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市萬江中學 廣東東莞 523000)
素質教育在新課程改革后得到了更多重視,并且在各個階段的教育活動中開始實行起來。信息技術教育是培養(yǎng)學生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的重要課程,對于學生長遠發(fā)展與綜合素質的提升有著重要意義,因此,學校教育必須重視信息技術的課堂教學,創(chuàng)新并調整教學方法,促使各個水平的學生都能掌握信息技術技能,提高其綜合素質,促進學生在未來有更好地發(fā)展。
學生們生活與成長的環(huán)境各部相同,因此其對于信息技術的了解和掌握程度也不同,在基礎操作水平方面,有高有低。信息技術的傳統(tǒng)課堂教學中,教師一味將各種知識傳授給學生,卻忽視了學生基礎水平的差異,因此有一部分基礎比較差的學生,從教師那接收到的知識有限,僅僅有一小部分學生掌握了理論知識,并且可以熟練操作計算機,這從整體上看不利于學生發(fā)展。但是“分層教學”則能有效解決這樣的問題,教師依據學生的個體差異開展教學,設計的教學活動和預定的教學目標都是有層次的,教學實施中學生個性得到滿足,每個學生都能理解計算機知識,并掌握操作技能,促使學生在不同程度上提升計算機使用能力,進而促進其得到多元化發(fā)展。
學生們學習能力和基礎素質有一定不同,理解能力和認知能力也不同。教師如果采用統(tǒng)一化的教學方法,對于每個學生都應用相同標準,那么基礎素質和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會在理解和認知方面出現問題,慢慢降低對信息技術課程的學習興趣,學習效果逐漸下降,但是分層教學則站在學生存在差異的基礎上開展的教學活動,教學目標和教學方法也具有差異性,優(yōu)化了課堂教學活動,學生可以接受適合自己的學習目標和教學方法,因此對信息技術更感興趣,能夠依照教師需求達到學習目標,進而建立學習信息,不斷提升學習質量,這為提升整體教學質量打下了堅實基礎。
實施課堂教學之前,授課老師應該認真分析本班學生具體情況,并開展實地的考察,清楚明白地掌握每個學生詳細情況,然后把學生分成不同的學習小組。
例如在進行“信息價值判斷”的教學中,教師應該依據這些原則將學生分成不同小組,然后開始分層的教學。第一,分組工作有著高度系統(tǒng)性和好綜合性,老師必須全面分析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認知能力、學習能力、信息技術基礎知識水平等多方面的因素。第二,老師應該針對學生各項素養(yǎng)和能力做進一步的細化,一般可以分成三個層次,高層次水平的學生,基礎知識非常牢固,認知能力強,學習能力高,能夠在短時內理解課堂講授的內容,有著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中層次水平的學生,基礎知識比較穩(wěn)定,認知能力一般,有著端正的學習態(tài)度,對于計算機技術有著一定興趣和熱情;低層次水平的學生,基礎知識比較薄弱,對于該門課程也不是非常關注,學習態(tài)度有待端正。第三,老師應該在經過一段時間后,學生各項因素會改變,需要對學習小組做適當調整,使得學生能夠深入學習,不斷提高。
老師必須從學生實際情況出發(fā),結合教學具體內容,依據教學大綱安排,制定出分層教學的目標,確保教學能夠有序分層展開?!胺謱咏虒W”的重心思想在于分層,因為在進行互動活動時,教師也應該考慮到學生差異的問題,實施分層次的互動活動,以便每個學生都可以同教師得到溝通,從而得到教師的指導。
例如“信息需求的確定”的教學過程:
提取出教材中重點內容和難點內容:教學關鍵環(huán)節(jié)要有一個很好地把握,使得每個層次的學生都能達到預定的學習目標,學習效果良好的學生還會超出預設目標;
