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在我國,公共承運人拒載的現(xiàn)象十分普遍,但是當前的法律規(guī)范對這一問題僅有一些不明確的零散規(guī)定,導致受害人難以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因此,在強制締約這一理論下,很有必要對公共承運人拒載這一行為進行法律性質上的分析,這有利于規(guī)范公共承運人載客的一些行為和維護乘客的利益。
關鍵詞 合同法 拒載 公共 承運人 強制締約
作者簡介:汪婷,湘潭大學2015級民商法專業(yè)。
中圖分類號:D923.6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8.01.267
一、 問題的提出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公共承運人拒載乘客的現(xiàn)象頻頻發(fā)生,例如某同學甲在公交車站等候準備乘坐公交,但公交車的司機卻拒絕搭載該同學甲,導致某甲上學遲到被學校責罰;有一些司機為了賺取更高的經(jīng)濟收入,經(jīng)常會拒絕搭載較短路程的乘客而選擇搭載較長路程的乘客,也有些司機,不愿意搭載乘客去一些偏遠的地方,還有些司機是選擇性地載客,對于那些孕婦、重傷或重病患者、老人等是拒絕搭載的,如某乙身體不太舒服,在路邊招手想要搭載出租車,但出租車司機害怕自己惹上麻煩,便拒絕搭載某乙,致使某乙去醫(yī)院的救助時間延誤從而加重了病情,等等。
在通常的情形下,司機的拒載行為會耽誤乘客的時間,更有甚者,這一行為會使一些重傷重病患者耽誤救助時間而喪失生命。但是,筆者通過在裁判文書網(wǎng)上檢索發(fā)現(xiàn),此類案件的裁判文書很少,這主要是當前的《合同法》第289條 規(guī)定的不夠明確具體,從而使得作為受害一方的乘客難以找到請求損害賠償?shù)姆梢罁?jù)。
所以,筆者以為有必要對公共承運人拒絕搭載乘客的這一行為進行法律性質分析,為乘客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請求損害賠償找到具體的直接的法律依據(jù)。
二、公共承運人拒載的法律性質分析
筆者認為,公共承運人拒載的這一行為應當屬于對強制締約的違反。乘客站在特定等候區(qū)的行為,就表明乘客已經(jīng)作出了要約,公共承運人讓乘客上車的行為則表明著其同意要約、作出承諾,因為根據(jù)《合同法》第289條的規(guī)定,公共承運人在乘客提出合理的通常的運輸要求之下,其必須、應當進行承諾,公共承運人拒載就意味著對強制承諾的違背,對強制締約的違背。在合同法中,合同自由應當是最核心、最至高無上的原則,但這并不代表合同自由就是絕對的、無任何限制的,如:格式條款的應用、合同形式方面的一些要求、一些強制締約義務的產(chǎn)生等。
(一)強制締約的概念及特征
強制締約,是指合同的訂立并非建立在當事人的合意這一基礎上,只要一方當事人有作出訂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與請求,另一方當事人就必須與其訂立合同,這是一種義務,而且是法定的義務。
根據(jù)合同自由的相關理論,不得強迫任何人與他人締結合同,所以,強制締約是對當事人合同自由的一種限制與突破。其具有以下幾點特征:
第一,強制締約是對合同自由理論的一種違背與突破,當一方當事人作出要約的請求后,另一方當事人在無正當理由的情況下是不能拒絕的,必須與其訂立合同。同時,受要約人也只能在相對的自由之下選擇相對人,如:公共承運人對于乘客的合理的通常的運輸要求,必須作出同意的承諾。
第二,強制締約仍然需要經(jīng)過要約和承諾,其在形式上仍然是當事人雙方進行磋商、意思一致的結果,只不過一方當事人必須作出承諾而已?!昂贤P系的發(fā)生,仍然有賴當事人互相意思表示一致而成立合同,準此,強制締約尚未脫離合同原則的范疇?!?/p>
第三,強制性規(guī)范中的“強制性”主要是來源于相關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其訂立的立法目的通常是社會整體的利益,從而要求某些相關行業(yè)的人員必須訂立合同。比如《合同法》第289條的規(guī)定便是如此。
第四,強制締約通常發(fā)生在社會民生方面,如供熱、供電、供水等,其主要原因是因為這些行業(yè)大部分是被自然壟斷的,而我們作為一般的普通的民眾,是很需要這些基本的生活供應的,但我們作為一般普通民眾,與這些壟斷行業(yè)相比,是處于相對弱勢的地位的,所以法律特別規(guī)定這些公共產(chǎn)品或服務的事業(yè)負有訂立合同的法定義務。
(二)公共承運人拒載的法律性質分析
法律是由各種法律規(guī)范構成的,都是通過語言文字的形式存在的,而法律規(guī)范的語言文字又具有簡練性,因此又必須要對法律規(guī)范進行解釋。
所以,《合同法》第289條的規(guī)范性質,可以從法律解釋的角度去分析,法解釋的作用,正如薩維尼所說“是使自己站在立法者的立場去思考,并使他們的工作得以藝術性地再現(xiàn)?!彼且豁棥笆顾廊サ奈淖衷谖覀兊乃伎济媲坝种噩F(xiàn)其鮮活思想”的工作。
任何法律解釋都是先從文義解釋開始的,也就是字面解釋,通常,我們可以通過規(guī)范中的一些肯定或者是否定的詞語來判斷,比如,“不得”、“必須”、“應當”、“可以”等。對于“不得”這一情態(tài)動詞,其意味著當事人不能實施某一行為,其常常被認為是強制規(guī)范,因而,在《合同法》第289條中,我們通過對“不得”二字在這一條文中的字面解釋,可以發(fā)現(xiàn)該條具有強制的屬性,即公共承運人具有不得拒載的法定義務。只要乘客提出了合理的通常的運輸要求,就是所謂的要約,公共承運人就必須作出強制承諾,不得也即不能夠拒載,從字面解釋上,可以發(fā)現(xiàn)公共承運人與要約人之間屬于前文所述的強制締約。
