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政治經濟學批判視域下的機器問題

        2018-02-20 08:33:16劉大皓
        學術交流 2018年5期
        關鍵詞:資本主義工人勞動者

        劉大皓

        (首都師范大學 政法學院,北京 100084)

        早在馬克思主義誕生之前,英國古典經濟學家就已注意到機器的使用對勞動生產和社會關系的影響。李嘉圖等人理所當然認為機器取代工人才造成失業(yè),該觀點隨馬爾薩斯等人的闡發(fā)而產生了更廣泛影響。恩格斯在《英國工人階級狀況》中指出,機器從兩方面帶來失業(yè),一是節(jié)省勞動直接帶來失業(yè),二是促進經濟發(fā)展帶來人口增長導致無業(yè)人口的增加。馬克思在《1857—1858年經濟學手稿》中寫作的“機器論片段”進一步關注了機器問題,并且后來直接啟迪了意大利自治主義馬克思主義對勞動與資本關系、人的解放的實現(xiàn)路徑等問題的思考。

        19世紀50年代,馬克思閱讀了《工藝學教程》《從科學復興時期到18世紀末工藝學的歷史》《技術辭典》《工廠哲學:或論大不列顛工廠制度的科學、道德和商業(yè)的經濟》《論發(fā)明史》《論機器和工廠的節(jié)約》等德國、英國、意大利學者的著作并作了摘要,形成了關于工藝學的筆記(摘錄)。當他開始寫作《資本論》時,他又重讀了這部分筆記,《1861—1863年經濟學手稿》中《機器。自然力和科學的應用》正是其重讀后取得的理論成果。這篇手稿著重分析了資本主義生產中機器的應用、自然力和科學的應用、科學技術進步及其社會經濟后果,為《資本論》特別是其中《機器和大工業(yè)》一章的寫作奠定了基礎。

        在手稿中,馬克思辯證地論述了社會生產與科技進步及其在當時的主要表現(xiàn)——機器的應用——的關系,并點明:“資本不創(chuàng)造科學,但是它為了生產過程的需要,利用科學,占有科學”[1]570。正因為如此,“科學對于勞動來說,表現(xiàn)為異己的、敵對的和統(tǒng)治的權力”[1]358,成為資本家剝削工人、維持統(tǒng)治的工具,機器也給人以“鐵人起來反對有血有肉的人”[2]567的印象,成為工人自發(fā)斗爭的直接對象。同樣在手稿中,馬克思又指出,造成剝削的并非機器,而是資本主義的應用,工人應明確自己真正的斗爭對象,使機器服務于自身解放。

        一、人與機器關系的顛倒

        當勞動中的工具發(fā)展為機器,一個脫離人的系統(tǒng)即機器體系就此誕生。其顯著特點是,機器的活動已不依賴具體的人,人的勞動卻變?yōu)闄C器活動中的具體環(huán)節(jié)。這是由機器本身的性質決定的。在馬克思之前,人們以驅動力來區(qū)分工具與機器,認為工具是人體的延伸,靠人的體力來驅動,而機器則是受畜力、機械力等自然力驅動。馬克思指出,動力類型確實體現(xiàn)了工具與機器的直觀差別,但不能被這種表象所誤導,否則,馬車就成為機器而珍妮紡紗機卻成為工具了。還有種觀點認為,機器就是復雜的工具。馬克思同樣對其作出了批判。他指出,“在機器中從一開始就出現(xiàn)這些工具的組合,這些工具同時由一個機械來推動……一臺機器同時帶動許多工具”[2]451。

        馬克思揭示了二者的真正區(qū)別:工具的發(fā)明與進步并不能徹底改變生產過程,而機器的應用使生產過程連續(xù)起來,使得從原材料到商品的轉變過程連貫為一個整體。當人類勞動僅僅是單純應用工具時,往往是由具體的勞動者完成整個勞動過程,其間工序的要求和工具的轉換,乃至勞動場所的轉移,決定了勞動過程只能被割裂開。而當機器出現(xiàn)在生產領域并占據統(tǒng)治地位,為彌合斷裂的工作時間,生產呈現(xiàn)出新狀態(tài)。許多個勞動者只負責各自的部分生產,他們各熟練于一部分工具,并且隨這些工具一起成為機器的一部分。1913年,福特生產流水線的發(fā)明讓該過程更直觀地呈現(xiàn)在我們面前,人與機器的關系愈發(fā)成為卓別林《摩登時代》里的模樣,人與機器關系的顛倒呈現(xiàn)出荒誕的狀態(tài)。

