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金諾 董琳紅
(山東省臨沂第三中學)
根據(jù)高考改革,英語越來越重視考查考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忌谧鲩喿x理解練習時,一定要限定做題時間,在選擇正確答案時,要充分利用平常所學過的閱讀技巧,如尋找主題句、猜詞、推理、跳讀、略讀等來獲取所需要的信息。除了教材,平時也要多閱讀英語報紙雜志,增加自己的閱讀量,提高對不同題材和體裁文章的熟悉度以便獲取更多的背景知識和英美等西方國家的文化背景知識。
高中英語教學的目的是在注重學生的聽、說、讀、寫等各方面能力均衡發(fā)展的同時,側(cè)重培養(yǎng)他們的閱讀能力。因此,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在高中英語教學中顯得尤為重要。文章將從英語閱讀中存在的主要障礙、閱讀方法和技巧、高考具體題型的做題方法和技巧三個方面探討如何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取得最后高考的勝利。
英語閱讀是中學生英語學習階段的一個重點、難點。如何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水平是影響學生提高英語水平的一個重要因素。足夠的閱讀量對提高英語閱讀水平至關(guān)重要,但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會遇到諸如詞匯、語法、背景知識等多種問題,因此在后期的閱讀中失去了閱讀興趣,從而嚴重影響了閱讀效果。
英語閱讀始終得不到提高的主要因素就是詞匯量的匱乏。應對不同體裁、不同篇幅的閱讀資料,制約學生閱讀速度的就是詞匯量偏低這一問題。學生在日常的英語學習中,往往是通過學習課文、閱讀報刊、考試等幾種方式比較集中地接觸英語資料的。在這些閱讀過程中,最大的障礙就是生詞。
學生在課外可以嘗試以下做法來提升自己的詞匯量:利用閱讀語篇認識和復習詞匯、句型和語法。在做完限時閱讀后,建議學生將短文再重新看一遍,對文章所出現(xiàn)的詞匯、短語、句型和語法及時進行歸納和總結(jié)。語篇不僅為我們提供了豐富的語言文化背景和交際背景,還為學生根據(jù)上下文的內(nèi)容進行猜詞,推理判斷后完成對語篇的理解,并帶動單詞、短語和句型的復習,形成較為流暢的語言表達習慣,并為寫作打下基礎(chǔ)。同時,閱讀也是記憶單詞的好辦法。
英語語法對于每一個學生來說應該作為必會內(nèi)容。但是現(xiàn)在,學生英語語法混淆甚至不懂的現(xiàn)象很普遍,一些學生由于語法掌握不牢,致使不會分析閱讀理解中的長難句子,甚至誤解了文章中作者想要表達的意思。如此以來,學生對閱讀理解失去了信心,因此閱讀理解也就成了這些學生的丟分題型。
背景知識的重要作用通常會被許多學生所忽略掉,因為更多的學生把閱讀障礙歸因于生詞和長難句的理解,由于對于所讀文章背景知識十分陌生,而造成對文章理解上的意義偏差。尤其是一些以特殊歷史為背景的英文文章對學生來說難度更大。
常見的不良閱讀習慣有:指讀、聲讀和回視。指讀是指為了在閱讀時能集中注意力,學生常常用手指、筆或尺子等指著單詞或放在這些詞下面閱讀。指讀減慢了閱讀速度,分散了學生的注意力。聲讀一般有三種形式:出聲讀、默讀和心讀。學生閱讀速度慢,一般都采用了某種聲讀的方式?;匾曈纸蟹底x或復視,在實際閱讀中許多學生多次返回重讀,既影響了速度又影響了對文章的整體理解。
閱讀能力包括理解能力和閱讀速度。理解能力取決于學生的詞匯量、語法掌握程度和對文章文化背景的了解;閱讀速度則依賴于學生的閱讀技巧。
