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岳陽縣榮家灣鎮(zhèn)荷花塘小學 湖南岳陽 414100)
引導小學生感受中華文化魅力,珍視圣賢留給我們的智慧瑰寶,是當代教育工作者責無旁貸的義務。在小學生中開展常態(tài)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經典誦讀教育活動,就是以實際行動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1]
根據不同的學段,安排不同的誦讀內容。一至三年級以蒙學為主,主要安排《弟子規(guī)》、《三字經》、《百家姓》、《笠翁對韻》等內容。四至六年級安排《千字文》、《中庸》、《大學》、《論語》等。在班級實施時把內容適當作了調整與整理。
《弟子規(guī)》是一本德育教育的百科全書,它的行句短,字面意思比較容易理解,但內涵卻很豐富。為達到更好的效果,我把《弟子規(guī)》劃分為八個部分,把每一部分的教育核心用一個字提煉出來,分別為綱、孝、敬、禮、信、愛、親、學,這樣更精煉,便于學生記憶。
誦讀內容要豐富多彩,如四年級學生一學期誦讀一本《千字文》,內容篇幅長,文字難于理解,學生覺得枯燥無味,于是我結合時令、環(huán)境穿插了十首寫春景的古詩讓學生誦讀。為了教育學生珍惜時間,便把《昨日歌》、《今日歌》、《明日歌》讓他們多誦讀。如遇清明節(jié),一方面教育學生緬懷先烈,適時讓他們又背誦幾首有關節(jié)氣的詩歌。如《寒食》、《清明》、《客中初夏》、《時雨》等。[2]
充分利用校內豐富的教學資源,將校園的一些角落改造成學生學習經典、感悟經典的平臺。從進入校園的大門,花壇中一幅“手下留情,腳下留青,青青小草,踏之何忍!”的標語就警醒學生放慢了腳步。樓梯過道幾首形容寂靜的詩句,李白的《獨坐敬亭》、杜甫的《春夜喜雨》、韋應物的《滁州西澗》等讓學生閉上了嘰嘰喳喳的小嘴。運動場邊幾首關于寬容、友善的詩句讓學生高高舉起的小手漸漸放下。
在班級文化建設中,我在教室外面的走廊上張貼了精美的古詩文圖片,一首《千字文》呈現在學生的眼前,讓他們隨時張口誦讀幾句。教室內的圖書角是學生自己動手制作的精美古詩文書簽,色彩紛呈、形狀各異。教室后面的黑板上成立了古詩詞專欄。要求學生在黑板上書寫自己喜歡的經典詩文。學生將古詩詞通過繪畫、剪貼、書寫、照片等多種形式在教室側面墻壁上表現出來,定期以不同形式張貼出來,使學生在經典文化的氛圍里接受教育,中華文化經典誦讀滲透到德育教育中。
搭建良好的經典誦讀平臺后,學生在誦讀平臺內多動腦、動手,領略到更多的中華文化經典,把學會的美好品質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
每天早讀二十分鐘為經典誦讀時間,每周五最后一節(jié)課為經典誦讀課,每月在班級開展古詩詞比賽和經典誦讀過級等活動。還利用假期布置學生動手制作燈籠,并在燈籠上書寫古詩詞或燈謎,開展“誦古詩、猜燈謎”比賽活動。平時收集整理中華文化經典的詩句作為學生日常作業(yè),然后定期公布優(yōu)秀作品,供其他同學借鑒參考。在圖書角建立中華文化經典書柜,學生自己認為經典的書籍,放置在教室的圖書架上,供其他同學借閱,鼓勵學生相互交換中華經典書籍,這樣既可閱讀到更多的中華經典,還可以增強同學之間對中華文化經典交流,并增進了同學間的友誼。
經典誦讀活動可以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論語》記載,孔子曰:“富而可求也,雖執(zhí)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薄安涣x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泵鎸姅_的世界,我們從經典中看到古人對富貴名利的睿智和坦蕩。這樣的話語學生誦記之后,將會內化成自己對富貴名利的價值取向。
當經典誦讀走進課堂、開發(fā)課程、形成獨特的藝術之花綻放時,我們要始終緊緊抓住教育的根本——讓經典滋潤心靈,讓誦讀伴隨成長,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感悟經典給予的人文素養(yǎng)。因此,我們把經典中蘊含的道德教育融入到學生的生活當中,讓每一個學生在生活實踐中逐漸提高自身的道德修養(yǎng)。
《水知道答案》這本書里告訴人們:“水是有生命力的,如果水能聽能記憶,那么我們身體內的水同樣具備這個能力,如果灌輸的東西是不善的、不正確的,身體里的水所攜帶的、所記憶的就是不正確的,通過玩、聽故事、誦讀國學經典的過程中,去掌握大智慧經典的內容,牢牢記住,溶于血和肉里,一旦融入,就會成為遺傳基因的一部分,潛移默化中不斷灌輸給孩子,讓孩子走正道?!蔽覀冮_展經典誦讀活動,不僅僅是希望學生在經典中學到多少知識,汲取多少知識養(yǎng)料,更希望通過經典誦讀,使孩子幼小的心靈中向上向正向善的能量逐漸壯大起來,從而達到心靈和智慧的全面提升。
誦讀經典讓學生走近并觸摸中華文化的根,樹立民族自信心,從而激發(fā)學生從小立下為“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宏愿,為國家的發(fā)展、民族的振興做出自己的貢獻,從而培養(yǎng)出受中華文明浸染,有著中國靈魂和世界眼光的國家未來的建設者。
中華文化經典誦讀活動在德育工作中“潤物細無聲”的成效日益顯著。只要我們科學地看待經典文化的優(yōu)劣,對學生進行巧妙的引導和教育,不但能解決好誦讀經典中遇到的問題和困惑,而且可以促進現代語文教學,甚至有效實施德育教育,推進素質教育更均衡地發(fā)展??傊诋斀裥蝿菹?,我們要通過開展經典誦讀活動,把繼承誦讀歷史和開拓創(chuàng)新的精神結合起來,嚴格貫徹落實中央政策精神,堅定信念,讓學生在經典誦讀中,在自我教育、自我約束中,逐漸明白做人的道理,最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