        人與機器關系的顛倒,始于機器對人的“脫離”,終于人對機器的依附。馬克思在《1857—1858年經濟學手稿》中指出:“機器無論在哪一方面都不表現(xiàn)為單個工人的勞動資料。機器的特征決不是像[單個工人的]勞動資料那樣,在工人的活動作用于[勞動]對象方面起中介作用;相反地,工人的活動表現(xiàn)為:它只是在機器的運轉,機器作用于原材料方面起中介作用——看管機器,防止它發(fā)生故障,這和對待工具的情形不一樣。工人把工具當作器官,通過自己的技能和活動賦予它以靈魂,因此,掌握工具的能力取決于工人的技藝。相反,機器則代替工人而具有技能和力量,它本身就是能工巧匠,他通過在自身中發(fā)生作用的力學規(guī)律而具有自己的靈魂,它為了自身不斷運轉而消費煤炭、機油等等(輔助材料),就像工人消費食物一樣。只限于一種單純的抽象活動的工人活動,從一切方面來說都是由機器的運轉來決定和調節(jié)的,而不是相反。科學通過機器的構造驅使那些沒有生命的機器肢體有目的地作為自動機來運轉,這種科學并不存在于工人的意識中,而是作為異己的力量,作為機器本身的力量,通過機器對工人發(fā)生作用?!盵1]185隨著生產力的發(fā)展和生產關系的變遷,機器開始脫離人的掌控,以一種獨立于人的姿態(tài)在經濟領域內發(fā)揮作用,并逐步影響政治與社會領域。這種“脫離”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 對勞動者技術要求的降低

        在工場手工業(yè)及其之前漫長的歷史中,手工業(yè)勞動者的工藝傳承和熟練程度直接決定了產品質量,個別工匠的技藝和創(chuàng)造力甚至決定了其產品的個別經濟價值和藝術價值。但隨著機器的應用,勞動者只需熟悉自己所從事的那部分勞動流程即可,無法參與整個生產過程,其熟練程度對產品的影響越來越小,更難以影響產品價值。這種轉變是由資本主義發(fā)展的要求決定的。

        首先,對勞動者技術要求的降低,便于資本家榨取剩余價值。借助機器將熟練的技藝分解、轉化為簡單重復的動作,意味著無需耗費時間與精力培育熟練的產業(yè)工人,也無需保證工人健康強健的體魄,資本家有了更多的雇傭選擇。而熟練工人對新手甚至女工、童工的優(yōu)勢愈小,勞動者間的競爭就愈發(fā)激烈,罷工等手段所起到的作用也就越來越小。在機器獲得應用并日益獨立于人之外的條件下,工人對資本家的必要性似乎越來越低,使資本家對工人的剝削在一定時期內越發(fā)肆無忌憚。

        其次,對勞動者技術要求的降低,有利于生產規(guī)模的擴張。對勞動的分解和簡化還意味著越來越多的工序可以由機器而非工人來完成,進一步降低了生產成本,也推動了機器應用范圍的進一步擴大。此外,由機器而非工人來完成生產,還能削減為維持工人必要生活需求而帶來的支出等顯性或隱性的成本,使資本家有更充裕的資本擴大再生產。這都為生產規(guī)模的擴張創(chuàng)造了條件。

        對勞動者技術要求的降低,雖然深化了剝削程度,削弱了勞動者獲取自身解放的欲望與能力,卻也推動了科技的發(fā)展。正因為機器大工業(yè)時代脫離了對勞動者個人技能熟練程度和少數人創(chuàng)造力的依賴,科技的發(fā)展才通過機器在生產中起到越來越直接的作用。借助機器的資本主義應用,科學技術才擺脫了受興趣驅動的、充滿偶然性的發(fā)展模式,轉而在資本的驅動下由盲目發(fā)展轉為目的明確的發(fā)展、由少數人的單打獨斗轉為科學家們的團隊協(xié)作研究,實現(xiàn)了系統(tǒng)化。

