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晶敏
【摘要】目的 探討在老年心血管病患者介入治療圍手術期應用循證護理的臨床價值。方法 將2016年1月至2017年5月期間我院收治的80例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納入本次研究,將老年心血管病患者根據(jù)是否接受循證護理分成循證護理組(n=40)和基礎護理組(n=40),基礎護理組老年心血管病患者接受基礎護理,循證護理組老年心血管病患者接受基礎護理+循證護理。結果 循證護理組老年心血管病患者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及護理滿意情況明顯優(yōu)于基礎護理組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差異較大,組間對比顯現(xiàn)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老年心血管病患者介入治療圍手術期實施循證護理能夠有效控制老年心血管病患者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獲得更多老年患者的認可和滿意。
【關鍵詞】循證護理;介入治療;老年心血管病;圍手術期;價值分析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7.32..02
本文將2016年1月至2017年5月期間我院收治的80例老年心血管病患者作為實驗對象,評價循證護理對老年心血管病患者介入治療圍手術期的臨床價值。
1 資料與方法
1.1 基礎資料
從2016年1月至2017年5月期間我院收治的老年心血管病患者中選取80例參與此次實驗,將老年心血管病患者按照是否接受循證護理分成循證護理組(n=40)和基礎護理組(n=40)。兩組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男女比例均為21:19,最小年齡均為62歲,最大年齡均為83歲,中位年齡均為(72.48±1.69)歲。其中,54例患者接受經股動脈穿刺單純冠狀動脈造影術(67.50%),25例患者接受經皮冠狀動脈成形術和支架植入術造影(31.25%),1例患者接受腹主動脈夾層支架植入術(1.25%)。通過對80例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基礎資料實施檢驗分析(統(tǒng)計學軟件:SPSS 23.0),兩組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的基礎資料沒有顯著差異,年齡、孕周等,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基礎護理組老年心血管病患者接受基礎護理干預,而循證護理組患者接受基礎護理+循證護理。具體為:(1)加壓包扎患者的穿刺點,讓其術肢保持伸直狀態(tài),并制動12小時。拔除動脈鞘管后,須對患者的穿刺點進行按壓,持續(xù)時間為15~20分鐘,而后采用彈性繃帶進行包扎,維持6~10小時,在保持絕對臥床24小時后可以適當下床進行活動[1]。(2)總結過去護理工作中患者長期臥床后發(fā)生的并發(fā)癥等問題,通過文獻資料的查詢、證據(jù)的搜集,結合已有的護理經驗,按照患者的實際情況,制定護理方案。通常情況下,并發(fā)癥有尿潴留、失眠等,介入治療中使用的抗凝劑會引發(fā)局部血腫或出血,一些病情嚴重的患者甚至出現(xiàn)上消化道出血現(xiàn)象;另外,彈性繃帶的加壓包扎對患者的迷走神經產生影響,出現(xiàn)反射的情況[2]。(3)術前心理護理:將治療方法、安全性、可能出現(xiàn)的不適反應告知患者,讓其做好心理準備,給予緊張、焦躁患者安慰和鼓勵。(4)局部血腫及出血護理:確保局部干燥,對其足背動脈搏動及傷口愈合情況進行觀察,讓患者咳嗽時按壓住穿刺部位[3]。(5)尿潴留護理:術前兩小時指導老年患者于床上進行排尿訓練,術后,幫助其按摩、熱敷膀胱區(qū)域,通過聽流水聲訓練,促進患者排尿,若無效,則須留置導尿管。(6)迷走神經反射護理:在拔管前,對老年患者進行充分解釋,準備好多巴胺、阿托品等藥物,對患者適當注射利多卡因,防止其迷走神經受到疼痛刺激出現(xiàn)發(fā)射情況,拔管時,讓其保持平臥位,壓迫穿刺點,詢問是否出現(xiàn)任何不適[4]。
1.3 觀察指標
(1)觀察并記錄80例老年心血管病患者介入治療后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2)觀察并記錄80例老年心血管病患者介入治療后對護理工作的滿意情況(分成非常滿意、很滿意、不滿意)。
1.4 判定標準
老年心血管病患者介入治療后,向其發(fā)放自制的患者滿意度調查表(滿分100分)。非常滿意:91~100分;很滿意:75~90分;不滿意:0~74分。滿意度=(滿意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總滿意度=非常滿意度+很滿意度。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3.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處理,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數(shù)(%)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80例老年心血管病患者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比較分析,見表1。
2.2 80例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對護理工作滿意情況比較分析,詳細見下表2。
3 討 論
循證護理中,護理人員主要基于護理實踐中的問題,根據(jù)最佳文獻及護理經驗等,切合實際制定并落實護理方案[5]。循證護理有別于基礎護理,其更具有科學性和實效性,能夠為患者提供全方位、多角度的護理服務,有利于患者的預后康復[6]。
此次實驗結果顯示,循證護理組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的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及護理滿意情況均顯著優(yōu)于基礎護理組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反映出循證護理有利于老年心血管病患者介入治療后的恢復。
綜上,在老年心血管病患者介入治療圍手術期,循證護理工作的實施能夠有效控制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并發(fā)癥的發(fā)生,促使更多老年患者認可、滿意醫(yī)療工作。
參考文獻
[1] 李國琪,吳湘華,周津津,等.循證護理在老年心血管疾病介入手術患者圍手術期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26): 18-20.
[2] 王穎琦,侯 力,車 媛,等.應用循證護理對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實施心理護理的體會[J].中國循證心血管醫(yī)學雜志,2012,04(4): 373-373.
[3] 幸坤艷.循證護理對老年心絞痛患者醫(yī)囑依從性及康復效果的影響分析[J].心血管病防治知識(下半月),2015(5):124-125.
[4] 石洪霞.循證護理對老年心絞痛患者醫(yī)囑依從性及康復效果的影響[J].飲食保健,2017,4(21):249-250.
[5] 胡 鑫,李幗英,舒 婧,等.老年冠心病患者便秘的循證護理[J].中國美容醫(yī)學,2012,21(10):291-292.
[6] 劉秀珍,劉坤杰.淺談循證護理對老年心絞痛患者醫(yī)囑依從性的影響[J].當代醫(yī)藥論叢,2014(11):90.
本文編輯:劉帥帥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