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紅波
摘 要: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食品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食品安全已成為社會發(fā)展過程中備受矚目的焦點問題?;诖?,食品檢驗部門應該時刻保證食品檢驗的準確性,以此切實保障食品安全。研究其控制因素,能夠有效提升食品安全率,食品檢驗人員需要嚴格按照食品標準進行檢驗,合理使用儀器設備,選擇最佳的檢驗環(huán)境,如此才能夠更好的保證食品檢驗準確性。本文以此為內容進行幾個方面的研究分析。
關鍵詞:食品檢驗準確性 控制因素 分析
中圖分類號:TS20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7)10(c)-0183-02
影響食品檢驗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包括檢驗方法、儀器設備的選擇、檢驗人員素質以及檢驗環(huán)境等等。檢驗人員必須要充分掌握這些影響因素,并明確自身的責任,同時不斷吸收先進的檢驗技術和經驗,如此才能夠保證檢驗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相關食品檢驗部門以及檢驗人員,應該明確自身職責,能夠從以上幾個因素入手,嚴格控制檢驗質量,強化檢驗管理力度,如此才能夠為人民的飲食生活提供更多保障。
1 檢驗過程的控制
檢驗過程中的控制是非常重要的,具體分析如下。
1.1 把控好抽樣步驟以及措施
在進行各項不同種類的食品檢驗過程中,抽樣是檢驗活動中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對于所有的檢驗活動而言,抽樣是最先開始進行的一個環(huán)節(jié)。抽樣時要保證樣品的均一性,同時取樣條件、儲存條件、抽樣數量和保質期等因素也非常重要,不能滿足檢驗條件的要重新抽樣。若是其中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出現問題,檢驗結果即使有很高的準確性,也不能真實、客觀地反映出食品市場現狀與風險點。所以,做好抽樣的相關活動是提高檢驗準確性的先決條件,為后續(xù)檢驗活動做好鋪墊。
1.2 嚴格控制檢驗的過程
加強食品檢驗過程的質量控制,可以有效的減少食品檢驗過程中出現失誤的幾率,克服檢驗結果失真的問題。在一定的儲存條件下,某些樣品的檢驗指標,是會隨著儲存時間的延長而發(fā)生變化的,因此為了能夠確保檢驗的準確性,就應該優(yōu)先對這些樣品進行檢驗,如酸價,過氧化值等。對一些指標本身不穩(wěn)定的項目,應在短時間內盡快進行檢驗,肉制品制備后如果反復凍融,亞硝酸鹽指標就會發(fā)生變化,應及時取樣安排實驗。樣品基質復雜或存在干擾的項目,要在檢驗過程中加強凈化或采用不同的基體改進劑和抗干擾劑。因此,我們要加強檢驗過程的管理,提高檢驗人員素質,加強業(yè)務學習,充分發(fā)揮內部質量控制作用,同時還應該加強外部交流驗證,確保檢驗的準確性。
2 檢驗設備的控制
儀器設備在保管使用的過程中,由于外界因素的影響,容易出現元器件老化以及機械磨損等問題,并且其性能隨著時間變化,也出現檢驗結果失真的情況。如果使用這些儀器設備檢驗產品,必然會影響檢驗結果的準確性。因此,實驗室的儀器設備要定期進行檢定或校準,在日常檢驗過程中,也要按規(guī)定定期核查。每隔一段時間,應該對儀器設備進行相應的保養(yǎng)及維護。在維護過程中發(fā)現問題、故障,及時進行處理和維修,保證儀器的正常運轉。除此之外,實驗中使用的一些玻璃器皿,其使用的合理性,也會影響檢驗結果的準確性。例如:吸量管、容量瓶等需在實驗室內開展自校準。
3 檢驗技術的控制
3.1 選擇適宜的檢驗環(huán)境
實驗室的環(huán)境,包括實驗室內部的空氣溫度、濕度及氣壓等。在實驗室中,室內溫度會影響儀器性能,從而影響檢驗結果。例如:使用液體比重天平測定植物油的密度時,需調節(jié)水和油的溫度為20℃,在此條件下進行測定,才能夠保證檢驗的準確性。檢測啤酒的酒精度和原汁麥濃度時,要在20℃的條件下進行定容和測定,這樣做的原因就是防止溫度影響溶液的體積和便于查表計算。玻璃器皿的檢定過程中,要求室溫20±5℃,且室溫與水溫之差不得超過2℃,如果檢驗的環(huán)境達不到要求,就會影響檢驗結果準確性。在容量法分析時,應盡量保持在20℃的條件下進行,如標定標準溶液時,要對滴定的體積進行溫度校正,消除溫度對體積的影響。
3.2 選擇正確的檢驗方法
食品檢驗前,食品檢驗相關技術人員必須要對不同的食品進行準確地歸類,充分了解產品的工藝特點,確定檢驗需要采取的檢驗方法和標準。有些情況下,不同的檢驗標準具有不同的檢驗方法,甚至同一檢驗標準有多種檢驗方法,出現這樣的情況時,就需要檢驗技術人員依據食品的檢驗條件、待測指標含量及樣品特性等不同方面和角度進行分析,最終得出一個合理、適用的檢驗方法。在最新版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中,都給出了每個方法的適用范圍,選擇合適的檢驗方法才是得到準確結果的前提,同時還要注意檢驗方法的有效性,要做好檢驗方法的變更和確認,掌握方法的關鍵控制點,理解方法的原理,掌握不同食品基質前處理的適用性。
4 對檢驗人員的要求
檢驗人員是食品檢驗的執(zhí)行者,也是保證檢驗結果準確性的關鍵因素。食品檢驗的過程中,部分操作程序可以通過儀器來完成,但是這些儀器不是自動的,而是需要檢驗人員對儀器進行操作。因此,檢驗人員的專業(yè)技能以及綜合素質的高低,會直接影響著檢驗結果準確性。為此,檢驗人員在操作時一定要保持認真、嚴謹的工作態(tài)度,同時,對檢驗數據進行正確的記錄及處理。按照實驗室規(guī)定使用有檢驗儀器、填寫實驗記錄、保存電腦儀器數據資料,能夠做到量值溯源。隨時關注儀器狀態(tài),能夠識別目標物質和干擾物質,盡量克服基質效應。多做空白實驗、加標回收實驗、多方法比較和參與國家級能力驗證,來提高檢驗結果的準確性。對于可疑結果和異常問題要保持高度的敏感性,出具不合格檢驗結果時應充分考慮本底水平和帶入原則等問題。實驗室要建立健全相關的質量體系,并確保其持續(xù)性,通過采取不同的培訓和交流方式,培養(yǎng)和提高檢驗人員的專業(yè)技能及綜合素質,以確保食品檢驗工作的長遠發(fā)展。
5 結語
食品檢驗對檢驗過程、檢驗設備以及檢驗技術的要求都非常高,這其中的每個環(huán)節(jié)出現問題,都有可能影響檢驗結果的準確性。為了保證檢驗結果的準確性,檢驗活動的相關技術人員必須要明確自身職責,嚴格控制影響檢驗結果的因素,如此才能夠提高檢驗的準確率,保障食品安全。
參考文獻
[1] 張紅文,李曉錄.淺議應怎樣確保食品質量檢驗的準確性[J].科技資訊,2012(24):222.
[2] 陳天舒.論食品檢驗準確性提高的控制因素[J].北京農業(yè),2012(3):195.
[3] 孫巖琳.論食品檢驗準確性提高的主要因素[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1(36):101.
[4] 喬聚新,王金華.論食品檢驗準確性提高的控制因素[J].品牌與標準化,2011(24):2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