        2. 機器體系使機器獨立于人

        參照查爾斯·巴貝奇(Charles Babbage,1792—1871)在《論機器和工廠的節(jié)約》中的定義:“如果由于分工,每一項單獨的操作都使用一種簡單的工具,那么,由一個發(fā)動機推動的所有這些工具的組合,便成為機器?!盵3]可以看出,機器的發(fā)明本身便有一種以新的動力替代人來操作工具的意味。這種替代體現(xiàn)了機器體系對簡單協(xié)作的取代,它以分工的細化,特別是生產過程中個別分工的細化為基礎。分工的細化使不同機器間的協(xié)作成為可能。工序越簡單、直接、機械重復,越有利于以機器取代人工;機器在越多的領域獲得應用,反過來就越推動分工的進一步細化。這深刻改變了人與機器的關系,增強了機器對人的獨立性。這種獨立在機器體系中成為現(xiàn)實。

        “只有在勞動對象順次通過一系列互相連接的不同的階段過程,而這些過程是由一系列各不相同而又互為補充的工具機來完成的地方,真正的機器體系才代替了各個獨立的機器”[4]436。最初只是同一類型的同一部門的單個機器發(fā)生協(xié)作,隨即越來越多的不同生產部門中的單個機器逐漸開始通過相互協(xié)作來發(fā)生作用。當各不相同而又互為補充的工具機的協(xié)作成為主流,機器體系徹底形成。馬克思曾預言,“通過傳動機由一個中央自動機推動的工作機的有組織的體系,是機器生產的最發(fā)達的形態(tài)”[4]438,這即“自動的機器體系”。自從機器誕生后,它就一直在向“自動的機器體系”發(fā)展。馬克思逝世30年后,流水線的誕生驗證了這一預言;當前人工智能和無人工廠的出現(xiàn),還將進一步啟發(fā)我們對機器體系的認識。

        機器體系形成后,社會生產力寓于固定資本之中,資本取代勞動成為一般社會勞動的代表。這樣,機器成了生產力的代表,而勞動者似乎成了生產過程的旁觀者:“勞動表現(xiàn)為不再像以前那樣被包括在生產過程中,相反地,表現(xiàn)為人以生產過程的監(jiān)督者和調節(jié)者的身份同生產過程本身發(fā)生關系。(關于機器體系所說的這些情況,同樣適用于人們活動的結合和人們交往的發(fā)展。)”[1]196于是機器取代人成為生產的主體;勞動者不但被從生產過程中剝離出來,還進一步被剝奪了社會關系。借助以上兩點,機器實現(xiàn)了對人的獨立。

        機器獨立于人的標志性特征和直觀表現(xiàn),是由人制造機器變?yōu)闄C器制造機器本身。所謂機器生產機器,并非指同類機器的自我復制,正如紡紗機不能生產紡紗機,而是指以機器來制造不同種類的機器。勞動者會逐漸淡出機器生產機器的過程,僅保留少數設計師和工程師對該過程進行“旁觀”以備維護。機器生產機器既是機器大工業(yè)的結果,也是其要求?!按蠊I(yè)必須掌握它特有的生產資料,即機器本身,必須用機器來生產機器。這樣,大工業(yè)才建立起與自己相適應的技術基礎,才得以自立?!盵4]441當然,其實現(xiàn)也非一蹴而就的,它經歷了一個由生產個別零件到生產機器本身,逐步脫離對人的依賴的過程。

        3.被動性專業(yè)化使勞動者淪為附庸

        對勞動者技能要求的降低,并不僅僅是不再需要精通生產流程的熟練工,或者以女工、童工取代健壯男性工人而已,其精髓在于被動性專業(yè)化?!斑@種被動性的專業(yè)化,即專業(yè)化本身的消滅,是機器勞動的特點?!盵2]524專業(yè)化勞動本要求提升勞動者勞動技能的熟練程度和勞動過程本身的復雜程度;但在機器大工業(yè)時代,隨著分工的細化,專業(yè)化勞動卻使勞動力變成簡單的抽象的勞動力,蛻變?yōu)橐环N消滅專業(yè)化的專業(yè)化。被動性專業(yè)化意味著用機器分工的標準來篩選和塑造工人,由勞動者使用機器變成了機器選擇勞動者,“過去是終生專門使用一種局部工具,現(xiàn)在是終生專門服侍一臺局部機器”[5]。這樣,經歷勞動者由使用工具的人變?yōu)樯a中的工具、工具化的人進一步成為工具的附屬品這兩次轉變,基于勞動者自身能力發(fā)展的專業(yè)化就被消滅了。從此,被剝離熟練技藝的工人成為機器的有意識的器官,依附于機器帶來的生產流程進行勞動,事實上成為機器的一部分。

