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 甜(江蘇省南京市中華中學,江蘇 南京)
通過改進學習方法,改變思維模式,可以提高學習質量,實現(xiàn)低負高效式的學習進而幫助學生提升自身素養(yǎng)。在中學物理的學習過程中筆者總結出“四把握”方法,實踐表明它可以有效提高中學物理學習效率。
把握好物理概念是學好中學物理的重要基礎,也是學習物理的根源之處。物理概念不光是物理基礎知識的重要組成,也是構成物理規(guī)律、建立物理公式和完善物理理論的基礎和前提,是學生學習的主要內容之一。
中學物理要求學生掌握的基本概念較多,在學習時可以從結構體系角度構建知識體系,從而化繁為簡。在學習中需要把握好技巧與方法,列表法就是常用的方法之一。例如,電學中的幾個物理量電流強度、電壓、電阻、電功、電功率與電熱等就可以列表分析如下:
上述表格從幾個方面比較了這些電學物理量,但這還不夠,還需要通過具體問題的分析來進行復習,其中較好的方法之一就是自編習題并進行討論。
例:電阻R1、R2并聯(lián)后接到某電源上,請你依照示范補充求電阻R1的條件,然后寫出R1的表達式。
如補充:已知通過R1、R2的電流分別為 I1、I2及 R2的阻值,可得R1的表達式
通過這樣的訓練可以幫助學生清楚地掌握好各類有關聯(lián)的物理量,并能在實際應用中加深對概念的理解和各物理量之間的換算關系,從而取得較好的學習效果。
實驗是物理研究的重要手段,把握好實驗對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和操作能力的提升都有重要作用。
中學物理實驗“能夠使學生對物理事實獲得具體的明確的認識”,因此把握好實驗不是簡單地照搬照抄,而應將物理實驗有機地融合到學習中,并能清楚地分清技能性實驗、驗證性實驗、探究性實驗之間的差異,從實驗的目的來定位實驗的操作。例如,“伏安法測電阻”這個實驗就要求學生知道實驗的原理是什么(歐姆定律)、實驗需要哪些器材(如電流表、電壓表、滑動變阻器等)、如何設計電路、如何連接、在操作過程中如何調節(jié)、怎樣得到數(shù)據(jù)、怎樣處理實驗數(shù)據(jù)、這樣處理的目的又是什么。
中學物理教材中有大量的圖形和表格,圖表是物理的形象語言,是物理思想的表達方式之一。因此,把握好圖表有助于學生正確描述物理現(xiàn)象,掌握物理概念和規(guī)律,培養(yǎng)物理能力。
圖像把握中,要學會看圖,要能夠找出關鍵點,能正確理解圖像的含義,并能用物理語言準確地將其描述出。要會分析圖像,能從中找出物理規(guī)律,找出它的本質特征。對于表格我們首先要弄清表格設置的目的是什么,行和列各有什么內容,其含義是什么,有什么規(guī)律。要會挖掘表格所隱含的信息,并聯(lián)系實際進行分析、比較和推理。
如果我們能把握好圖表,能識圖、說圖、分析圖表并能結合圖表聯(lián)系實際來推理,這有助于較好地掌握物理概念和規(guī)律,同時又有助于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
把握好習題并不是大搞題海戰(zhàn)術,而是通過把握住典型例題,從而鞏固好所學的物理知識,進而正確運用知識來解決問題。在面對習題時首先要對物理素材(物理現(xiàn)象、物理過程、物理問題等)形成感知,在感知的基礎上進行有效概括,然后通過分析、歸納與整理,最終形成正確的物理結論,并用科學的語言表述出來。
例如,用彈簧秤在空氣中稱一物體時,讀數(shù)為54N,當物體完全浸沒在水中時,彈簧秤示數(shù)為34N,則物體的密度是多少?
分析:要求物體密度能否從質量和體積入手?浸沒時物體體積與所受浮力有什么關系?物體受到的重力、浮力與拉力又是什么關系。在對上述問題進行分析之后,我們可以將解題的思維、推理過程用推理式概括出來從未知量開始,根據(jù)物理量間的關系,一步步將已知量清楚地表達出來,最后可根據(jù)逆向順序,逐步由已知到未知,寫出解題過程。
當然,要學好物理需要把握的東西還有很多。但學習的目的歸根到底是培養(yǎng)人的綜合能力。通過以上四個方面的把握,可以有效地培養(yǎng)、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從而有效提升中學物理學習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