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嬌娜
摘 要:伴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推進,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從過去的只注重形式向注重實效、注重素質培養(yǎng)的方向轉變,雖熱初見成效,但是實效性差的情況依然存在。在此背景下,通過與語文教學結合,能夠有效借助語文知識提升小學生的心理素質,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從而實現(xiàn)教育與管理目標。
關鍵詞:語文教學;班主任管理;結合
小學階段是學生身心發(fā)育的重要時期,在這一時期,學生心智尚未成熟,他們極具可塑性。新時期下,小學應該結合語文學科特有的育人功能,以語文教學為突破口,實現(xiàn)語文教學與班主任管理的結合,對學生進行良好的疏導與管理,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素質和良好品格。
一、小學語文教學和班主任管理結合的重要性
由于受到傳統(tǒng)教育理念的影響,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還存在著嚴重的說教化、簡單化和灌輸化傾向,而學生在此過程中缺乏主動性,在被動地接受知識。為點燃學生對語文課程的學習熱情,并在語文學習中健全人格,教師應實現(xiàn)語文教學與班主任管理的有效結合,充分發(fā)揮兩者的優(yōu)勢,以達到綜合優(yōu)化學生教育與管理的目的。通過實現(xiàn)語文教學與班主任管理的有效結合,把班主任管理落實到語文教學中,把語文教學滲透到班主任管理中,不僅能讓學生產生積極的心理體驗,還能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
二、小學語文教學和班主任管理有效結合的措施
1. 結合語文教師角色優(yōu)勢,實現(xiàn)德育教育
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授者,還是德育教育者。為了能夠在語文教學中更好地對學生進行管理工作,語文教師需要對自己角色有一個全面的認識,時刻關注自己的教育與管理責任,并把這種教育理念逐步滲透到教學與生活當中。在開展語文教學活動時,抓住具有特殊意義的教育契機,把德育教育的理念逐步滲透進去,包括學生的個體差異、情感需要以及心理健康等內容,真正做到關心學生的所想、所思、所需。比如,教育學生如何做到健康快樂地成長,如何去適應新環(huán)境,如何與他人友好相處,如何應對學習、生活中的挫折......讓德育教育與學生的學科知識相融合,以滿足他們內心的需要,從而給學生以潛移默化的影響,以期收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達到教育目的。
2. 結合語文課堂教學內容,組織班級活動
教師在開展語文課程教學活動時,要打破說教式的教學弊端,把靜止的文字轉換成為動態(tài)的、鮮活的活動,讓語文課堂成為一個明理、啟智的活動課堂,在此基礎上,教師再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興趣,讓學生在學習活動中感悟課文中深刻的思想內涵,從而內化為自身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此過程中,學生也能夠在潛移默化之中得到熏陶,道德認知也能在參與活動之中得到內化和提升。
以三年級下冊《伙伴》一課為例進行分析,教師可以在教授完課文后,根據課文當中“引導學生懂得用行動去關心別人”這一教學目標,開展如下活動:對學生進行分組,把“我身邊的小榜樣”表格分發(fā)給每個小組,讓組內成員相互找出其他成員的優(yōu)點和長處。在學生完成表格后,再讓各小組成員輪流用恰當?shù)?、個性化的方式夸獎同組的其他小伙伴,如豎起大拇指、拍拍對方的肩膀等,然后大聲地告訴小伙伴“我要向你學習”。在這樣的班級活動中,學生都能積極參與其中,教師倘若能在此過程中對學生進行點撥和激勵,并對他們的表現(xiàn)進行中肯的評價,相信學生不僅能夠對《伙伴》一課的知識內容有所感悟,他們也會產生樂于助人的愿望,并懂得用行動去關心別人。
3. 結合語文學科特性,開展班會課
班會是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傳達思想并實現(xiàn)與學生交流的重要途徑。因此,班主任可以結合語文學科的人文素質以及道德教育屬性,把語文課和班會課有效結合起來,使語文課能夠成為班會課的一個基礎,而班會課則可以作為語文課堂教育的有效補充和發(fā)展。比如,針對語文教材中所涉及的思想品德、道德素質,教師在開展班會課時,就可以對這些思想品質加以擴展,讓學生更好地掌握這些思想內涵,并逐步形成一種習慣。
三、結語
語文學科由于其自身所具備的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使得其在培養(yǎng)學生良好思想品質和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方面有著無可替代的作用。因此,班主任在進行班級管理的過程中,要利用語文學科的教學特點,實現(xiàn)二者的有效結合,以達到豐富學生知識以及健全學生人格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張亞男.淺析小學語文教學和班主任管理的有效結合[J].課程教育研究,2017(1).
[2]黃嬪娜.淺談小學語文教育和班主任管理的有效結合[J].新課程(上),20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