        這極大削弱了工人爭取自身解放的能力,與單個勞動者相比,機器體系成為他們無力反抗的龐然大物:“從勞動作為支配生產過程的統(tǒng)一體而囊括生產過程這種意義來說,生產過程已不再是這種意義上的勞動過程了。相反,勞動現(xiàn)在僅僅表現(xiàn)為有意識的機件,它以單個的有生命的工人的形式分布在機械體系的許多點上,被包括在機器體系本身的總過程中,勞動自身僅僅是這個體系里的一個環(huán)節(jié),這個體系的統(tǒng)一不是存在于活的工人中,而是存在于活的(能動的)機器體系中,這種機器體系同工人的單個的無足輕重的動作相比,在工人面前表現(xiàn)為一個強大的機體”[6]774。

        二、應用機器的后果與前景

        隨著機器脫離人、人附屬于機器的實現(xiàn),機器也融入了資本主義經濟。所謂機器融入經濟,并非單純地指機器在經濟生活,主要是在商品生產過程中起到某種作用,而是強調機器對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融入,強調機器成為資本的統(tǒng)治手段。馬克思敏銳地意識到了機器大工業(yè)和資本主義生產關系間的聯(lián)系,指出,“勞動資料發(fā)展為機器體系,對資本來說并不是偶然的,而是使傳統(tǒng)的繼承下來的勞動資料適合于資本要求的歷史性變革”[6]775。

        (一)機器成為資本權力之一

        機器的應用是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必然要求與結果,反過來也推動了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鞏固與發(fā)展。在資本主義社會,機器與資本的結合改變了社會經濟形態(tài),加深了資本對工人的奴役。

        1.改變了社會經濟形態(tài)

        無論是機器是簡單還是復雜,無論是單一機器還是機器體系,機器的存在與發(fā)展本身便是對社會經濟形態(tài)的塑造。在工場手工業(yè)時期,機器的出現(xiàn)打破了手工行會等傳統(tǒng)生產組織界限,既為勞動力的自由流動提供了便利,又加劇了工人間的競爭。在資本主義制度建立過程中,機器的應用剔除了技能、經驗的影響,使勞動力總量貶值,進而使勞動者在生產和社會關系兩方面被剝奪了主體地位,實現(xiàn)了人與機器的顛倒。而機器的大規(guī)模應用對社會經濟形態(tài)產生的最大影響,則是改變了相對剩余價值的實現(xiàn)方式。在機器獲得大規(guī)模應用之前,相對剩余價值來源于勞動生產力的提高。當工人能在相同的勞動時間內以同樣的勞動強度生產出更多產品時,單個商品的價值就得以下降。但機器的應用改變了這一狀況,相對剩余價值不再“單獨”存在。機器較高的生產效率并不單純來自生產力的提高,它還通過濃縮勞動時間來增加絕對勞動時間。雖然工人的勞動時間不變,但單位勞動時間里的勞動強度提高了,這就增加了絕對剩余價值。

        可以看出,資本家同意縮短工作日,并非為了保障工人休息權利,而是借助機器一方面提高勞動強度,增加單位時間內的勞動消耗;另一方面節(jié)約生產成本,通過限制勞動時間來降低對生產條件的損耗?!坝纱水a生了一種經濟上的反?,F(xiàn)象,即縮短勞動時間的最有力的手段,竟成為把工人及其家屬的全部生活時間變成受資本支配的增值資本價值的勞動時間的最可靠的手段”[6]210。這樣,機器的應用,不但創(chuàng)造著相對剩余價值,而且創(chuàng)造著絕對剩余價值。它改變了相對剩余價值的存在方式,改變了資本主義剝削的方式與力度。在此意義上,機器成了資本權力的一部分。

