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占俊
摘要:在當前信息化時代,信息技術這門學科的教學顯得非常重要,通過有效的教學能夠提高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等,從而成長為滿足社會需要的人才。但是在傳統(tǒng)的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的教學模式非常落后,教學效率很低,因而教師必須要以新課改理念為指導,深入開展教學改革創(chuàng)新,運用更為多樣化的教學手段,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率。本文主要探究了新課改下小學信息技術教學改革的措施,以供參考交流。
關鍵詞:小學信息技術;教學改革;措施
引言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進步,信息技術這門學科開始產生并逐漸成為非常重要的教學課程,信息技術基礎知識和技能應該是新形勢下每個人必備的基本能力。對于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來說,它與他們學科有著本質的區(qū)別,其時效性和突破性是精華部分。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教學模式單一落后,重理論知識講解而輕實踐操作教學,所以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必須要深入開展小學信息技術教學改革,真正讓學生掌握計算機應用能力。
一、借助微課教學,促進學生理解
“微課”主要是指教師在課堂教學之前給學生們錄制一個小的視頻,在課堂上給學生們播放,使學生對本節(jié)課的重點和難點進行一一講解,便于學生更好地抓住本課的重點和難點,理解課程內容。它改變了傳統(tǒng)的教案設計的模式,直接突出課程的重點和難點,刪去不必要的講課內容,便于學生學習。采用“微課”這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可以很輕松地抓住課程內容的重點和難點,給學生點明了正確的學習方向[1]。例如在講“分享成功”這個內容的時候,由于本課的教學目標是使學生們通過學習,理解郵件中附件的基本概念,并且掌握附件閱讀、保存和發(fā)送的方法,學會利用回復功能向發(fā)件人直接回信,培養(yǎng)學生們的計算機素養(yǎng)。所在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先給學生們播放一個小視頻,在小視頻里面對本課中的重點和難點進行一一闡述,即“郵件附件閱讀和保存的方法,回復郵件的方法,郵件發(fā)送的途徑”等。小視頻模式給學生們展示出這些具體的操作,使學生們對本課中的重點和難點有了一個大概的了解。之后教師再帶領學生們學習課本上的理論知識,提升學生們的理解能力,最后把學生們帶到機房進行具體的實踐操作,完成本課的教學目標。
二、優(yōu)化教學設計,貼近學生生活實際
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選取有利于學生理解的、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內容進行講解,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圍繞新課程改革的目標,在教師的指導下,使學生逐步達成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統(tǒng)一[2]。例如在講“小伙伴的作品”的時候,教學目標是使學生認識IE瀏覽器的圖標,學會打開和關閉瀏覽器,并學會在瀏覽器中輸入特定的網(wǎng)址來瀏覽網(wǎng)頁,查找所需的資料,培養(yǎng)學生們的信息實踐水平。在進行本課教學過程中,由于教師平時給學生們所布置的作業(yè)需要學生上網(wǎng)去查找相關的資料,所以學生們必須掌握關于瀏覽器的知識。教師可以先在多媒體上給學生們進行具體的講述,使學生們識別瀏覽器,并打開瀏覽器,在搜索的位置輸入所要查找的資料的網(wǎng)址,使學生們記住查找的順序。之后帶領學生們學習課本的理論知識,對教學內容進行鞏固。這樣貼近學生實際生活的教學,必然會取得很好的教學效果。
三、巧用游戲,激發(fā)學習興趣
小學生活潑好動,天性愛玩,對游戲的抵抗力較小。計算機自帶著很多游戲,教師可以根據(jù)教學內容,巧妙運用這些游戲,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輕松愉快地掌握新技能。如在講解鼠標操作時,如果僅孤立地讓學生練習單擊、雙擊、拖動和移動四種操作,不易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為此,教師可利用計算機自帶的“紙牌”游戲來幫助學生練習,這樣學生的興趣就會高漲,學習效果也會好很多。需要注意的是,游戲的選擇一定要慎重,不僅要和教學內容相關,適合學生,還要強調趣味性,有助于開發(fā)學生的智力[3]。
四、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培養(yǎng)合作意識
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雖然一直被小學課堂教學所倡導,但是并沒有取得實質性的教學效果。小學新課改背景下所倡導的小組合作,是指在小組合作中培養(yǎng)學生們的創(chuàng)新精神,合作意識,自主習慣和探究本領,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例如在講“我們的作文集”的時候,教師可以把學生們分成三個小組,并在每個小組設置一名組長,配合教師監(jiān)督學生們的學習進度。教師給學生們提出一系列的問題:“在WPS軟件中,如何把不同的Word文檔復制粘貼成一個文檔呢?這個操作的步驟是什么呢?有什么樣的優(yōu)點呢?在一個集合的文檔中,如何編輯文字使文檔更清晰?”教師指導學生們帶著這些問題去閱讀課本,嘗試尋找合適的答案。學生們的閱讀過程中,通過同伴之間的分享,順利解決了這些問題。之后教師再給學生們進行詳細地解說,并實際操作,培養(yǎng)學生們的信息技術素養(yǎng)。
五、教師要注重不斷提高自身專業(yè)素養(yǎng)
小學信息技術屬于一門新興學科,教師基本都屬于年輕的老師,沒有教學經(jīng)驗,在上課過程中只能按照課本內容進行相應的講解。教師是課堂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和參與者,教師的專業(yè)素質直接決定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方法,所以學校需要引進一批具有高度專業(yè)素養(yǎng)的信息技術教師[4]。學校要加大與高校的聯(lián)系力度,專門培養(yǎng)適應小學信息技術教學的專業(yè)教師,同時提高信息技術教師的職業(yè)待遇。另外,學校還要注重培養(yǎng)小學信息技術教師的心理素質,適時地進行專門的心理培訓,讓教師給學生傳達積極的思想,促進學生的全面健康發(fā)展。
結語
總之,當今是個網(wǎng)絡信息技術不斷飛速發(fā)展的時代,小學信息技術教師要認識到開展這門學科的教學價值,在實踐教學中要以新課標為要求,在不斷提升自身教學能力的同時,運用學生樂于接受的多樣化教學形式,注重理論教學與實踐操作的統(tǒng)一,實現(xiàn)教學質量的提高,發(fā)展學生的信息化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秦維鑫.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如何捕捉學生的閃光點[J].中華少年,2017(03):80-81.
[2]秦昊.小學信息技術教學存在問題即對策探析[J].考試周刊,2016(08):52.
[3]柯勝軍.新課改下小學信息技術教學改革芻議[J].考試周刊,2017(02):22-23.
[4]茹麗娜,王玉.用新理念構建小學信息技術的“新課堂”[J].黑河教育,2014(08):5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