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天佐
摘 要:思想政治理論課對大學生三觀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受限于以往舊有的教學實踐模式,使其在該課程的教學實踐中,往往出現教師忽視大學生課堂主體的問題,這主要是因為教師采用知識灌輸的方法,不重視學生們的課堂參與,因而也可以想象教學效果的好壞?;诖?,要想促進該課程教學實效的提升,就必須對教學實踐模式進行創(chuàng)新,因而微電影模式可以作為一個很好的切入點。
關鍵詞:微電影;高校思想政治理論實踐課;教學模式
當今社會是信息化高速發(fā)展的時代,因而大學生們也深受時代變化的影響。基于此,教師要貼合大學生的心理特點,創(chuàng)新實踐教學模式。微電影是一種貼合大學生心理特點的新潮模式,這主要是因為大學生都比較喜歡新鮮事物,看重社交,微電影恰好都符合這些條件,因而各大高校的思想政治教師可以考慮應用貼合大學生心理特點的微電影模式進行實踐教師模式的創(chuàng)新,達到教與學共贏的目的。
一、應用的主要作用
(一)貼合大學生心理特點
大學生素質提升、性格養(yǎng)成以及走入社會中能力的發(fā)揮都取決于思維認知能力的好壞。以往舊有的實踐教學模式雖然有其優(yōu)勢,但是其比較側重于灌輸知識,因而會忽視學生的主體性,這不利于學生內心真實想法的表達。這不僅會對學生構建知識體系造成阻礙,還會妨害其培養(yǎng)思維的認知能力。微電影可以幫助大學生通過多樣的形式將自己的內心展示出來,彌補舊有實踐教學模式的不足??偟膩碚f,該模式的應用不斷豐富了思想政治理論的實踐教學,還通過貼近大學生的心理特點來著手提升其的課程參與度[1]。
(二)利于大學生知行合一
使大學生認知基本的理論知識以及形成正確的三觀并應用到現實生活中,是思想政治理論實踐教學的主要內容。但是舊有的該課程的實踐活動帶有很強的封閉性特征,不注重大學生的參與度,因而也阻礙了知行合一教學目標的實現。但在實踐教學中應用微電影模式,可以使沒有參與到其中的大學生都有極大的知行自由。從大量的實踐中可以看出,該教學模式不但可以促進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參與度的大幅度提升,還能達成知行合一的課程培養(yǎng)目標,進而促進課程實踐教學實效的大幅度提升。
(三)有機結合課內與課外
一般教育活動按照場所來劃分的話,可分為課內及課外,兩者是互相補充的關系,都是組成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的一部分。該教育活動以課內為主,有著塑造大學生三觀的重要作用。但以往的教育活動不重視大學生的主體性,這使教育活動缺乏針對性。在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中引入微電影教學方法是從大學生心理特點出發(fā)來施行的,因而能夠很好的結合課內和課外教育。這主要是由于課內的知識理論是支持課外活動的開展,作為課外教育之一的微電影拍攝和制作的成功可以起到很好的豐富課堂教育活動的支撐作用,使思想政治理論課更具有時代特點[2]。
二、應用的主要步驟
(一)前期準備工作
一是前期的動員以及布置工作。這主要是因為大學生還不了解實踐教學以及在其中引入微電影模式的重要作用以及意義,因而就必須開展前期的動員以及布置工作,使大學生從多個方面了解到,要想提升自身才干并達到知行合一的目的,就必須在實踐教學中應用微電影教學模式?;诖?,應該從實踐教學的實際要求出發(fā),進行圍繞目的、意義以及實施過程的微電影模式教學手冊制定工作,其后把手冊發(fā)放給每個小組,并做以相應的指導;二是確定主題并做好預案。只有通過結合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實踐教學重點來確定微電影的主題,比如怎樣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念進行培育和踐行,具體可圍繞給殘疾人送祝福的主題來拍攝與制作微電影,進而可以使大學生得到教化,促進其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三是培訓制作微電影的方法。具體是聘請專業(yè)的教師來培訓和指導學生制作微電影的方法,實踐教學內容不同,因而微電影的主題也就不同。微電影應為實踐教學而服務,不能脫離教學,但是也不能淡化教學內容,還應從實際出發(fā)來選擇相應的設備和拍攝方法,現在主要是利用智能化的手機來進行微電影的拍攝及錄制[3]。
(二)中期實施工作
首先,微電影的情境創(chuàng)設非常重要,主題一般緊扣社會熱點問題,具有較強的現實意義。一般鼓勵大學生基于自身學科來選擇不同的微電影主題和形式。比如進行新聞采訪類型視頻的制作是新傳專業(yè)學生主要選擇的微電影主題和形式,專業(yè)理論結合實踐教學,發(fā)揮了實踐教學的突出作用;其次,以自我實踐為主。在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中引入微電影模式可以很好地實現知識理論和社會實踐之間的轉化。該模式可以使學生在制作微電影中發(fā)揮自身的潛在能力,使其更具主動性。這是因為制作微電影的全過程都需要學生親力親為;最后,還應重視小組的協作,助力微電影教學實踐的成功完成。微電影制作和拍攝的全過程都離不開小組成員的協作和交流,因而可以使學生在協作和交流的過程中對自身所扮演的角色和價值有一個更加清晰的認識,有著促進學生溝通能力和教學實效提升的作用。
