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炳澤
摘 要:隨著教育體制的不斷完善,以及用人單位對人才綜合素質要求的提升,小學生的德育工作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特別是在網絡和信息化時代的背景下,個人的德行和行為會被無限放大,而網絡本身具有虛擬性和匿名性的特點,就為小學班主任的德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學班主任應該在班級管理中重視對學生德行的教育,但是目前階段,我國小學班主任的德育工作普遍存在著一些問題。在對小學班主任的德育工作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的基礎上,就如何在網絡時代背景下,優(yōu)化小學班主任的德育工作提出幾點對策,以為小學班主任的德育工作提供借鑒。
關鍵詞:網絡時代;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對策
在孔子的教育理念中,學生德行的培養(yǎng)是第一位的,實際上,教育本身的意義就是培養(yǎng)學生“做一個好人”,也就是說,教育的本位應該是德育,而不單是學生學習成績的提升,我國的教育體制受到評價機制和其他社會因素的影響,近些年呈現(xiàn)出非常功利的一面:不管是家長,還是班主任,都只注重學生學習成績的提升,而忽略了對學生的德行進行教育,甚至有家長認為,只要孩子的成績好其他的都無所謂,這樣的態(tài)度造成了教育目的的畸形,因此,小學班主任不得不加強對小學生德行教育,進而提升學生的道德素質。
一、網絡時代背景下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存在的問題
1.德育意識較差
一方面,許多家長對品德教育不夠重視,甚至有些家長認為小學班主任是多此一舉,也就對小學班主任的品德教育工作造成了障礙;另一方面,許多小學班主任本身對德行教育不夠重視,有些小學班主任對德育的理解不到位,認為向小學生灌輸自己的價值觀就是在對學生進行品德教育,這種錯誤觀念恰恰背離了德育的初衷,德育的初衷應該是允許多元價值觀的存在,并形成相互尊重的氛圍。但目前階段,我國的這種班主任占據主導位置的品德教育,實際上對學生的道德素質的提升是十分不利的。
2.德育內容單一
小學生處于自我意識形成的重要階段,而實際上,小學班主任能夠對小學生進行的品德教育是十分有限的,特別是對年齡較小的學生,班主任對小學生的德育內容基本上都是講文明、懂禮貌、愛護環(huán)境等,如果對小學生講授多元價值觀、多元性別觀等比較難以理解的理念,小學生是很難消化的,再加上小學班主任需要進行多種班級管理工作,難免會對德育工作出現(xiàn)忽視的問題,但是在網絡時代的背景下,高年級的小學生已經能夠熟練使用互聯(lián)網發(fā)表言論,小學生的一些不當言論輕則會對學生個人的健康成長產生影響,甚至可能會影響到他人而引發(fā)社會犯罪,但是在傳統(tǒng)的小學班主任德育內容中,并未對互聯(lián)網背景下小學班主任的品德教育工作內容進行界定,也就是說,小學班主任需要重新思考品德教育的內容。
3.德育手段單一
許多小學班主任,特別是偏遠農村地區(qū)的小學班主任,還在使用說教的方法對學生進行品德教育,即使小學生的逆反心理不如中學生強烈,但是這種說教的德育手段不僅會流于形式,而且會使得小學生產生反感,這種單一的德育手段降低了品德教育的有效性。
二、網絡時代背景下優(yōu)化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對策
1.加強德育意識
一方面,應該加強班主任的德育意識,促使班主任改變傳統(tǒng)的德育觀念,可以通過學校對小學班主任進行定期培訓來進行。另一方面,應該加強學生家長的品德教育意識,在全社會范圍內形成德育觀念,這樣才能從多個維度幫助小學生從小樹立健全的人格。
2.豐富德育內容
在互聯(lián)網時代背景下,小學班主任應該重新思考德育的內容,加強學生的防范意識,比如說,教育小學生盡量不要在網絡上公布自己的隱私信息,保護好自己。此外,還要教育小學生哪些事情不能做,要求小學生在掌握網絡使用規(guī)范的基礎上,注意自己在互聯(lián)網上的言行,文明合法上網,傳播健康的價值觀和思想意識,特別是針對一些網絡上的熱點事件,小學班主任在發(fā)現(xiàn)全班范圍內有學生對熱點事件進行討論的時候,應該格外關注,引導學生樹立健康積極的價值觀。
3.豐富德育手段
小學班主任應該改變以往的說教手段,通過引導的方式提升小學生的品德素質,特別是在網絡時代的背景下,小學班主任可以通過網絡對小學生進行品德教育,還可以借助多媒體來豐富德育手段,比如說,小學班主任可以通過播放德育視頻來引導小學生更正自己思想中錯誤的想法,在整個班級氛圍內營造出文明禮貌的氛圍,有助于提升小學生的品德素質。
三、小結
在互聯(lián)網時代背景下,小學班主任應該豐富自己的德育內容和德育手段,引導學生家長樹立對小學生品德教育的意識,這樣才能有效地開展對小學生的德育工作。
參考文獻:
[1]籍曉玲.論網絡時代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面臨的問題及對策[J].電子制作,2016(06X):93.
[2]陳潔平.機遇與挑戰(zhàn):談信息時代班主任工作中的網絡德育教育[J].文理導航,2014(11):74.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