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雪飛+李麗杰
【摘要】目的 分析心內科護理工作中的風險問題和提出規(guī)避風險的策略。方法 選取2016年4月~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心內科患者45例作為研究對象,根據(jù)護理詳細記錄和病歷等資料,對心內科護理中的風險隱患進行分析,再結合護理實踐經(jīng)驗提出解決對策。結果 通過對45例患者的相關資料分析可知,心內科護理風險因素主要來源于護理人員、患者自身和醫(yī)院三個方面。結論 心內科護理工作比較繁雜,對患者病情康復有重要影響,所以建議院方應提高護理人員的素質和規(guī)范醫(yī)院管理,以最大限度的規(guī)避風險隱患。
【關鍵詞】心內科護理;風險;對策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7.26..01
當前,人類疾病種類多且復雜,降低人的生命質量。以心內科疾病為例,具有病情變化速度快和死亡率高的顯著特征,故引起醫(yī)學界的高度重視。有研究表明,通過有效的護理措施,能夠降低心內科護理風險,給予患者以更好的護理服務,對增強護理效果和促進患者康復發(fā)揮著重要作用。所以,在本次研究中,作者結合自身的心內科護理經(jīng)驗,對護理工作中
存在的風險隱患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規(guī)避風險的些許建議。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4月~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心內科患者45例作為研究對象,其中心肌梗死患者12例,心絞痛患者28例,心力衰竭患者5例,年齡50~78歲,平均年齡63歲。
1.2 方法
在研究過程中,對45例患者的護理記錄資源和病歷資料進行詳細的總結與歸納,從中分析出心內科護理中存在的主要風險隱患,并結合自身的臨床實踐經(jīng)驗,提出解決護理風險問題的對策。
2 結 果
在45例患者的護理記錄和病歷資料中顯示,發(fā)生護理風險事件共15例,其中由于患者因素而導致的風險事件有8例,為17.78%;由于護理人員因素而產生的風險事件有5例,為11.11%;院方因素引發(fā)的風險事件為2例,占4.44%。由此可見,心內科護理風險來源主要有三方面,即患者自身、護理人員、醫(yī)院。
3 討 論
3.1 心內科護理存在的風險分析
首先,基于患者自身的風險。在心內科護理實踐中,患者出現(xiàn)心肌梗死、心絞痛、心臟病等病癥,都有可能致死,而在溶栓等治療中,其風險性仍較高,甚至部分患者無法恢復正常生活。心內科室的患者以老年人居多,伴隨機體性能下降,更容易發(fā)生風險隱患。
其次,基于護理工作者的風險。護理人員在心內科的臨床護理中,可能受其能力素質水平的制約性影響,致使護理風險出現(xiàn)。一是國內醫(yī)療事業(yè)進程的加快,涌現(xiàn)許多新設備、儀器等,而護理人員如果不能對先進設備或儀器的使用要求有明確的了解,則不能更好操作,甚至會增加護理人員的工作壓力,形成技術風險隱患。二是部分護理人員缺乏足夠的責任心,在心內科護理實踐中存在職業(yè)懈怠的問題。如,未能對患者的病情進行詳細的記錄,缺乏重點記錄內容等,可能引發(fā)護患糾紛隱患。
最后,基于醫(yī)院方面的風險。從醫(yī)院方面看,引發(fā)心內科護理風險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幾點:一是醫(yī)院環(huán)境,如心內科老年患者行動不便,地面濕滑、扶手設施不完善等,可能造成患者摔倒的問題;二是院方未能根據(jù)心內科護理臨床實踐工作的具體內容而制定針對性的風險控制措施,難以對護理人員發(fā)揮規(guī)范性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護理風險。
3.2 解決心內科護理風險問題的對策
根據(jù)上述,心內科護理工作中存在許多風險隱患,主要來自于患者本身、護理人員、醫(yī)院三方面。就患者自身的風險因素而言,要想規(guī)避風險問題,尚不能采取有效的解決對策。所以,本文研究中,主要就護理人員和院方而提出有效的規(guī)避風險建議。
首先,從護理人員視角看,必須對其加強專業(yè)的培訓,提高其技能水平和增強服務意識,進而為心內科患者提供更為優(yōu)質的護理服務。一是定期針對心內科護理人員開展教育培訓活動,使資歷較深的護理人員可以學習先進的護理理論知識與技能,也提高年輕護理人員的專業(yè)素養(yǎng),確保其在護理工作實踐中提升自身的護理水平。二是對護理人員加強技術培訓,使之能夠熟練運用新設備或儀器等。三是在醫(yī)院內部營造“以人為本”的服務氛圍,努力提升每位護士人員的服務精神,積極為患者提供護理服務,并與患者加強溝通和交流,有效規(guī)避護患糾紛問題。
其次,從醫(yī)院方面看,主要從以下方面著手:①完善各項管理制度。一方面,在心內科護理實踐中,護理人員必須對患者的病情做真實有效的記錄,院方應針對該工作人員而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確保其在記錄中能夠做到真實有效,詳略得當,以提高病歷資料的質量。同時,對于交接班程序加以完善,規(guī)范交接班流程。另一方面,加強安全管理的宣傳教育工作,并為心內科老年患者配備專用的基礎設施,如床邊放置便椅等。②創(chuàng)建有效的風險告知制度。作為心內科護理工作中,應始終保持平和的態(tài)度而參與護理工作,積極與患者及家屬溝通,尤其是對于患者而言比較危險的運動行為、飲食習慣等,使之能夠明確其中的利害關系,進而與患者及家屬更好配合,規(guī)避不必要的風險隱患[3]。
參考文獻
[1] 楊莉君,楊秀華,陳虹利.心血管內科護理中存在的風險及對策分析[J].中國衛(wèi)生產業(yè),2016,13(20):32-34.
[2] 潘 瑩.淺析心內科護理中存在的風險及對策[J].中西醫(y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4,2(07):60-61.
[3] 琚 莉.淺析心內科護理存在的風險及對策[J].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5,2(11):2156-2157.
本文編輯:劉欣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