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 巍
(貴州師范大學附屬中學,貴州 貴陽)
高中是學生成長發(fā)展的關鍵時期,這一階段高中語文教師想培養(yǎng)他們學習語文的興趣,需從實踐入手,為他們未來的學習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由于當前的高考考核體制,高中戲劇閱讀教學處于一個邊緣化的狀態(tài)。為了讓學生能夠在高考的時候取得更好的成績,教師不得不在戲劇閱讀教學時采取較淺層次的講解,這樣“不浪費時間”。有的教師選擇在戲劇閱讀的課堂上播放一些影視資料,讓學生走馬觀花地看一遍,以緩解他們在平時繁重的學習生活中積攢下的壓力。甚至有的教師直接跳過戲劇閱讀單元,在備課的時候也是很生硬地去參考教案,而沒有結合自己實際的閱讀經(jīng)驗和感受,這使得戲劇閱讀教學變得膚淺;而學生由于高考帶來的壓力很大,還有對考試分數(shù)的追求,驅使他們不會在這些考綱沒有的內容上浪費時間,而且在平時繁重的課業(yè)負擔之下,也沒有閑情雅致去進行戲劇閱讀的學習。而且很多語文老師對戲劇閱讀部分的學習也沒有做一些硬性的要求,所以很多高中生會選擇忽略戲劇閱讀的學習。從教材來看,戲劇閱讀在高中語文課本中所占的比重也非常少,并沒有將其放在一個重要的位置,而且選取的戲劇作品雖然很具有代表性,但從總體來看,所編寫的內容過于散亂,缺乏系統(tǒng)性,也間接地導致了學生和教師對戲劇閱讀學習的忽視。
在高中階段,進行一些戲劇閱讀的學習和探究,不僅能夠增加學生對世界文化的了解,還能夠在未來有機會時將戲劇宣傳到世界各地。高效的戲劇閱讀學習有助于高中生對語文教學的獨特性和語文學習的規(guī)律有更深層次的了解,也有利于師生再一次審視語文學習的作用和意義,讓學生明白,語文的學習不光是為了培養(yǎng)自己的學習能力,也不僅僅是為了高考成績,更是為了培養(yǎng)自己的人文精神,陶冶自己的情操。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傳承和民族精神的凝聚,都可以在語文學習中得到理解和感悟,所以語文的學習也是為了便于高中學生美好內在的建立。不光如此,戲劇閱讀的教學也更加有利于新型語文課堂模式的建立。戲劇閱讀教學的課堂模式包括表演型、朗誦型、對話型和討論型等,既有助于豐富語文課堂的教學模式,還能讓語文學習變得不再枯燥單一,更加生動有趣。
首先,要關注戲劇當中人物的矛盾沖突。因為戲劇這種文學類型最大的特點就是文中對于人物矛盾沖突的描寫、渲染,而矛盾沖突的出現(xiàn)也是為了塑造人物形象,展現(xiàn)人物內心性格。因此,在語文戲劇閱讀的學習當中,通過分析矛盾沖突來分析劇中人物的性格特點是一個很重要的任務;其次,關注戲劇當中人物的語言。人們總說中華文化博大精深,這在語言藝術上也有體現(xiàn),一句話通過不同的語氣說出來就可以有不同的意思。所以在閱讀戲劇時關注劇中人物的語言也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環(huán)節(jié)。通過每個人物語言的特點,也可以展現(xiàn)出他們性格的部分特點。最后,關注戲劇中人物的動作。肢體語言也是語言當中的一種,通過一些肢體動作也可以表達人物當時的一些心理狀態(tài)。戲劇與其他文學作品不同的是,更具有真實性,因為戲劇是要表演出來的,所以劇中為每個人物設計的每個動作都要通過演員表演出來,所以,基于這一特點,在分析戲劇時,關注劇中人物的動作也可以很有效地幫助學生理解人物性格。
例如:在《雷雨》這一節(jié)選片段當中,劇中的人物沖突,包括周樸園與魯侍萍的沖突,以及后來周樸園父子與魯大海的沖突,都很有層次感。教師在教學時,可以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真正切身實際地將《雷雨》的片段演繹出來,一步一步地為我們展示出跌宕起伏的劇情發(fā)展,并在演繹沖突過程中,讓學生通過體會文中關于人物語言與動作的描寫挖掘每個人的不同性格特點。所有這些都該成為語文戲劇閱讀學習中的著重關注點。
在現(xiàn)當代教育模式的大背景下,高中語文教師在進行戲劇閱讀教學時,要認清高中戲劇閱讀教學當前的現(xiàn)狀及意義,然后通過實踐方式,讓學生提高對于戲劇閱讀學習的興趣,在提高他們自身語文素養(yǎng)的同時,也讓教師的高中課堂水平得以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