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衛(wèi)國??
摘要:隨著我國不斷加大對教育課程的改革工作,高中物理教學旨在建立一個合理、高效、多方位的課堂。從目前的形式來看,如何提高高中物理的課堂效率,如何讓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識,如何讓教學工作跟上時代的步伐,已經成為目前比較熱議的話題。
關鍵詞:高中物理;教學;思維方式
高中物理課程的學習要求學生要有較高的思維能力與推理能力。但對于學生來說在學習理解方面存在著很多的難題。由此可見,我們要從多方位的改革來入手,例如從教學理念,教學內容,教學形式,以及教學思維方式等。作為高中物理教師,通過大量的實踐課程和大量的調研工作,我對高中物理教學中幾種常用的思維方法有一些自己的見解。例如我經常在高中物理課堂上運用的方法有類比法、趣味法、情景構建法、實驗法、模型法等等。我認為靈活地運用多種教學思維方式,可以極大地提高我們的教學質量以及課堂效率。
接下來,我就淺談一下我自己常用的幾種教學思維方式:
一、 類比法
類比法也叫“比較類推法”,就是從某一事物的具體屬性入手,可以推測類似屬性的推理方法。通俗地來說,就是把兩類事物共同的屬性拿出來相比較的一種學習方法。
高中物理課堂上運用類比方法,把一些很模糊、見不著、摸不到的知識點類比成學生能夠看得見、摸得著、熟悉的事物,這樣一來,學生就會對某些抽象的知識點有個直觀化的體驗,很大程度上就會降低學生的理解難度。
例如我在講重力勢能時,就會把電勢能引入進來,兩個知識點同時進行講解,在講解的過程中把兩個知識點提出形成類比,這樣一來,學生會對兩個知識點各自的特點有一個明確的歸納,并且也會極大的幫助學生記憶。并且在講電磁振蕩的時候,我就經常把它和彈簧的震蕩形成類比,對于學生來說,彈簧是學生非常了解的東西,所以進行這樣的類比,極大地有助于學生的理解。
二、 實驗法
眾所周知,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課程,單一化的理論知識傳輸往往很難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通過實驗法,可以很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探索能力、實踐能力、思維能力以及學習能力。并且以我對學生的考察分析,學生對于物理實驗課程有極高的熱情,所以展開高中物理實驗課程,可以極大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并且以此來培養(yǎng)他們對物理的學習興趣,我相信“興趣是學生學習的最好老師”,學生產生了對物理的興趣之后,想必物理將不再是學生的難題。
例如我在講物理慣性這方面知識的時候,就會經常展開實驗法的教學過程。因為對于高中生來說,“慣性”這個知識點有點陌生,所以通過一些實驗,他們將會有更加直觀化的感受,通過大量的實驗他們會慢慢的發(fā)現(xiàn)“慣性”與速度無關,與大小無關,而是與本身的質量有關。通過他們自己的探索與發(fā)現(xiàn),我相信他們對這一知識點的理解將會更加深刻。
需要注意的是,在展開實驗課程時我們還要注意合理性,保障好知識點的鋪墊工作,不能一味的為了實驗教學而教學,要尊重客觀事實?!皩嶒炚n程”和“書本知識”做好相應的調配工作。
三、 設疑和提問法
在進行授課時,我們還應該注意講課的語氣,有意識的去設疑,讓學生有一個思考的過程,而不是讓學生一味的被動式學習。通過設疑法可以很好地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
并且我也經常展開提問式教學,例如在課堂上我經常提問一些概念性的問題:
1. 慣性是什么?什么是慣性定律?
2. 慣性和慣性定律相同嗎?有什么區(qū)別?
3. 歐姆定律的內容是什么?
4. 怎樣用分式表示歐姆定律?
5. 歐姆定律反映了怎樣的物理意義?
這些問題的提問,我們旨意不在他們能夠學會多少,能夠理解多少,而是通過這樣的方式來抓住學生的注意力,當學生注意力下降時,我們可以運用這樣的教學方法,可以很好地使我們教學變得更加有節(jié)奏感,并且也可大大保證學生的學習效率。
四、 趣味法
趣味法的教學思維,很大程度上能夠使學生產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就像上面提到的“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也有心理學家曾說過:“一旦他們產生了對學習濃厚的興趣之后,他們的積極能動性會極大的被提高,他們會自覺性的去學習、去探索?!比の痘慕虒W思維模式,我認為又分為兩種:一是授課的語言的趣味化,二是授課方式方法的趣味化。從授課語言層面講,教師要了解這個時代學生的興趣點,盡可能的運用一些詼諧幽默的語言,從而實現(xiàn)趣味性的教學思維。從授課方式方法層面來講,在教學中我們可以展開一些小組式的學習活動,這樣一來教學的趣味性就會大大提高。
五、 情景構建法
“情景化教學”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有目的地去引入或創(chuàng)建有一定特殊感情色彩的、以形象為主體的生動具體的場景,以引起學生一定的態(tài)度體驗,從而幫助學生理解教材,并使學生的心理機能能得到發(fā)展的教學方法。
情景化的構建往往是構建生活中的場景,這樣一來,教學活動將更加生活化,生活化的教學可以很好地幫助學生理解問題。
在創(chuàng)建特定“場景”時,我們還要切實的關注到“場景”的合理性。要切實地保證學生在這個“場景”中,能夠更加容易理解物理知識,能夠更加有效地學習。
六、 總結
總之,教學的思維方法我們要合理、有效、靈活的去運用。并且在過程中我們還要有意識地去培養(yǎng)學生的一些學習方法,比如在高中物理中常用的有整體法、隔離法、極限法、逆向思維法等等。并且作為新時代的教師,在教學思維方法方面我們還應該大膽地探索、大膽地創(chuàng)新,使我們的教學活動面向未來,最終實現(xiàn)高中物理課堂的高效性、先進性、全面性。
參考文獻:
[1]李磊.初中物理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重要性——小組合作,大放異彩[J].中國校外教育,2015,10(05):116.
[2]宋威葳.新課改高中物理教學中的矛盾及解決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4,(10).
[3]史艷麗.淺談高中物理教學實施研究性學習[J].祖國:教育版,2014,(2):87-88.
[4]李育成.淺談個人對高中物理有效教學的看法[J].文理導航(中旬),2014,(06).
作者簡介:
徐衛(wèi)國,中學一級教師,廣西壯族自治區(qū)防城港市,廣西防城港市高級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