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懷寧縣馬廟鎮(zhèn)新光小學 汪名榮
長期以來,作文教學雖然方法多樣,形式各異,但如何讓學生真正變“苦作”為“樂作”,特別在農(nóng)村小學,這個問題總困擾著廣大語文教師,為此,我根據(jù)作文教學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探索一些科學、新穎且有靈活性、啟發(fā)性的教法,引導學生快樂作文。
新改編教材中的作文訓練,有靈活自由的命題要求,新穎多樣的作文形式,能給學生帶來新鮮感和自由選擇作文的權(quán)利,可以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我開辟新的作文訓練形式,來豐富學生的作文生活,如創(chuàng)設(shè)“童話作文“(自編童話)”“詩歌作文(改寫)”“應用作文(紀實活動課)”“美術(shù)作文(繪畫比賽)”,還可以采取讓學生走向社會寫調(diào)查報告來豐富作文訓練的形式。在這些形式中,學生的各種語言都得到了靈活訓練,大大地提高了寫作興趣。
正如葉圣陶先生所說的,作文這件事,離不開觀察體驗。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走向自然,觀察大自然,體驗田野的鮮綠,山川的壯麗,感受日出日落,風霜雷電;走向社會,認識社會,了解市場的豐富,城市的綠化、美化,交通的井然有序;深入社區(qū),參觀工廠,走訪街道,采訪人物,讓學生直接體驗生活,捕捉新印象,給學生創(chuàng)設(shè)廣闊的觀察與思維空間。這樣讓學生寫起作文來就有話可說,有文可寫。
生活是寫作的源泉,我經(jīng)常安排學生在生活中觀察事物,展開想象,創(chuàng)造自身語言。如在家中學做些家務(wù),如做飯、包餃子、洗衣服,然后把做家務(wù)的過程如實地、具體地寫下來。學生對這樣的實踐作業(yè),非常樂意接受,而且他們也想通過自己的學習熟練掌握一種家務(wù)的小竅門來表現(xiàn)自我。因此他們就學得很投入,并獲得深刻的勞動體驗。在此基礎(chǔ)上引導作文,很容易喚起創(chuàng)作靈感,他們會挖掘素材,寫出富有趣味性的文章。
“教學不在于傳授本領(lǐng),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睂W生的作文一旦完成,需要及時鼓勵?!吧票憩F(xiàn)”是小學生的天性。教師可以從學生、家庭、社會等多方面為學生營造氛圍,提供表現(xiàn)的機會和展示的舞臺。在學校,教師可通過佳作宣傳窗、校園廣播站等為學生提供佳作展示天地;在家庭,可讓學生將優(yōu)秀作文讀給父母聽,獲得成功的贊許;社會中,可讓學生多參與社會活動,積極寫作,踴躍投稿。學生有了展示自己能力的機會,心里會充滿成功的喜悅并在老師家長和社會的贊揚聲中汲取力量,激發(fā)出強大的創(chuàng)作動力,自然就會把作文當作樂事,就能越寫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