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永峰
(湖北省襄陽市第三中學,湖北 襄陽)
伴隨著課堂教學改革的深入實施和快速發(fā)展,促使廣大的教育者更加深入地研究和探索全新的教學模式,其中探究式教學就在新課程改革和素質教育的引領下,應運而生,成為學科課堂教學變革的主要模式,并促使學生的學習方式和一線教師的教學方式發(fā)生根本性的變化。高中數學教師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潛心研究探究式教學,徹底擯棄傳統(tǒng)課堂教學中的“填鴨式”和“灌輸式”模式,彰顯學生的主體地位,開展各種形式的合作交流模式,以小組為單位,引導學生自覺地進行探究、歸納和總結數學知識和信息,全面提高學生獨立思考數學問題的能力,真正發(fā)揮出探究式教學的實際意義。本文結合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的實際,就如何運用探究式教學,提出如下有益的探索和嘗試。
學生對于課堂教學的探究興趣主要取決于教育者的主導作用,只有把握好課堂教學的每個切入點,營造探究性的學習氛圍,構建輕松有趣的教學環(huán)境,學生的主體意識才能得到有效發(fā)揮和施展。在此過程中,高中數學教師主動探索探究式教學,為學生搭建自主探究的橋梁,從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入手,創(chuàng)設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思考和總結,從而促使學生以最佳的狀態(tài)融入數學學習之中,激發(fā)學生探究數學問題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推動學生探究知識的欲望得到全面提高。比如,在講解“函數的奇偶性與周期性”這節(jié)課的知識時,教師可以融入多樣化的探究情境,吸引學生的眼球,提出不同的問題,引發(fā)學生的思考和探究,可以讓學生對函數的周期性和奇偶性進行探究,從而總結出:周期性解決的問題是自變量相差常數(周期的倍數)時,對應的函數值相等;奇偶性解決的問題是自變量互為相反數時,函數值的關系。這樣的教學方式能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望,促使學生最大限度地掌握數學知識和信息。
課堂教學的任何活動都不能脫離教材內容而孤立地存在,探究式教學模式也不例外,與新課程標準息息相關的探究式教學,是以教學內容為依托,為學生創(chuàng)設廣闊的探究空間,贏得更多的時間,讓學生進行探究,從而發(fā)揮探究式教學的強大優(yōu)勢和無限魅力。為此,高中數學教師在應用探究式教學時,必須注意與教學內容的銜接和一致,充分體現(xiàn)探究式教學的開放性、實踐性的特征,梳理教材內容中的重難點,根據教材中現(xiàn)有的資料設置探究空間,促使學生主動探索未知的數學領域,從而加深學生對數學學科的認識和了解。比如,在講解“橢圓”這一節(jié)的教學內容時,教師可以充分利用新課程標準中的相關知識,創(chuàng)設開放性的探究空間,讓學生從圓與橢圓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入手,利用手中現(xiàn)有的工具,看看能不能畫出一個橢圓,這樣問題能很好地引起學生的注意,從而探究橢圓的性質,并為學生進一步學習雙曲線、拋物線奠定堅實的基礎,促使學生在學習橢圓的知識中,進行主動地思考、探究,切實解決問題,從而獲取數學知識,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一線教師,要真正了解什么樣的課堂,對學生來說,才最具吸引力,才能激發(fā)學生潛在的學習熱情,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實踐素養(yǎng),從而增強學生的綜合智慧。在經過大量的教學實踐驗證,靈活多變的探究氛圍,最能打動學生的心弦,激發(fā)學生內在的漣漪,讓學生萌生出對學科知識的探究激情。為此,高中數學教師要牢牢地抓住探究式教學的本質,進行合理的定位,采用靈活性的探究教學模式,引發(fā)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探究,從而實現(xiàn)數學知識的延伸和拓展。比如,在講解“交集和并集”這一知識點時,因為這個知識點相對比較簡單,教師可以利用靈活的討論方式,引導學生自己完成本節(jié)課的學習,在學生進行探究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給予必要的指導,提高學生探究的質量和效果,讓學生的數學思維在探究氛圍中得以放飛,促使探究式教學的效果越來越明顯。
總而言之,不同的課堂教學形式對課堂所產生的影響也大不相同,而探究教學是與時代、社會發(fā)展和前進的步伐相一致的,是一種新穎獨特的教學方式,對于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發(fā)揮著重要的促使作用。高中數學教師積極地運用上述方式,成功地把探究教學融入課堂教學中,促使課堂教學的形式、內容發(fā)生巨大的變化,徹底改變過去學生一味地接受數學知識的被動局面,師生之間的角色更加清晰、明確,促使學生更加主動地探尋數學知識,從而實現(xiàn)掌握學習方法、會學數學知識的最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