        2.強化了資本的控制力

        “機器成了資本的形式,成了資本駕馭勞動的權力,成了資本鎮(zhèn)壓勞動追求獨立的一切要求的手段”[1]300。這是由其自身特征決定的。馬克思指出,“一切資本主義生產既然不僅是勞動過程,而且同時是資本的增值過程,因此都有一個共同點,即不是工人使用勞動條件,相反地,而是勞動條件使用工人,不過這種顛倒只是隨著機器的采用才取得了在技術上很明顯的現(xiàn)實性”[4]486。機器體系所帶來的被動性專業(yè)化為資本主義剝削提供了可能性和現(xiàn)實手段。這樣,不但機器要借助資本主義生產關系來擴大自己的應用范圍,資本也要借助機器來實現(xiàn)自身權力。

        一方面,機器的應用自始至終都與資本權力緊密相聯(lián)。如前所述,從工場手工業(yè)到機器大工業(yè),機器的應用與推廣過程,也是資本統(tǒng)治加深的過程。盧德運動搗毀機器的做法反映了,機器使工人和資本家間的斗爭第一次以反對勞動資料本身或曰資本的物質存在形式的方式呈現(xiàn),機器使二者間的斗爭更劇烈、更直觀地表現(xiàn)出來。另一方面,機器的應用推動了科技與資本的結合??茖W對生產的作用表現(xiàn)得更加直觀,科學技術的進步不但直接決定了生產力的提高,也直接影響了勞資關系,影響了企業(yè)管理與資本家間、工人間、資本家與工人間的競爭。此時,“科學、巨大的自然力、社會的群眾性勞動都體現(xiàn)在機器體系中,并同機器體系一道構成‘主人’的權力”[4]486。

        機器構成資本的權力這一點,在西方馬克思主義者那里得到了重視與發(fā)展?;趯Y本與科技關系的研究以及對二戰(zhàn)后經濟發(fā)展、科技進步與資本權力演變關系的考察,馬爾庫塞提出,“資本主義進步的法則寓于這樣一個公式:技術進步=社會財富的增長(社會生產總值的增長)=奴役的加強。”[7]目前來看,這一公式適用于整個資本主義時代。

        (二)應用機器的二重前景

        機器的應用對勞動者產生了正反兩方面影響:一方面,人依附于機器的程度日益加深,勞動者日益成為機器體系的“零件”,直觀上越來越缺乏對抗資本、獲得解放的能力;另一方面,機器明顯提升了勞動效率,為削減勞動時間創(chuàng)造了條件。簡言之,決定機器對人的發(fā)展產生積極或是消極影響的,并非機器本身,而是其所處的生產關系性質。機器在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兩種對立的社會制度下的應用會帶來完全相反的前景。

        1. 加深對人的奴役

        在馬克思看來,機器應用與資本主義本身存在矛盾:“因為機器就其本身來說縮短勞動時間,而它的資本主義應用延長工作日;因為機器本身減輕勞動,而它的資本主義應用提高勞動強度;因為機器本身是人對自然力的勝利,而它的資本主義應用使人受自然力奴役;因為機器本身增加生產者的財富,而它的資本主義應用使生產者變成需要救濟的貧民……”[4]508。這阻礙了機器解放生產力和解放勞動者的能力,使機器成了奴役勞動者的工具。因此,馬克思引用傅立葉的話將工廠稱作“溫和的監(jiān)獄”。