創(chuàng)設情景:教師可以給出吸煙對人體健康和環(huán)境的影響的一些數據統(tǒng)計或實例,通過觀察,談談你們對吸煙危害的認識;
引出主題:通過你們的感受和態(tài)度,現在由你們來策劃一次勸告青少年不要吸煙的宣傳活動,需要獲取哪些信息?這些信息的來源有哪些;
分析任務:根據你們的思考,下面大家就以小組(分層分組)為單位進行協(xié)作和自主探究設計主題信息需求和來源的確定過程方案;
組間交流:每個小組闡述方案,各組進行對比,查缺補漏,形成最終的方案;提出解決問題的策略:請各小組按照分析所形成的方案,設計解決問題的策略?要寫清每位成員的具體任務;
課堂交流與評價:根據大家的完成情況,請每組展示本組所確定的信息及來源,并說出你們的確定依據即本節(jié)應該掌握的知識;
課堂總結:根據本節(jié)課的活動情況,請哪位同學來總結一下,你都學到了哪些知識?掌握了哪些能力?形成了哪些意識。
后續(xù)活動及反饋:教師進修總結性評價,布置后續(xù)活動。每位學生進行自我測評,從而鞏固本節(jié)所學到的知識、技能。
利用分層教學方法優(yōu)化課堂,教師還應該依據學生不同特點,布置出不同的學習任務,基礎任務是每個學生必須完成的,而高層次任務主要目的用來提高學生實踐操作能力,每個學生都可以嘗試不同任務,但是一定要依據自身能力而定。
比如,教師開展“獲取網絡信息的策略與技巧”課程的教學時,整個課堂教學活動可以這樣設置。教學過程設計:
第一環(huán)節(jié),教學開始,教師簡單的介紹internet及其作用,包括電子郵件、信息共享、網上購物,說明“Internet:一個連接全球的信息資源庫”;
第二環(huán)節(jié),引入,懸念設置,教師播放視頻2022年冬奧會的宣傳片(縮減到2分鐘),大家都知道2022年冬奧會要在我國舉行,可你對它了解多少?通過我們對網絡的理解,知道了網絡是一個信息資源寶庫,那么,我們怎樣在浩瀚的網絡信息中獲取相關信息呢?比如:此次冬奧會的吉祥物是什么?它的設計原型是什么?它代表了什么含義?好,下面小組成員交流探討一下,試一試如何利用因特網查清這些問題。(依照分層教學理念,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
第三環(huán)節(jié),教師講授搜索信息方法,布置學生不同任務。任務一,查詢各界冬奧會的主題歌和吉祥物以及主題。任務二,僅僅查詢2020年冬奧會的主題歌和吉祥物以及主題。
第四環(huán)節(jié),教師觀察學生查詢情況,師生做總結。學生分成不同小組探索,老師巡回,了解學生已有的網絡信息搜索水平然后讓先查到的同學匯報自己的搜索結果和所使用的方法。師生共同總結信息查詢的幾種方法,應用幻燈片演示出來。
第五環(huán)節(jié),討論、總結搜索引擎的使用技巧。由每個小組發(fā)言,低水平小組提出“只要將想要搜索的內容輸入搜索引擎,然后查找”;中水平小組提出“應該找到搜索內容的關鍵詞,然后逐條查看”;高水平小組提出“搜索主題和關鍵詞”;經過發(fā)言和討論后,教師總結:“搜索的關鍵詞A+ 關鍵詞B+ 關鍵詞C,然后逐一查看”。教師舉例說明,當搜索“信息技術”和“歷史”有關的信息時,只需輸入“信息技術+歷史”。
這樣的教學過程中,體現出合理劃分學習小組、制定適合學生的教學目標、實施分層次的互動活動、分層設置學習任務的分層教學理念,優(yōu)化課堂教學活動,使得每名學生都學習到應該學習的內容,幫助學生全面發(fā)展。
綜上所述,分層教學活動中,每一位學生在較短時間內提高信息技術水平,從而得到均衡的發(fā)展,信息技術的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不再成為今后學習和進步的障礙。整個課堂教學活動得到優(yōu)化,從而實現了全面培養(yǎng)學生素質的目標,讓每一位學生都獲得一定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