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謝嘉欣
黑龍江大學 150000
顧名思義,字本位理論將漢字作為語法結構的中心,并以此為聯(lián)想點進行文化教育,進而消除學生對漢語的陌生感。漢字由“音”“形”“義”共同構成,進而通過一個漢字讓人們了解一個詞語的結構格局,這對于理解漢語的予以結構有著很大的幫助。因此,將字本位理論應用到對外漢語教學中,既可以讓學生了解到漢字作為一個獨特的字義系統(tǒng)所呈現(xiàn)出的文化特色,也可以讓學生在掌握一個字的意義之后,再結合基本結構單位拓展自己的認知范圍,這對提升漢語教學質量有很重要的意義。
漢語作為一種語言工具,熟練掌握漢語詞匯是學好漢語的基礎。對外漢語教學的對象是外國學生,很多學生在學習漢語時都是第一次接觸漢語,并且在日常生活中并沒有很多的機會接觸漢語,這就導致很多學生會對漢語有些陌生,自然對漢語詞匯的掌握就無法那么熟練。由于漢語詞匯所涉及的范圍非常廣闊,每個漢字平均可以組成二十個詞匯。組字法就是通過向心法和離心法組成以某一個漢字為核心的字組系統(tǒng),這樣可以很好地消除語義的限制范圍,進而讓學生產(chǎn)生合理的想象。組字法在對外漢語教學中還有一個重要的優(yōu)勢,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以字為核心,讓學生進行合理的推斷,這也可以有效拓展學生漢語思維。當學生掌握了聯(lián)想漢語詞匯的方法之后,教師也可以更好地提高對外漢語的課堂效率,從而讓學生在短時間之內掌握更多的知識,這對學生漢語詞匯量的積累以及學生閱讀水平的提高都是大有裨益的。
漢語作為一種語法結構復雜嚴密的語言形式,會給學生學習帶來一定的難度,進而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不僅如此,對于第一次接觸漢語的學生來說,很難準確區(qū)分漢語的名詞、動詞以及形容詞,加之漢語的主、謂、賓等句法結構的成分也沒有嚴格的規(guī)律,這樣很容易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產(chǎn)生困惑,進而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為了解決語法結構較為難以理解的問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以字為基本語法單位,讓學生秉承“以字為結構框架”的原則進行學習,以便學生更好地理解與應用漢語言文化。當學生掌握了理解語法結構的方法之后,不僅可以進一步掌握漢語學習的關鍵點,而且也可以通過語法結構抓住詞匯的核心,進一步加強學生文化感知的優(yōu)勢,提升學生學習漢語的有效性。
中華民族作為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漢字所承載的文化非常厚重,并且包含的文化信息也是多元的。漢字不單單是一種文化符號,也傳遞了中華民族的情感,能將每個地域的特色以更加直觀的方式呈現(xiàn)出來。對外漢語教師由漢字入手開展教學活動,讓學生掌握漢語語義的特點,幫助學生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漢語文化,同時也增加了漢語課堂的趣味性,這對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有著重要的意義。
對外漢語是傳播中華文化的重要途徑,對外漢語教師需要樹立正確的教學觀念,要從思想上認識到漢字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的重要作用。漢字將語音、詞匯以及語法連接在一起,這讓對外漢語教學整體性得以凸顯。需要注意的一點是,在編寫對外漢語教材時應避免出現(xiàn)重形輕義、輕音的情況發(fā)生,這樣才能保證漢字的一體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則可以通過先讓學生學習常用字,進而“以字為本,由字釋詞”,大大提高對外漢語的教學效率。
對外漢語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過程中應注重語音教學的整體性,充分利用漢語音節(jié)與漢字一一對應的特點,將音節(jié)與常用漢字結合在一起,利用漢字帶動語音教學活動的開展,教學生學會發(fā)音與說話,不斷降低學生學習漢語的難度。不僅如此,教師還需要注重音節(jié)的分級教學,由簡入繁地開展相關的語音教學活動,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堅持循序漸進的原則,這樣才能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挖掘學生的學習潛力,進而有效保障對外漢語的教學質量。
在對外漢語教學過程中應用以字為本位理論,就應明確漢字的中心地位,教師充分利用漢字的特點,將漢字與詞匯結合在一起,采用以字帶詞的方式開展教學活動,為學生構建更加完善的教學體系。教師在詞匯教學中可以先讓學生學習常用的詞根,然學生學習利用詞根進行構詞,通過進行豐富的聯(lián)想去掌握更多的漢語詞匯,這樣學生不僅可以學習到更多新的漢語詞匯,也可以對漢語詞匯的構成成分有更好的認知,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探索出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進而掌握到更加扎實的漢語言文化。
漢語語法結構非常復雜,對外漢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盡量與學生日常生活相聯(lián)系,避免使用過于專業(yè)的術語,采用情景教學法開展語法教學活動,讓學生以更加通俗易懂的方式學習復雜的語法結構,擺脫復雜結構的困擾。通過教師將語法教學體系簡約化,在此基礎上進行有理據(jù)性的語法學習,進而為學生學習帶來更大的便利。
綜上所述,開展一種語言的教學活動,就必須與這種語言的特色相結合。對外漢語教學活動的開展應立足漢語的特點,從漢字教學的角度出發(fā),進行一次新的嘗試,為對外漢語教學拓展更寬廣的視野,這樣在傳授漢語知識的同時,也傳播了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