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興亮
(山東省淄博市張店區(qū)實驗中學,山東 淄博)
作文教學中經(jīng)常遇到這樣的情況:每當老師向?qū)W生宣布寫作文的時候,底下傳來的是一片嘆氣聲;當老師讓學生限時作文時,總有一部分學生在無所事事,一旦快要交卷時,只見他們下筆如飛,一揮而就,可交上來的作文確實老調(diào)重彈,千篇一律,如同一個模子里出來的,毫無生氣可言。面對這樣的現(xiàn)狀,作為一名語文老師在疑惑的同時,也深深感到了沉甸甸的責任。所以我在思索:為了讓學生寫出豐富多彩、千姿百態(tài)、充滿個性的作文,我們老師該做些什么?
積累應該來自兩個方面:其一是教材。一位語文專家說過:作文指導不應只在作文訓練課上進行,應該課課都是作文指導課,時時刻刻都是作文訓練課。這話道出了習作與閱讀、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教材是文質(zhì)兼美、富有文化內(nèi)涵和時代氣息的教學對話文本。要善于挖掘教材這個資源,在閱讀中找到習作的結合點,引導學生在品讀佳作中悟情悟理,促進其在練筆中發(fā)展思維,正確地表達思想感情。其二是生活。目前我們所處的是科技信息突飛猛進的時代,生活是豐富多彩的。但對學生的學習生活而言,仍是比較單一的。如果僅從課本上和課堂上獲得一些知識,這是不能適應我們這個時代的要求的。尤其是寫作,必須有新的觀點、新的信息、新的思維、新的技巧,才能體現(xiàn)其社會意義,不能用死的語言、死的思維、死的素材來寫死的文章。因此,教師必須引導學生多觀察生活,多讀有意義的課外書,多看報紙雜志,多從各種現(xiàn)代媒體獲得信息,堅持摘錄、寫日記、寫“生活感悟”,以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凡是學生喜歡且有利于身心健康成長的東西,都應成為學生積累的內(nèi)容。日積月累,使其逐漸形成學生對生活的獨特的看法,為寫作積累新的思想觀點,為寫出個性色彩的作文奠定基礎。
新課標下的作文教學,歸根結底,應是學生靈性與個性的自我展現(xiàn),教師不能越俎代庖,但卻可以點石成金,在尊重學生的主體與個性的作用下,充分發(fā)揮教師的指導作用,放飛學生的個性化思想。
重點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具體指導。一是從結構方面進行作文指導,例如:作文的開頭不是千篇一律,一成不變的,開頭方法應靈活多樣,或開門見山,或娓娓道來,或引用資料……圍繞“巧”字做文章;作文過渡要自然而不呆板;強調(diào)作文結尾點題之意,也可用結尾扣題,或呼應開頭的方法寫,總之要使學生掌握“嚴謹”而不“松散”,條理分明而不混亂的結構。再則是從內(nèi)容方面即選材方面加以指導。內(nèi)容必須豐富、充分、具體。學生的作文若內(nèi)容貧乏,言之無物,給人的印象是空洞,所以,選材一定要把握好,如選些典型的材料對能體現(xiàn)中心的材料就要不惜筆墨,對以中心關系不大的材料要惜墨如金。最后可以從表現(xiàn)手法,寫作方法方面加以指導。表現(xiàn)手法方面,如象征、對比襯托等,要求寫作文時根據(jù)文章內(nèi)容的需要進行具體恰當?shù)倪x取,表達方式或用敘述或描寫,或說明或抒情議論都要根據(jù)文體的需要合理地進行選取。
作文的立意,要有個性化,要求新、求異。所謂個性化,我的理解是張揚自己的個性,選擇生活中鮮活的內(nèi)容,采取多樣化的形式,打破傳統(tǒng)的寫作模式,表現(xiàn)真實的自我,坦白地抒寫心靈的觸動……看起來很高深的理論,在日常生活中時時可見。就像我們每天都在接觸、觀察到各種人和事,會產(chǎn)生不同的感想。有的人和事一掠而過,我們并不在意,而有的人和事這在我們心中引起波瀾,讓我們快樂,讓我們煩惱,讓我們悲傷……把這些生活中看似平凡的但帶上了我們感情色彩的人和事寫下來,這篇文章就有了獨創(chuàng)性,也就具有了打動人心的力量,這就是立意的新穎性。正如羅丹所說“生活不缺少美,只是缺少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因此,在寫作過程中,要培養(yǎng)學生敢于發(fā)表自己獨特的見解,不謀求統(tǒng)一的思路、結構及寫法。引導點撥時要適時給學生留出“時間空白”,積極為學生提供機會,努力形成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思維互動,讓學生自由發(fā)表意見。啟發(fā)學生多角度地思維,鼓勵有各自不同的見解,使學生的創(chuàng)造欲在執(zhí)著的追求中受到激發(fā),培養(yǎng)學生有個性、有膽有識,進而寫出有個性化內(nèi)容、充滿個性美的作文。
陳舊僵化的評點已經(jīng)不能引起學生的任何興趣,學生只注重老師的評分而對老師的評語卻漠不關心。實在是那些評語大而空,很難給學生具體的指導。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在評價形式上,力求新穎、多樣,使學生參與到評價中來,不覺得枯燥。例如:表格式的評價方式,在經(jīng)過思考后我設計了一張作文評價表,先由學生借助評價表進行自評、互評,最后由老師做總結性評價;當場點評法,在全班的作文中選取幾篇有代表性的文章,借助朗讀,或投影放大,全班一起修改、評析。這時候,學生人人參與,積極性高了,聽得專注了,作文也越寫越好了;展示評比,利用教室走廊的墻壁,把全班同學的文章,不分優(yōu)劣,全面張貼出來,供同學們評議。當然,其他班級的學生、其他任課教師也會前來閱讀,這無形中增加了學生的內(nèi)驅(qū)動力,效果也不錯。
我們提倡個性化作文,先要有個性化的指導。讓教師個性化的指導,給學生插上自由翱翔的翅膀,讓一個個鮮活的“我”在字里行間跳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