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廣元市利州區(qū)八一小學 四川廣元 628001)
俗話說做什么事情都要從基礎開始做起,基礎是事物最重要的部分,基礎不牢固上面建造的東西猶如沙上的建筑。識字作為閱讀與寫作的基礎,是學習和掌握文化科學知識的必要手段,對學生以后的學習能力具有深遠的影響。所以語文教師必須重視識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運用恰當?shù)慕虒W方法,提高學生的識字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使其主動參與到識字的教學活動中來。
識字是語文教學的重點,在教學中由于識字量大,教師采用不恰當?shù)慕虒W方法以及學生本身存在的困難造成課堂學習中出現(xiàn)各種問題。
1.為完成識字目標,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由于受傳統(tǒng)教育理念的影響,為完成識字目標,在課堂上采用傳統(tǒng)的、機械的、滿堂灌的教學方式,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在識字教學中教師講解占用時間長而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得不到有效的發(fā)揮,學生參與識字學習的意識比較差,使學生在識字過程中死記硬背過后就忘。自主性記憶較弱,造成學生的學習效率低,從而影響教師的教學進度。[1]
2.忽視識字內(nèi)容與學生的年齡特點。教師在進行識字教學中過于遵循課本的要求內(nèi)容進行教學,課本中要求認的字就教,沒有要求認的字就一帶而過,局限了學生的識字范圍也脫離了學生的實際生活。而且小學義務教育也規(guī)定了各個年齡段的學習內(nèi)容以及對學生的學習要求。而教師在教學中并沒有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和不同的水平進行差異化有針對性的識字教學。教師只是依照課本進行教學使得教學內(nèi)容基本一樣沒有吸引力。而且識字教學越來越流程化,沒有結合學生感興趣的方式進行教學使得課堂氣氛變得枯燥乏味,難以引起學生的興趣造成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使得教學效果難以有較大的突破。
3.小學語文教師忽視自身知識的結構的完整性,缺乏必要的專業(yè)理論知識。再加上教師自身的語言規(guī)范意識不強,導致在教學中出現(xiàn)口頭語和用字不規(guī)范的知識性錯誤如教師的字音不準前后鼻音不分,“輕松”中“輕”讀成前鼻音,導致學生跟讀時也讀錯。還有教師在學生將“還給”的“還”讀成“hai”,教師也并未指正。
由于語文教師在識字教學中的教學形式單一、陳舊、枯燥,造成學生對識字學習沒有興趣。要想提高識字教學的學習效率,教師就要在識字教學中增加學習的趣味性,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運用豐富多彩的教學方式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積極參加識字 活動。
1.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由教書匠的角色逐漸轉變?yōu)閷W生的引導者、指引著和合作者。把學生放在主體地位,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其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增加師生之間的交流與互動。如在進行《識字五》識字教學時,教師板書出來要學習的生字讓學生自己找到這些字的規(guī)律,用激將法激起學生爭強好勝的心理,使他們又快又對的對這些字進行認識和記憶,小組進行匯報,然后找?guī)酌麑W生說說他們的識字方法讓學生之間相互借鑒學習。在學習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以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
2.重視學生的差異,教學要因材施教。教師在教學中要逐漸了解每個學生的學習特點,認識到學生學習能力、記憶能力、識字水平不同這一差異性,并尊重這種差異性和多樣性。根據(jù)不同學生的特殊情況實施不同的教學策略,切實做到因材施教。如在進行《春雨的色彩》識字教學時,可以讓學習比較先進的學生自己去發(fā)現(xiàn)“淋、灑、滴、油”這些字的規(guī)律并試著認識,而對落后的學生教師進行耐心的指導使其發(fā)現(xiàn)這些字的規(guī)律并認識。課下鼓勵他們學習別人好的學習方法多和同學進行交流。然后在教學中多表揚鼓勵他們,使其樹立起對學習的信心,喚醒學生學習的潛力,進而全面提升學生的識字能力。[2]
3.采用豐富多彩的教學形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改變單一落后的教學方式,增加教學的趣味性,抓住學生的注意力,積極引導學生參與識字活動,滿足學生的好奇心。如將游戲引進課堂、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使用教具貼近實際生活等。如在進行《比尾巴》識字教學時,教師用多媒體播放小動物的尾巴,讓學生猜這些尾巴都是哪些小動物的,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再問小動物的名字你們會寫嗎?這樣進行識字學生的積極性會很高。在進行《找春天》教學時,帶領學生走向大自然,投身大自然找春天的痕跡,在這樣輕松愉快的氛圍在進行識字,同學們的情緒高漲,識字興趣較高,有利于教師教學效果的提高。在進行《雪地里的小畫家》識字教學時,運用游戲的形式幫助學生輕松識字。教師板書生字,讓學生先記一遍,然后在讓學生閉上眼睛教師擦掉一個問:“它們之間誰不見了?”學生就會仔細的觀察,在觀察時又加深了對生字的記憶。運用游戲的形式使學生輕松愉快的進行識字記憶,對培養(yǎng)學生的識字興趣產(chǎn)生一定的積極作用。
4.加強教師個人的文化素養(yǎng),具備豐富的理論知識。教師要多讀書,不僅要有本學科的知識還應具有其他學科知識。而且要多參加學校的培訓加強自身的文化素養(yǎng),只有具備了豐厚的知識才能在教學中融會貫通、信手拈來,激起學生的興趣。
在現(xiàn)在的教育改革中,教師相對落后、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已經(jīng)不能適應現(xiàn)在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需求。識字教學中如果存在問題,對整個文化教育造成很大的影響。為了學生以后的全面發(fā)展教師必須順應教育改革的浪潮,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與教學方式,運用新穎的教學形式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使其積極主動參與教師的教學活動,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課堂的教學效果,打造一個高質、高效的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