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娟玲
(甘肅省金昌市金川總校第一高級中學,甘肅 金昌)
在高中化學教學過程中,教學銜接本身就是較為重要的一個問題,也是學生形成系統(tǒng)化知識體系的重要舉措。由于初高中化學課程教學目標以及學習要求本身就存在著差異,而且教材知識也發(fā)生了較大的變化,新課程理念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做好教學銜接,以此來幫助學生形成一個系統(tǒng)化的初高中化學體系,讓學生化學學習能力和知識掌握情況得到有效提升。可是,究竟在教學過程中如何有效將初高中化學知識銜接起來呢?針對這一問題,筆者對化學教師教學策略進行了以下分析。
在初高中化學知識銜接過程中,其關鍵就在于如何有效清楚盲點,幫助學生及時找準學習起點,明白化學知識本身就凝結著人類對物質世界探究的智慧,及時發(fā)現(xiàn)初高中化學變化規(guī)律,以此來更好地提高初高中化學教學質量和效率[1]。在初高中化學教學過程中,部分教師會在教學過程中因為學生基礎知識儲備不夠,而無法有序實施教學的情況,針對這一現(xiàn)象,教師在化學教學的時候,最好要加強教學知識銜接,結合不同學段教學內(nèi)容以及課程目標,來為學生構建準確的知識定位,這樣就能有效掃清學生的知識盲點,促進化學教學活動的有效實施。例如,教師在對學生展開化學教學的時候,可以結合學生過量計算盲點來進行初高中知識的有效銜接,具體而言就是在“物質的量在化學方程式計算中的應用”教學過程中補充相應案例,以此來起到掃清學生知識盲點的效果,同時也能促進學生知識建構能力得以提升。
初高中化學教學活動本身就處在一個定量結合的環(huán)節(jié),和之前的定性教育有所不同,初中階段的化學教學活動在開展過程中,更加注重對化學知識的定性分析,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大多會要求學生對相關化學理論和現(xiàn)象進行硬性記憶;可是,高中化學教學活動的開展,則需要學生對化學問題進行定量分析,由此也能看出初中和高中化學教學所存在的差異性。為此,在初高中銜接教學過程中,化學教師一定要意識到兩者銜接的必要性,并且在教學過程中加強高中化學觀念與思維的有效銜接,以此來更好地深化學生對于化學知識的理解和把握,同時也能幫助學生從初中定性學習思維轉變成高中定量計算分析學習。為此,在初高中化學教學銜接過程中,教師一定要轉變教學觀念,在教學的時候不僅要對化學知識進行定性分析,還需要對問題進行定量分析,從而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學效果[2]。例如,教師在進行“離子反應”這一內(nèi)容教學的時候,為了保障初高中教學的有效銜接,教師不僅要進行基礎知識講解,還可以結合內(nèi)容提出針對性的問題,讓學生結合所學知識進行思考和分析,從而能夠促進學生思維發(fā)展,真正實現(xiàn)初高中化學教學的有效銜接。為此,在初高中化學教學有效銜接過程中,教師一定要意識到初高中化學觀念銜接的重要性,及時意識到初高中化學教學銜接的重要性,更新教學觀念,通過這一舉措來提高初高中化學教學質量,同時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在初高中化學教學過程中,要想實現(xiàn)兩者的有效銜接,除了上述兩點之外,還需要在教學過程中做好初高中化學教學方式的有效銜接,因為只有在教學方式上是合理的,才能真正實現(xiàn)初高中化學教學的有效銜接,從而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初高中化學教學質量和效率。針對這一點,教師在進行化學教學的時候,就可以在教學過程中借助于實物抑或者是實踐的方式來展開化學教學,讓學生在體驗以及實踐中更好地感受到教學活動的演變與實施,同時也能更好地掌握初高中化學教學知識和內(nèi)容,真正實現(xiàn)教學方式的有效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從而也就能夠真正實現(xiàn)初高中化學教學的有效銜接[3]。除此之外,在初高中化學教學方式有效銜接的過程中,教師個體之間還應該做好集體備課工作,因為不同教師思維方式以及知識結構上本身就存在較大的差異,所以教師最好是在教學過程中發(fā)揮出集體的價值來構建一個能夠有效銜接的三維目標,然后基于此對教學方案進行優(yōu)化,最終就能夠真正實現(xiàn)初高中化學教學的有效銜接。
綜上所述,在初高中化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意識到兩者之間的聯(lián)系和差異,在教學過程中盡可能將初高中化學知識有效銜接在一起,通過化學知識、觀念以及教學方式等方面的有效銜接讓學生今后化學學習效率和質量得以提升,同時也能有效地保障初高中化學教學效率與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