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燕玉
(福建省漳州市南靖縣靖城中心小學,福建 漳州)
小學數(shù)學“學案導學”是非常適合小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一種教育方式,適合當代教育的要求,與傳統(tǒng)教育相比較,“學案導學”更注重的是學生,老師做引導,注重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老師與學生協(xié)調(diào)統(tǒng)一,改變了以往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更加重視學生自身能力的培養(yǎng),提高了學生自學的能力,同時也培養(yǎng)學生對知識的使用與創(chuàng)新。為進一步促進學案導學,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實踐與反思。
學案導學是以老師的指導為前提,來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老師利用學案作為引導學生的工具,在這個過程中,學案的設計是非常重要的,學案設計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效果。在學案設計過程中,首先就是要求學案的設計要緊扣教學材料,教學材料是教育部根據(jù)不同年齡段設計的。學案要緊扣教材,明確學習目標。教師在對學案設計的時候,要注意教材內(nèi)容的了解,根據(jù)教材內(nèi)容結合學生情況來設計學案,所設計的學案,最后要達到什么樣的效果,完成什么樣的任務,這都是教師要注意的問題。小學生處于學習知識的初始期,對于知識的理解能力不夠強,教師在學案的設計不能過于死板,可以適當插入一些容易理解的東西,比如圖畫等具有吸引力的事物,幫助小學生去理解,同時也可以調(diào)動小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老師也可以適當引導學生,引導學生進入教師所設計的學案中,然后老師把課堂交給學生,讓學生充分去想、去做。學案導學最重要的就是教師對學案的設計,教師應該更多地關注這一點。
在學案執(zhí)行的過程中,老師要注意把握引導學生,要讓學案得到充分的發(fā)揮,同時也要注意學生的學習動態(tài),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要有明確的方向,在開始的過程中老師要做適當?shù)囊龑В钪匾氖且寣W生學會自主學習,教師可以適當指導學生如何學習,可以用些簡單的問題來引導、啟發(fā)學生。
例如:小華家距學校2300米,每天步行上學,有一天他正以每分鐘80米的速度前進著,一抬頭看見路邊的鐘表,發(fā)現(xiàn)要遲到,他馬上改用每分鐘150米的速度跑步前進,途中共用20分鐘,準時到達了學校。小明是在離學校多遠的地方開始跑步的?這是一道小學四年級的數(shù)學題,老師可以讓學生散發(fā)思維去思考,注重解決問題的方法,可以結合圖表等方法來解決問題,老師要給學生一定的時間去獨自思考,充分發(fā)揮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讓學生依據(jù)學案來回答問題,剩余時間老師要根據(jù)學案要求給學生精講釋意,主要針對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遇到的難題或者一些疑問,在講解過程中首先要注意的問題是要有針對性,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語言上要讓學生明白易懂,其次就是要有啟發(fā)性,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在課堂講解過程中,要多鼓勵學生、引導學生。
導學效果的好壞不僅與學案的好壞有關,更重要的是是否能夠達到預想的導學效果,導學效果的好壞反過來又決定了學案的設計的好壞,兩者息息相關。要想得知學案的導學效果,必須要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這就要求老師與學生之間要加強交流,學案是學生學習的一種工具,主要是為學生服務,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增強師生之間的交流。站在學生的角度,了解通過此學案與傳統(tǒng)教學模式相比,新的學案能否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在整個學案設計或者執(zhí)行的時候要注意的一些問題,或者要改進的方式。老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減少了師生之間的隔閡,得知學案存在的問題與缺陷,并做一些適當?shù)母淖儭?/p>
學案導學中不僅僅注重的是課堂學習,更重要的是課下自主學習,課后的練習與鞏固也是學案導學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教師在完成相應的學案導學要求之后,可以留一些思考性的問題放在課后,問題的遺留可以結合課上學生的表現(xiàn)情況,或者也可以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不同年級側重點不同,教師要適當把握,結合教材或者學案等為參考。例如王阿姨拿來32塊餅干,每個小朋友分的5塊,還剩余2塊,王阿姨共發(fā)給了幾個小朋友?這是一道二年級的數(shù)學題。下面是一道四年級的數(shù)學題:一輛汽車從甲地到乙地共要行駛580千米,用了6小時。途中一部分公路是高速公路,另一部分是普通公路。已知汽車在高速公路上每小時行120千米,在普通公路上每小時行80千米。汽車在高速公路上行駛了多少千米?教師應該注意的是低年級學生注重基礎知識的掌握,而高年級學生更注重在能力的培養(yǎng)上。課上所學知識得到鞏固,一個完整的學案導學離不開課后對知識的鞏固。
學案導學一個完整的過程,從學案設計明確目標到學案導學的效果,以及最后課下鞏固,在整個的過程中,以學生為主體。老師作為引導者在學案導學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以培養(yǎng)學生學習能力為目標,讓學生學會學習,老師和學生共同努力,在導與學的過程中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