        首先,機器將勞動者拘束在惡劣的環(huán)境中。為濃縮勞動時間,機器大生產不但將工人集中到工廠中從事簡單機械的勞動,還削減一切“不必要”的工作、生活條件,強迫工人將全部時間和經歷投入生產中,進行“對工人在勞動時的生活條件系統(tǒng)的掠奪,也就是對空間、空氣、陽光以及對保護工人在生產過程中人身安全和健康的設備系統(tǒng)的掠奪”[4]490。此外,簡單機械的操作機器工作,也會損害勞動者個體的身體和精神健康,甚至會帶來工人道德上的墮落。其次,機器的應用帶來嚴密監(jiān)控。工場手工業(yè)時期的監(jiān)工與看守消失,并非資本家良心發(fā)現(xiàn),而是因為提升機器運行速度、擴大機器作用范圍等濃縮勞動時間的方式足以迫使工人主動提升勞動強度;勞動者間競爭和失業(yè)壓力也足以使勞動者接受更低的勞動報酬、主動接受資本的奴役。與機器大生產相適應,監(jiān)控方法也獲得新發(fā)展。以泰勒的科學管理理論為代表的管理學誕生,標準化管理下對工人的要求和監(jiān)控精確到每個動作和每分每秒,并從行為擴展到心理;車間、廠房等工作場所和工時打卡等工作制度也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下被設計為監(jiān)控工具。再次,機器削弱了工人反抗剝削的能力。怠工、罷工等手段失效,勞動者淪為可替代的“耗材”,資本家甚至會逼迫部分勞動者辭職來降低成本。而脫離機器體系,勞動者無法僅憑少數人的能力完成生產過程,也就不可能營造一個脫離資本主義自給自足的世外桃源。這樣,無論是營造惡劣的工作環(huán)境還是規(guī)訓工人行為,或是削弱工人勞動能力,都是為了將工人圈禁在工廠里,不得不接受更高的勞動強度來制造更多剩余價值。

        越是簡單重復的機械勞動,奴役就越明顯和嚴苛;而越是先進的機器,對工人素質與技能的要求越高,其剝削就越有欺騙性。馬克思指出,“由于采用機器生產才系統(tǒng)地實現(xiàn)的生產資料的節(jié)約,一開始就同時是對勞動力的最無情的浪費和對勞動發(fā)揮作用的正常條件的剝奪,而現(xiàn)在,在一個工業(yè)部門中,社會勞動生產力和結合的勞動過程的技術基礎越不發(fā)達,這種節(jié)約就越暴露出它的對抗性的和殺人的一面”[4]532?!皽睾偷谋O(jiān)獄”依然是監(jiān)獄,技術進步帶來更隱蔽的奴役。

        2. 服務于人的解放

        既然在資本主義條件下機器對人的奴役也受科學技術水平的決定,那么,是否可以假設,隨著科技水平的進步和生產關系的調整,機器也能成為推翻資本主義統(tǒng)治、實現(xiàn)人的全面自由發(fā)展的助力呢?答案是肯定的。事實上,機器從其獲得大規(guī)模應用以來,就已經顯示出其對人的發(fā)展的積極意義。

        首先,機器大工業(yè)的建立意味著勞動力流動性的增強。被動性專業(yè)化反映了勞動過程隨科技進步而發(fā)生變革,這種變革在使一切勞動變?yōu)楹唵蝿趧?、改變社會分工的同時,也為工人在不同生產部門間的流動創(chuàng)造了條件,甚至還主動推動了這種流動。其次,被動性專業(yè)化所消滅的是狹隘的手工專業(yè)化,在將工人限制在不同簡單機械的專業(yè)化勞動上的同時,也意味著工人獲得多種方向的發(fā)展成為可能。再次,機器大生產使工人團結為一個整體,使資產階級“鍛造了置自身于死亡的武器,還產生了將要運用這種武器的人——現(xiàn)代的工人,即無產者”[8]278??傊?,機器便可成為推翻資本主義統(tǒng)治的助力,并在社會主義條件下為實現(xiàn)人的自由全面發(fā)展創(chuàng)造條件。

        拋開這些社會影響不談,單從經濟角度看,借助機器,通過壓縮勞動時間來榨取剩余價值的現(xiàn)象也只是資本主義條件下的特例,一旦廢除該背景,應用機器節(jié)約勞動時間的做法就會回歸其增加自由時間、為人的自由全面發(fā)展提供條件的本意,并反過來推動生產力的發(fā)展。這樣,就同時推動了生產力的發(fā)展與人的解放的實現(xiàn)。當然,這種回歸有其必要的前提,即機器與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相脫離、勞動時間與資本壓榨剩余價值的行為相脫離。

