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省海寧市白漾幼兒園 周 惠
一天,中班在進行戶外游戲。老師預設了“畫水印”的活動,讓孩子用杯子舀水灑在水泥地上,然后用粉筆畫水印,來讓孩子們體驗用水畫畫的樂趣,感受水的變化。
活動一開始,孩子們開始用自己的方式,有目的地用水灑出了不同形狀的物體,并進行了圈畫。“老師,我畫了太陽。”“我畫的是小河。”突然,菲菲跑了過來:“老師,我們的變成大海了?!庇捎趲讉€孩子集中在一起灑水,而且水量也比較大,水流聚集在一起,變成了很大的一堆,孩子已經(jīng)不能將自己的圖案進行圈畫了??烧驹谒又虚g的倫倫繼續(xù)在畫,“哎呀,粉筆變顏色了?!敝灰妭悅愃餍詫㈤L段的粉筆橫著拿浸滿了水,來回用力在地上搓,發(fā)現(xiàn)用力畫也能留下痕跡,還漂浮出粉末。
“看,煙、煙……”倫倫大聲呼叫著。圍觀的孩子越來越多,大家紛紛把粉筆放在水里玩了起來。
正當我在糾結怎么應對孩子們興趣點的轉移的時候,突然一個弱弱的聲音響起:“老師,你都不來看我,我畫了小兔子。”等我起身看了陽陽畫的兔子,剛才這群孩子已經(jīng)開始玩踩水的游戲了……
面對這樣的一個活動過程,引導一部分孩子深入探索與關注回應一個孩子相比,哪個更重要?我應該如何選擇和行動?您有什么更好的經(jīng)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