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有效教學”的本質在于追求最少的教學時間獲得最好的課堂成效,相信這幾乎是所有老師的追求。在語文課堂中,有效教學的實現,就要依靠“三步曲”:課前遠瞻、課堂精彩、課后勤思。這三點可以改變以往課堂教學中存在的諸多問題,在語文有效課堂中,學生能夠有具體的進步和發(fā)展。
關鍵詞:課堂;有效;備課;反思
隨著課改的不斷深入,“有效教學”已成為教師們最關注的熱門話題,有效教學,是說課堂上教學的有效性,如美國教育家加涅所言,凡是符合教學規(guī)律,有效果,有效益,有效率的教學活動就是有效教學。
筆者認為,“有效教學”應該用最少的時間創(chuàng)造出最大的課堂效果。鑒于傳統教學中出現的種種問題,“有效教學”的討論越來越多。有效教學在語文課堂的實現就要依靠“三步曲”:課前遠瞻、課堂精彩、課后勤思。
一、 課前遠瞻
古代行軍打仗講究“知己知彼百戰(zhàn)百勝”,同樣,在進課堂前,教師是否能夠高瞻遠矚,直接影響語文有效課堂的實現,那就要從了解學生學情和備好新課兩個方面著手。
第一,精心了解學生學情。目前的語文課堂教學中,尚存在不少問題:老師沒有站在學生的立場和思維水平上設計課堂任務,同時不去研究學生喜歡什么,一味地照搬教材,很難實現與學生的互動。認知水平過低或認知水平超出學生的能力……這一切的根源無疑是對學生學情的不了解。
教學是教與學的有機結合,成功有效的語文課堂,不僅需要擁有專業(yè)素質高的教師,更需要讓學生變成課堂的主體。所有的教學都要從學生出發(fā),于漪曾說:“學生的情況、特點,要努力認識,悉心研究,知之準,識之深,才能教在點子上,教出好效果?!?/p>
筆者在教授蘇教版語文七年級上冊中的《天上的街市》一課時,以為學生并沒有掌握聯想和想象的異同,把這個知識點作為該課時的重點內容,而講完之后課已過去大半,自認為為學生解決了一個知識盲點,而學生課后的反饋是關于聯想和想象的異同早已熟練掌握,筆者花了很大工夫旁征博引以讓學生理清,但卻是課堂無用功。
第二,備好新課。一堂語文課是否有效,就要看學生在課堂中是否有所思有所得有所悟,這就要去決定于教師的備課內容,教師應該以調動學生積極性為目標,仔細研究教材,認真?zhèn)湔n,深入思考。教師應該在備課設計上體現出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起來。要扎實地在備課上花心思。
筆者認為,教師應該備活語文的“動態(tài)”。語文課堂是一個動態(tài)生成的過程,備課對于課堂教學來講只是一種預案,因此我們在備課時就要特別關注“動態(tài)”,在用活教材的基礎上,教師應從自己的感悟中補充教材,這樣才能游刃有余地駕馭課堂、調控課堂,重視課堂上閃現的靈動的變化。
二、 課堂精彩
有效語文課堂毫無疑問是以課堂為主體的,在課堂中需要關注的細節(jié)有很多:導入、問題、舉例、講授、觀察、板書、評價……每一個部分都很重要,筆者想就其中容易被忽視的兩個細節(jié)——導入和板書談一談看法。
首先,導入環(huán)節(jié)。第斯多惠曾說:“教育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倍承莫氝\的一段新課導入,是教師經驗、學識、智慧的結晶?!拔闯汕{先有情”是導入的最高境界,這能幫助學生達到“課未始,性已濃”的良好狀態(tài)。
很多教師在新課導入時,通常以“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新課文……”為課堂的開始,可想而知,時間一長,學生對此心生倦態(tài),在語文課堂伊始,就已失去了興趣,這樣的課堂效果是大打折扣的。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但是要設計出新穎準確的導語并非易事,正像高爾基所說:“開頭第一句是最難的,好像音樂里的定調一樣,往往要費好多時間才能找到它?!笨上攵?,課堂導語必不可少,但卻忌諱過于拖沓,那么,什么樣的導語才能夠吸引學生呢?
第二,板書設計。課堂應該是豐富的多樣的,應該充分調動學生多種感官,讓學生感受課堂的美妙,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
在整個課堂的教學過程中,學生不光是聽課,也應該能看到、感受到課堂的有趣和豐富。讓學生通過眼睛感知板書的魅力,使學生獲得清晰的概念,并在大腦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師如何能寫出吸引學生眼球的板書,筆者有如下建議:
字跡優(yōu)美。有魅力的板書,字跡應該端正,一絲不茍,不可以字跡潦草、隨意散漫,字體大小應該適中。漂亮的板書能給學生帶來積極影響,讓學生更加熱愛課堂,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學生會以老師的板書為榜樣,認真書寫作業(yè),潛移默化中促進學生發(fā)展。
精心設計。板書應該要反映課堂教學的主要內容,讓重點更突出,要注意目的明確,充分準備,教師在設計板書時,務必要心中有數。板書是微型教案,要做到少而精,那種“滿板書”必然會淹沒重難點,也就失去了板書的作用。
三、 課后勤思
教學反思無疑是促進教師專業(yè)最基本的方式,教師應該時時事事進行教學反思,不斷審視自己,研究教學,完善教學,尋找出教學過程中不夠高效的問題,不斷修改使原來的教學成為有效教學,使原來的一般教師,成為有效教師,使低效語文課堂,成為有效語文課堂。
課前遠瞻、課堂創(chuàng)新、課后勤思作為有效語文課堂“三步曲”,可以改變以往課堂教學中存在的諸多問題,在語文有效課堂中,學生能夠有具體的進步和發(fā)展,讓學生多知識產生興趣,同時提高學生質疑和評判的能力,讓學生的想象力得到充分的拓展。筆者希望通過我們的共同努力,可以編織一個有效的充滿生機的課堂,讓更多的學生自主積極地參與到語文課中來!
參考文獻:
[1]馬超俊.讓語文課遠離虛偽的美麗[J].中學語文教學,2003(03).
[2]程海東,張士蘭.三種有效教學策略評價[J].安徽教育,2003(02).
[3]吳海榮,朱德全.數學新課程標準下教師有效教學行為分析[J].數學教育學報,2002(03).
作者簡介:
許露露,江蘇省昆山市,昆山市陸家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