        “一旦直接形式的勞動不再是財富的巨大源泉,勞動時間就不再是,而且必然不再是財富的尺度,因而交換價值也不再是使用價值的尺度。群眾的剩余勞動不再是一般財富發(fā)展的條件,同樣,少數人的非勞動不再是人類頭腦的一般能力發(fā)展的條件。于是,以交換價值為基礎的生產便會崩潰,直接的物質生產過程本身也就擺脫了貧困和對立的形式。個性得到自由發(fā)展,因此,并不是為了獲得剩余勞動而縮短必要勞動時間,而是直接把社會必要勞動縮減到最低限度,那時,與此相適應,由于給所有的人騰出了時間和創(chuàng)造了手段,個人會在藝術、科學等等方面得到發(fā)展?!盵1]196這樣,勞動時間和“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不再是對立的存在物,——那時,一方面,社會的個人的需要將成為必要勞動時間的尺度,另一方面,社會生產力的發(fā)展將如此迅速,以致盡管生產將以所有的人富裕為目的,所有的人的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還是會增加。因為真正的財富就是所有個人的發(fā)達的生產力。那時,財富的尺度決不再是勞動時間,而是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1]199。馬克思對應用機器實現(xiàn)人的發(fā)展的前景可能性持肯定態(tài)度。

        除打破勞動過程中勞動時間和自由時間的對立外,機器的應用還在勞動產品上為人的發(fā)展提供可能。一方面,更高的生產力帶來更多產品,在資本主義社會被資本家無償占有的那部分產品在社會主義條件下既可以讓勞動者獲取更多生活資料、獲得更多發(fā)展可能;另一方面,這些產品還可以作為生產資料被投入社會再生產中,并被用來改善勞動者的生產、生活環(huán)境。

        機器的發(fā)明和應用改變了生產過程,它在降低對勞動技能要求的同時,也塑造了獨立于人的機器體系。馬克思深刻地揭示了機器的資本主義應用所帶來的后果:它用機器分工的標準來篩選和塑造工人,把勞動者變?yōu)闄C器的附庸和生產的旁觀者;它改變了相對剩余價值的實現(xiàn)方式,從勞動時間、勞動環(huán)境等多方面限制和剝奪了勞動者實現(xiàn)自身發(fā)展的能力與愿望,削弱了勞動者的反抗能力。但馬克思同時指出,“機器正像托犁的牛一樣,并不是一個經濟范疇。機器只是一種生產力?!盵8]161造成奴役的是資本主義制度而非機器本身。在資本主義社會,“工人要學會把機器和機器的資本主義應用區(qū)別開來,從而學會把自己的攻擊從物質生產資料本身轉向物質生產資料的社會使用形式”[4]442;在社會主義條件下,機器則會成為實現(xiàn)人的發(fā)展的助力,發(fā)揮出更積極的作用。

        猜你喜歡
        資本主義工人勞動者
        為了不吃預制菜,打工人有多努力
        國際金融壟斷資本主義是壟斷資本主義的最新發(fā)展,是新型帝國主義
        勞動者
        馬克思對資本主義剝削的兩重批判——基于《資本論》第一卷的思考
        哲學評論(2021年2期)2021-08-22 01:56:10
        勞動者的尊嚴不應被“扔”在地上
        調配工人
        讀寫算(下)(2015年11期)2015-11-07 07:21:09
        在云端
        人力資源(2015年7期)2015-08-06 10:45:13
        基層關工人的夢
        中國火炬(2015年11期)2015-07-31 17:28:41
        當代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發(fā)展趨勢
        學習月刊(2015年4期)2015-07-09 03:51:48
        勞動者之歌
        人妻丰满熟妇av无码区| 精品国模人妻视频网站| 少妇被按摩出高潮了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 性色| 97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午夜精品av一区二区三| 精品人妻码一区二区三区剧情| 4hu四虎永久在线观看| 免费在线视频一区|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日韩动图| 青青草成人在线免费视频|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秒播| 国产真实露脸4p视频| 色婷婷亚洲一区二区在线| 久久日日躁夜夜躁狠狠躁| 天堂国精产品2023年| 亚洲色大成在线观看| 国产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看| 免费日本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999小说| 乱中年女人伦av三区| 一区二区三区高清视频在线| 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激情偷乱人伦小说视频在线| 青榴社区国产精品|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免费| 国产成人精品白浆久久69| 水蜜桃久久| 国产激情免费观看视频| 优优人体大尺大尺无毒不卡 | 亚洲高清视频在线播放| 成人大片在线观看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网站| 亚洲精品成人专区在线观看| 61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久久精品亚洲熟女av蜜謦|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影院|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久久l | 亚洲一区不卡在线导航| 日韩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