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燕
摘 要:在新課程的改革實施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要著眼于學生,強調學生的主體性。具體教學中,學生情況不一,天賦不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兼顧不同層次學生,通過目標分層、搭建平臺等差異性教學措施,幫助學生最大限度地發(fā)展。
關鍵詞:差異化;小學語文;有效性;分層
小學語文是一門基礎學科,也是學生必須掌握的一門學科。由于學生語文學習能力不同,導致學習效果不一樣。有些學生,理解能力強,但不善于寫作。有的學生口頭表達能力強,但不善于閱讀,大部分學生根本不知道如何學習語文。這就需要不斷優(yōu)化教學手段,采用差異化教學,即在尊重學生主體地位的同時,盡可能地調動學生參與學習活動,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分層教學。
一、目標分層,尊重個體差異
在教學過程中,每篇課文都有一個教學目標,這個教學目標是一堂課需要完成的任務,但針對學情來說,則需要將教學目標分層,以適應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那么,如何根據(jù)學情進行教學目標的分層呢?首先,教師必須對一個班級學生的構成了如指掌,比如知識基礎、性格特征、學習習慣等。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有不同的教學要求。
以《游園不值》為例,這首古詩,對優(yōu)等生來說需要了解古詩背景,理解掌握古詩內容,并且能夠鑒賞重要詩句,甚至是古詩的抒情方式、表現(xiàn)手法以及作者的思想情感。對于中等生來說,降低了一些目標,只需要掌握古詩背景,了解古詩內容及重要的詩句。對后進生來說,需要理解詩歌內容,背誦即可。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采用目標分層的方式,不僅能夠讓不同層次的學生,找到匹配的學習任務,而且讓每一個學生跳跳都可以“摘桃子”。
二、搭建平臺,教學手段多樣
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教學,手段過于單一,教師過于包辦,導致學生不愛語文課,甚至討厭語文課。新課改后,確立了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思想,特別是多媒體等教學設備的使用后,小學語文教學產生了極大的改變,教學手段豐富,形式多樣,給差異化教學帶來了方便。首先,要確立以學生為主體的學習模式,比如小組學習、一幫一等學習方式。其次,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進行情境創(chuàng)設吸引學生興趣。再者,利用導學案,設計適合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任務,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以《嫦娥奔月》這一課為例,前期準備階段,教師備課時準備導學案,根據(jù)分層目標,將課文設計成適合不同學識層次學生的問題。比如:(1)讀懂全文,解決生字詞。(2)查找問題,畫出不懂的語句。(3)分析人物形象、人物性格。然后,將學生組成五人為一組的學習小組。每一小組由優(yōu)中差三層次學生構成。組長負責組織學生,副組長進行紀律維持。教師、進行差異化指導。正式授課時,教師通過多媒體播發(fā)一段關于嫦娥奔月的視頻動畫,有趣的故事,生動的畫面,極容易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接著,進行小組與小組之間學習競賽。每個組學生根據(jù)導學案學習,教師指導。然后,派學生代表回答,教師點評。整個過程學生興致很高,效果很好,充分調動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積極性。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從學生角度出發(fā),善于搭建學習平臺,將不同層次的學生組合在一起,設計適應不同學生能力的問題,充分發(fā)揮每個人的長處,促使每個人發(fā)光發(fā)熱,相互促進、相互學習,使各個層次的學生都獲得進步。
三、評價分層,積極正面引導
“表揚是學生學習最大的動力?!弊鳛樾W生,正面的積極評價,是促使他進步的動力。由于,每一個學生的天賦不同,導致學生學習語文的效果不同,學習成績也不一樣。如果我們按照直線思維,成績好的就表揚,那么,優(yōu)等生獲得的鼓勵與認可是最多的。中等生和后進生由于能力有限,獲得的獎勵或表揚不夠,失去了學習語文的興趣。因此,科學評價學生,積極正面引導,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尤為重要。那么,怎樣才能做到評價分層,正面引導呢?首先,充分了解學生,針對學生的學識基礎要了解,然后進行學生分層。其次,針對學生年級特點,選擇相應的語言。不能用兒童語言表揚高年級學生。再者,態(tài)度要真誠。真與假,學生是可以感受到的。
四、差異化教學的運用
在小學語文中,教師講解《草船借箭》的時候會講到,要學生們學習諸葛亮的聰明與智慧,對曹操懷疑別人的態(tài)度進行摒棄,這樣才能獲得事情的成功。但是有學生提出質疑,如果曹操把帶有火的箭射向諸葛亮的草船,那么后果是什么呢,是不是就換成曹操獲得成功了。還有的同學說,課文中提到天氣有霧,那么火箭就會發(fā)生滅火的現(xiàn)象啊;還有同學說,有霧可以離近點射箭等各種說法,老師面對同學們各種各樣的想法說到,同學們具有十分豐富的想象力,從這篇文章中我們應該從兩個人身上看出不同的特點,曹操不僅陰險狡詐還有他聰明的一面,因此我們要看到人物的不同特點,這就說明在日常生活中也同樣,我們要看見人的優(yōu)點也要看他的缺點。學生的這些不同說法讓教師清楚的認識到,教學中一樣需要差異化的教學方法,促進兒童個性特點的開發(fā)。
總之,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正確對待學生差異,尊重學生個性,根據(jù)學情特點,搭建學習平臺,豐富教學手段,采用差異性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潛能,從而實現(xiàn)不同層次學生的共同進步。
參考文獻:
[1]劉翠娥.小學語文差異性教學的實施新探[J].學周刊,2015,(36).
[2]許志宏.小學語文差異性教學設計與實踐[J].新課程導學,2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