閱讀技巧就是如何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nèi)掌握文章所包含的信息的方法。學生的閱讀方法不同,理解文章所花的時間也就不相同。在整個閱讀過程中,學生要將全部的注意力放到句子、段落上,盡量通過上下文來理解句子和段落。如果句子中出現(xiàn)陌生單詞,只要它不影響對整個句子的理解,就不要太在意該陌生單詞,大膽地跳過該單詞繼續(xù)閱讀。即使遇到較難理解的句子,也不要著急,先用筆做上記號,然后繼續(xù)往下讀,讀完整段或全文之后,對于前面遇到的許多長難句子的意思理解的也差不多了。就閱讀理解四個字而言,重點是理解。為了保證學生對長難句子的準確理解,老師應當對文章出現(xiàn)的重要句型和長難句子進行適當講解。在閱讀過程中,要求學生能準確把握住長難句子,準確理解并且掌握其意思。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學生在理解這些長難句子之后能熟練背誦,達到鞏固的目的。
我們參考最近幾年的高考試題,不難發(fā)現(xiàn),該題型的出現(xiàn)頻率在逐年增高,其題目也將由簡單的尋找信息轉(zhuǎn)向多層次細節(jié)綜合推理。細節(jié)題主要考查考生是否能在快速閱讀文章的同時,從中獲取某些特定的直接信息或理解特定信息的意義。
答事實細節(jié)題要用原文定位法:根據(jù)題干中的關(guān)鍵詞,找準相關(guān)句、段的內(nèi)容,再仔細對照,不符合原文意義的選項要首先排除,反之,則是正確選項。
近幾年的高考試題對于主旨大意的考查數(shù)量趨于平衡,解題時需要考生對文章的主旨大意進行綜合、歸納和推斷,這一點在未來的高考中不會改變。
該題型的突破方法是:仔細審題,看好范圍;使用略讀,迅速將全段或全文瀏覽一遍;特別注意全文或所問段落的首句和末句,因為它們常常是主旨要義的體現(xiàn);進行分析概括,準確找出主旨要義。
該題型不是閱讀測試的重點,但也是常考題目,是對學生多方面綜合能力的檢測,因此今后的高考中也將保持平穩(wěn)的趨勢,而且短語、句意的猜測也將列入其中。
該題型的突破方法是:
1. 利用構(gòu)詞法的基本知識破解單詞意思。這要求考生了解英語單詞結(jié)構(gòu)法中常用的前綴、后綴和詞根的含義與功能,準確地推測出它們相互結(jié)合形成的整體詞義。
2. 依托上下文語境。詞不離句,句不離篇;篇中求句,句中求詞。猜測詞義時更多用到的方法是結(jié)合上下文的意義、線索、內(nèi)在邏輯關(guān)系進行猜測。
3. 帶入法。代入法是指把四個選項分別帶入所猜詞處,結(jié)合語義、句法、內(nèi)在邏輯進行綜合判斷。
4. 分析指代關(guān)系。考查指代關(guān)系的題,通常是就近指代,解這類題時,一要分析代詞的性質(zhì):指人還是物、單數(shù)還是復數(shù)、主格還是賓格等;二是結(jié)合邏輯和上下文意義去考慮,正確的選項在邏輯和意義上應該是無誤的。
因推理判斷是閱讀理解題中難度較大的一類,它最能考查學生的英語綜合運用能力,因此題量會平穩(wěn)增加,并且邏輯推理題會有所增加。
該題型的突破方法是:確定作者的觀點及寫作目的;分析材料提供的全部事實;超出對已知事實的簡單理解;根據(jù)文章中所闡述的事實細節(jié)和上下文暗示,進行綜合分析,然后做出推斷、引申并得出合乎情理的結(jié)論,不能以自己的觀點代替作者的觀點;細讀全文,掌握文章的表層含義,理解深層內(nèi)涵;注意詞的具體意思和引申意思,將文章材料已知事實與沒有表達的概念聯(lián)系在一起。
注意干擾項的特點:原文中出現(xiàn)的原句不能選;無中生有的選項不能選;根據(jù)考生自己的常識而沒有基于文章的選項不能選。
綜上所述,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要想有所提升,輕松應對高考閱讀,是需要長期的鍛煉和不斷的閱讀,找到適合于自己的閱讀方式和技巧。希望考生能在短時間內(nèi)找到自己的閱讀方法和技巧,較快地提升自己的閱讀理解能力,在高考中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