(三)后期的展示工作
一是展示成果。這不僅可以對大學生的表達力和獨特性進行展示,還能促進大學生之間的學習和交流力度。因而可以采用報告會或是展示會等集中展示大學生們通過協作產生的微電影成果,這可以使大學生在觀看其他組作品的時候,看到自身的缺點并進行及時的完善。并且在展示的過程中,大學生們也能夠更好的體味到微電影模式所蘊含的樂趣,使其獲得巨大的成就感,最終起到端正大學生學習態(tài)度和增強信息學習能力的目的;二是反饋作品。一般以教師為中心并依據上一環(huán)節(jié)每一組所確定和制定的微電影主題和預案,并點評成果。并且教師還應努力使每一位大學生在自由、公正的環(huán)境中對成果進行充分的展示,此外還應進行客觀性的點評,使大學生對成果的優(yōu)缺點有一個明確的認識,并引導學生找出實踐中出現的難點,著重對其探索和協作能力進行培養(yǎng),進而促進其分析和解決難點能力的提升[4]。
三、應用的未來展望
微電影教學方法不僅作為新出現的一種學習方法而引起大眾的熱議,還在各大高校普遍應用開來,是近幾年以來最為熱門的教育關鍵詞之一。從大量的實踐出發(fā),可以看出,在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中引入微電影教學方法的教學效果比較突出。因而,有關部門就對廣大教師將這一教學新模式進行大范圍推廣與實踐應用的鼓勵。但是我們在應用這一新教學模式提升自身教學治療并取得極好的教學成果的時候,還應該對未來推動這一教學模式的深入發(fā)展方面做一些全面性的思考。首先,在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中引入微電影教學方法對學生們的參與度以及指導教師的綜合素質有著更高的要求,進而保障達到最佳的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實效的目的;其次,結合課上與課下、內心與行動是微電影實踐教學模式最終想要達成的目的,而不僅是著眼于實踐。高校要想很好的將思想政治課程和實踐教學對接起來,不妨從微電影創(chuàng)新方面入手,這種教學方法比較側重于通過對大學生們進行拍攝微電影的組織過程,將思想政治理論知識內化為學生自身的品質以及在實踐中得到鍛煉和深化;再次,不可忽視的是這一種教學模式也有缺點存在[5]。該模式雖然有著極強的激發(fā)大學生有更強的社會實踐參與力度的作用,但卻在全員參與力度方面極其欠缺,加之一些客觀因素,比如艱苦的實踐條件、不足的保障資金等,一些高校不能到位的組織和規(guī)范沒有相應的激勵機制,有些大學生在價值觀方面存在極大的偏差,因而不會很主動的參與到社會實踐中去;最后,微電影的表達主題有很大的可能因為每一組成員的過度討論而出現偏差。此外,該模式的實踐教學完全沒有范例和步驟可以依照,并且教師難以給予全程性的指導,這會出現很多難以預料的特殊狀況,最終會對該模式的實踐教學成果產生不利的影響。高校教師應該注意上述的問題并且在思想政治課實踐教學中引入微電影創(chuàng)新模式不斷進行探索,并施行相對應的措施規(guī)避潛在風險[6]。
四、結束語
本篇文章從在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當引入微電影教學方法的應用作用、步驟以及未來展望這三個方面進行了探索、分析以及研究,為其提供一些可供借鑒的實例,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模式更具創(chuàng)新性,促進教師教學實效的提升以及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王海,柴素芳.以微電影創(chuàng)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模式[J].思想教育研究,2016(4):70-73.
[2]沙占華,柴素芳.微電影教學: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創(chuàng)新形式[J]. 思想理論教育導刊, 2017(9):130-132.
[3]柴素芳,沙占華.微電影: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新載體——以河北大學微電影教學法為例[J]. 思想教育研究, 2015(10):44-48.
[4]王琴.“微電影”教學法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中的運用[J].電影評介, 2017(12):101-103.
[5]沈洊,陳燕,德純.論借力經典紅色電影增強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實效性[J]. 大學教育, 2016(6):67-68.
[6]焦小英.微電影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探析[J].黨史博采:理論版, 2017(9):4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