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燕
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教師使用最為頻繁的一種教學手段就是課堂提問,提問成為激發(fā)學生興趣的引子,成為促其主動思維、反思、質疑、釋疑的導火索,也成為深入分析、探究以及理解掌握數(shù)學知識的催化劑,更是成為檢驗教學效果的試金石,可見,提問的質量與水平能夠直接影響課堂的教學效果。作為數(shù)學課堂中必不可少的教學行為,課堂提問也有一定的規(guī)律可循,并發(fā)揮著特有的功能,教師需要結合教情、學情不斷探索課堂提問的有效性,從而推動課堂教學質量的穩(wěn)步提高。
一、營造和諧的教學氛圍
問題是否有效,能否引起學生的注意力和興趣,關鍵在于教師要創(chuàng)設和諧的教學氛圍,當學生在愉悅的課堂氛圍中,其心理處于放松狀態(tài),思維則會變得不受約束,充分調動新舊知識,解題的好想法、好思路、好點子也會“冒”出來。作為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和策劃者的教師,既要結合教材和學情整合有效的教學資源,又要善于借助教學手段凸顯學生的主體性,采取尊重、民主的態(tài)度,鼓勵和引導學生思考,對學生發(fā)出的不同聲音和分析探究給予支持,為學生的思維創(chuàng)新營造良好土壤,當教師自覺與學生拉近距離,師生關系融洽和諧,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就會被激發(fā),能夠自發(fā)的去觀察與思考,也能夠激活他們提問的欲望,并付諸于行動。尤其是師生之間的互動,能夠給予學生思疑、釋疑的良好引導和支持,直至學生大膽質疑、問疑,整個課堂學生興致勃勃,躍躍欲試,提問才會顯得更有啟發(fā)性和有效性。也就是說,營造和諧的教學氛圍是保證問題有效性的土壤。
二、合理恰當設計問題
“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這是任何一節(jié)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都遵循的固定模式,討論問題的關鍵就在于如何提出問題,怎樣的問題才能夠吸引學生,過于簡單的問題對于學生來說會失去挑戰(zhàn)性和成就感,但是過于難的提問又讓學生望洋興嘆、望而止步。如何讓問題真正發(fā)揮功能,教師的設計就要合理恰當,尤其是問題設計的優(yōu)劣直接影響教學質量的高低。在教學中,通過適時恰當?shù)靥岢鰡栴},不僅能夠有效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同時也能給學生提問做出示范,讓學生領悟發(fā)現(xiàn)問題并提出問題的藝術和樂趣,循序漸進地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和創(chuàng)新意識,從而保證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積極性能更為系統(tǒng)、有效和持久。所以,教師在講課過程中,可以讓學生在預習階段就自行學著提出數(shù)學問題,正式授課,教師將學生的問題細化成若干小問題,讓問題保有連貫性,學生的思維會隨著自己的疑惑逐步深入到如何解決的過程中,并不斷調動、遷移新舊知識,為解決問題不斷溫故知新,夯實基礎,拓展創(chuàng)新。
三、提出問題具有針對性
提出的問題除了合理恰當,還要有針對性,教師要緊扣教學目標和內容,以教材的重難點為設計問題的依據(jù),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找準學生思維與認識對象之間的“最近發(fā)展區(qū)”設計問題。例如,利用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興趣的事物作為教學活動的切入點并提出問題,以基于學習平均分之后的“按比例分配”教學為例,教師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作為提出問題的切入點:“大家知道,班上小明的媽媽和小花的媽媽兩人合辦了個小超市,當時小明的媽媽投資了3萬元,小花的媽媽投資了2萬元,結果去年她們一起賺了10萬元。那么,現(xiàn)在有三個問題要讓你思考并回答,一是賺的錢怎么分才合理,能說說你的理由嗎?二是兩人究竟能分多少?你的想法是什么?三是生活中我們還遇到哪些按比例分配的問題?能舉個例子嗎?”教師的問題都是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不僅吸引了學生,還催發(fā)了學生主動探索解決問題的欲望,也提高了學生的解題能力。
四、有效提問利于分層教學
面對學生認知水平的參差不齊,教學手段單一和籠統(tǒng),則會導致學生出現(xiàn)兩極分化現(xiàn)象。在實際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分層教學已經被認為是一種優(yōu)化而又人性的教學形式,能夠讓不同認知水平的學生都能夠得到發(fā)展和提高,從而真正落實素質教育。如,在教學“整數(shù)除以小數(shù)”時,讓學生先行獨立思考做填空,并說出理由,之后通過教學內容引導學生學會遷移舊知正確思考,并傳授“整數(shù)除以小數(shù)”商不變的原則,然后,讓學生再次先算算新題,并展開交流討論研究加深印象,整個過程,使得所設計的問題保障了各個層次的學生都能有思考和回答的機會,各人都有了不同的學習歷程。設計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關注的問題,有利于分層教學,使得人人都可以從數(shù)學學習中習得知識,獲得發(fā)展。
五、有效評價學生提問
在數(shù)學課堂中,不僅僅是教師在提出問題,還有學生也會提出問題,但是小學生受到認知水平和思維能力的制約,所提出的問題并不是都具有價值的,有的甚至是無效的,作為數(shù)學教師,以鼓勵為基調,引導學生學會提問。而對于一些提出具有價值的問題的學生,及時給予正面肯定,讓全班學生向他們學習,善于提出一些想不到的有價值的問題,這些學生體會到的是成功感,進而敢于提問、樂于提問。當學生提出問題體驗到喜悅時,學生開始專注思考,找尋問題,課堂上則會呈現(xiàn)出一片高質量的提問聲,有些問題甚至成為幫助教師拓展數(shù)學思想的催化劑,實現(xiàn)了教學相長,也使得師生均衡發(fā)展。
總之,作為數(shù)學課堂不可或缺的“問題”元素,其效應不僅僅是為了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更重要的是引導學生學會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如此,數(shù)學課堂才能夠激情四射,充滿活力。
編輯 劉瑞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