字面解釋可以對規(guī)范的屬性作初步的判斷,與此同時,我們還可以借助其他的方法對規(guī)范屬性作進一步的判斷確認,可以通過規(guī)范目的解釋的方法去尋找這一條文背后所包含的真正立法目的和性質,因為每一個法律規(guī)范都有其存在的立法價值和立法機關所要表達的立法意圖。
對于《合同法》第289條,其根本的立法目的就是要保護弱勢群體的利益,維護社會的整體秩序,實現(xiàn)合同的實質正義,也符合強制締約制度的目的。強制締約是一座溝通絕對意思自治之理想世界與主體能力不平等之現(xiàn)實社會的制度橋梁。法律為避免嚴重的不公平后果或為滿足社會要求可對私法自治予以限制。 所以,強制締約應當是為了實現(xiàn)合同正義而需要對合同雙方當事人的自由作出相關的限制與約束。endprint
在合同自由的理論之下,若雙方當事人間的力量不均衡,那么從合同正義這一方面考慮,法律就必然要采取某些措施,從而創(chuàng)造出一種均衡的態(tài)勢。在雙方當事人之間的力量均衡的情況下,即雙方的能力處于大致相同的水平時,才能夠保證任何一方當事人在合同中都能夠做到意思自治。 合同正義要求在貫徹合同自由的情況下,也需要考慮合同的社會整體利益。若是將合同自由作為意志自治原則的根本要求,那合同正義便是出于防止合同自由的過度使用而設立的。
合同正義意味著對合同自由作出了限制與突破,要想得到實質意義上的合同自由,就必須實現(xiàn)合同的實質正義,合同正義應當是合同法的最終目標追求。即其要求合同雙方當事人在訂約和履約的時候,不僅僅需要站在個人利益的角度上,還要求當事人認識到彼此雙方之間的訂約能力是不同的,需要站在平衡雙方利益的角度上,因而做到對處于弱勢地位的一方進行保護,從而達到追求社會整體利益的目的。堅持合同自由是想要實現(xiàn)合同正義,在民法或者合同法中規(guī)定強制締約理論,亦是想要實現(xiàn)真正的合同正義,強制締約制度的明確規(guī)定將會使社會整體利益和正義成為最高價值。
因此,李永軍教授對合同正義作了如下的闡述:“人們對法律的最大期待,就是其內涵的正義所在,也就是說它能通過正當?shù)某绦驅⒗婊驌p失在當事人之間進行合理的分配。這種法律的正義觀,體現(xiàn)在合同法中,就是合同正義?!?所以,通過對《合同法》第289條的目的解釋,可以發(fā)現(xiàn),該強制性規(guī)定是我國法律為平衡合同雙方當事人地位上的不平等,而對公共承運人不得拒絕搭載乘客作出的一條規(guī)定,每個人都應當遵守該條規(guī)定,這一法律規(guī)范是出于滿足社會公眾運輸方面的一般需求,也是為了避免訂約雙方地位上的不平等而帶來的不公平后果,是為了實現(xiàn)合同的實質正義。
所以,不論是根據(jù)字面解釋方法還是根據(jù)規(guī)范目的解釋方法,《合同法》第289條都是一條強制性規(guī)范,這一強制規(guī)范是不得違反的,這也就是理論界所說的強制締約理論,即只要乘客提出了合理的通常的運輸要求,公共承運人就必須作出強制承諾,這是公共承運人的法定義務,其不得、也不能夠拒載,如果其違反這一規(guī)范、拒絕搭載乘客,受到損害的乘客便可以依據(jù)該條規(guī)定請求損害賠償。
三、結論
在乘客與公共承運人這一法律關系主體中,乘客是一直處于弱勢的一方,而公共承運人則處于強勢的一方,從維護合同的實質正義,真正實現(xiàn)合同自由的角度出發(fā),應當將“天平”倒向弱者,保護弱者,而強制締約法律制度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維護弱勢群體的利益,但是,在我國當前的民事立法中,對于強制締約這一問題,僅有一些零散的不明確的規(guī)定,且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中還沒有強制締約這一術語概念。在公共運輸或其他公用事業(yè)等特殊行業(yè)領域,由于合同當事人經(jīng)濟上實質地位的不平等,合同正義的價值很容易受到踐踏,急需相關法律的維護,因此,我國《合同法》和其他法律應當明確規(guī)定強制締約制度,從而維護處于弱勢一方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實現(xiàn)法律的自由與正義價值,促進民法與合同法理論的發(fā)展。
注釋: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289條:“從事公共運輸?shù)某羞\人不得拒絕旅客、托運人通常、合理的運輸要求?!?/p>
陳自強.契約之成立與生效.臺北:學林文化事業(yè)出版有限公司.2002.158.
耿林.強制規(guī)范與合同效力——以合同法第52條第5項為中心.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2009.157.
[德]卡爾·拉倫茨著.王曉曄、邵建東,等譯.德國民法通論(上冊).法律出版社.2003.42.
郭鳴.強制締約制度基本問題.廈門大學法律評論(第十四輯).廈門大學出版社.2007.
李永軍.合同法(第二版).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6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