋找并開放;使用300°內鏡找到范圍約為1 cm作用的上頜竇;上鼻甲肥厚或碟篩窩狹窄時,為使蝶竇暴露,可切開上鼻甲及后下;將軟膏明膠海綿涂抹抗生素,術后使用該物品進行止血。鼻腔內填塞物取出時間為術后48~72 h,3 d后對術前再次進行清理。
1.3? 評價指標
顯效:經治療后,患者不再有臨床癥狀,如頭痛、流膿涕及鼻塞等,嗅覺、記憶力不再受影響;內窺鏡檢查未發(fā)現膿性分泌物,竇口正常,竇腔黏膜上皮化;有效:經治療后,患者頭痛、鼻塞等現象,較治療前明顯好轉,嗅覺、記憶力基本恢復正常;內窺鏡檢查可見少量膿性分泌物,竇腔黏膜局部區(qū)域形成肉芽組織;無效:患者仍有明顯癥狀,內窺鏡檢查有膿性分泌物,有息肉形成等[3]。
1.4? 觀察指標
①對比兩組VAS分[4],包括鼻塞、嗅覺減退、頭部脹痛、鼻后滴漏、全身不適感5個因子;分值為0~10分,評分越高,病情越嚴重;5分以上者為影響生活質量;②不良反應。
1.5? 統(tǒng)計方法
應用SPSS 17.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以(%)表示計數資料,進行χ2檢驗,以(x±s)表示計量資料,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臨床療效對比
觀察組臨床有效率為94.34%,明顯高于對照組77.36%,相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VAS評分對比
經治療后,觀察組鼻塞、鼻后滴漏、頭部脹痛VAS評分與對照組對比,前者均明顯低于后者(P<0.05);兩組嗅覺減退、全身不適VAS評分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梢娪^察組癥狀明顯緩解的有鼻塞、鼻后滴漏及頭部脹痛。兩組均無嚴重不良反應,見表2。
3? 討論
慢性鼻竇炎較為常見,其出現的臨床癥狀影響患者的學習、工作及形象。要及時進行治療,分為保守、手術兩種治療方案。前者以藥物為主,該治療方法痛苦較小,患者易于接受,但難以根治;傳統(tǒng)手術在操作過程中損傷鼻腔、鼻竇的機率較大,對患者造成二次損害。因而須選擇新的治療方法,如使用鼻內鏡手術治療。
慢性鼻竇炎者使用鼻內鏡術治療有諸多優(yōu)勢,可在明視下進行操作,可將增生黏膜上皮有效的清除,盡可能的清除鼻腔病變組織,在操作過程中能較好的保護鼻腔、鼻竇解剖組織,使其功能得以保留,有較好的療效;在清除病變組織、將鼻竇口阻塞解除時可對鼻腔黏膜進行保護,利于術后自我修復。該組患者中,觀察組臨床治療有效率為94.34%,于艷等[5]在采用鼻內鏡治療慢性鼻竇炎中顯示治療有效率為95.07%,該次研究結果與之相符。
在臨床實踐中我們發(fā)現慢性鼻竇炎采用鼻內鏡手術治療時,在操作過程中切除鼻甲,部分患者在術后仍有明顯臨床癥狀,提示將鼻甲切除并不利于疾病的恢復。而當患者再次手術治療時采用不同的方案可改善預后,如在術中矯正鼻中隔,并行中下鼻甲成形術,提示在治療時有效處理鼻腔變異結構可使手術療效提高[6-10]。這也提示臨床醫(yī)師在手術操作過程中在切除中鼻甲時要慎重考慮,因其可保護中鼻道竇口。
鼻中隔偏曲會對鼻腔內氣流動力學產生影響,發(fā)展為鼻竇炎的機率較大[11-12]。在手術過程中需矯正該畸形,以使鼻道竇口充分開放,竇口通氣引流;如不進行糾正,在操作時不利于病灶的清除,在術后出現并發(fā)癥的機率加大,如鼻腔粘連、引流不暢等。該次研究中有3.77%的患者在術后發(fā)生鼻腔粘連。
綜上所述,在藥物治療的基礎上聯合慢性鼻竇炎患者采用鼻內鏡手術治療,術后患者恢復較好,很少出現并發(fā)癥,可在臨床上應用。
[參考文獻]
[1]? 李海寧.鼻內鏡手術治療鼻竇炎鼻息肉的臨床效果與安全性分析[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8,18(66):80.
[2]? 孫秋濤.慢性鼻竇炎鼻息肉患者采用鼻內鏡手術聯合藥物治療的臨床效果[J].臨床醫(yī)學研究與實踐,2018,3(16):81-82.
[3]? 朱斌,戈琴.改良鼻內鏡手術治療鼻息肉及慢性鼻竇炎的臨床效果[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8(18):142-143.
[4]? 羅天飛,李衛(wèi)紅,李金奇,等.鼻內鏡手術結合藥物治療慢性鼻竇炎伴鼻息肉的臨床效果觀察[J].臨床醫(yī)學工程,2018,25(6):721-722.
[5]? 于艷,范華東.鼻內鏡手術治療慢性鼻竇炎鼻息肉患者的臨床效果觀察[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8(21):12-13.
[6]? Guo Lizhong,Duan Mingxia,Chang Fangyuan.Analysis of the clinical effect of endoscopic surgery combined with budesonide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sinusitis[J].Modern Diagnosis and Treatment,2018,29(10):1517-1519.
[7]? 黃朝輝.探討鼻內鏡手術治療慢性鼻竇炎合并鼻息肉的臨床療效[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8,18(40):67.
[8]? 楊琴,黃茂華,高磊.鼻內鏡手術治療慢性鼻竇炎的圍手術期護理[J].中國醫(yī)學文摘:耳鼻咽喉科學,2018,33(2):197-199.
[9]? 馬明忠,周霞,伊紀亮,等.DIP內鏡評分法在慢性鼻竇炎鼻內鏡手術中的應用[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耳鼻咽喉科雜志,2018,26(1):31-33.
[10]? Cao Jian. Clinical analysis of nasal endoscopy combined with low temperature plasma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ps[J].Journal of Modern Medic- ine and Health Research,2018,2(7):20-21.
[11]? 開依賽爾·努爾尼加提,王遠強,木拉提·阿地力.分析鼻內鏡手術治療慢性鼻竇炎伴鼻息肉的臨床療效[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8,18(25):58-59.
[12]? 彭倩華,張祥文.慢性鼻竇炎300例不同分型鼻內鏡手術的臨床效果分析[J].浙江創(chuàng)傷外科,2018,23(2):262-263.
(收稿日期:2018-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