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 松,李 波,方 程,彭方毅(西南醫(yī)科大學附屬醫(yī)院肝膽外科,四川瀘州646000)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文化和醫(yī)療水平的提高,已有較多高校開始施行留學生高等教育培養(yǎng)。醫(yī)學院校招收留學生的現象目前也較普遍。對醫(yī)學專業(yè)的留學生而言,臨床實習是必不可少的過程,亦是十分重要的學習時期。肝膽外科是普通外科中的重要科室,除了理論授課外,臨床實踐對于該科室內容的學習尤其重要。國內常用的教學方法為傳統(tǒng)教學法(LBL),是以授課老師為主體,采取多人大班制全程灌輸式教學[1?3]。這種教學模式并沒有根據留學生的個體差異、興趣愛好以及學習能力針對性教學,對于留學生而言,交流困難大大阻礙了教學效果的提升[4]。以問題為基礎的學習方法(PBL)是目前發(fā)展較迅速較流行的教學模式,是以學生為中心,通過建立協作組進行討論,教師促進學習,以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5]。通過以問題為中心的學習,引導學生建立完整的醫(yī)學觀念,達到訓練臨床實踐和提升思維能力的作用[6]。本院在實際實習帶教中,將PBL教學方法應用于在肝膽外科實習的留學生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具體情況報道如下。
1.1 研究對象 選取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在本院肝膽外科臨床實習的留學生72名。其中男生42名,女生 30名。年齡 20~28歲,平均年齡為(24.5±3.5)歲。將所有的實習留學生,根據實習課安排的時間,分為試驗組(n=34)和對照組(n=38)。兩組在年齡、性別、外科學基礎理論考試成績方面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1.2.1 教學方法 以醫(yī)學英文原版雙語教材《外科學》(肝膽外科章節(jié))為主要授課內容。試驗組采用PBL教學模式:(1)授課教師選取肝膽外科常見典型病例,告知實習的留學生,留學生在課前圍繞疾病的病因、發(fā)病機制、臨床診斷、治療(包括保守治療及手術治療)、手術指征、手術時機、可能的病理診斷等進行文獻查閱,將該組同學自由分組,每個小組的同學負責查閱某一部分的內容,課前進行匯總。(2)在科室實習課上,帶教教師將本課所需典型的病例患者帶至示教室(事先取得患者知情同意),先由各小組同學分別闡述查閱的內容,再由帶教教師現場示范診治過程,具體講解問診、體格檢查、該病例的腹部CT等影像學資料。(3)留學生根據帶教教師的講解提出該患者的診斷依據,鑒別診斷,初步診療方案,手術方式,術前、術中、術后的注意事項,以及遠期恢復及并發(fā)癥等。帶教教師進行點評和總結,并就學生回答情況安排課后復習及預習內容。
對照組采用LBL教學模式:帶教教師首先在示教室為留學生講解某疾病的理論內容,包括定義、病因發(fā)病機制、診斷、臨床表現以及治療。理論授課結束后,帶領留學生于典型患者病床前,進行問診、查體,并講解影像學資料。最后帶教教師很據留學生的提問和表現進行總結。
學期結束時,對兩組留學生進行理論考核,并進行問卷調查,了解學生對教學方法和效果的反饋情況,并根據兩個教學組的教學效果進行比較分析。
1.2.2 觀察指標
1.2.2.1 考試成績 考核2個教學組對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滿分100分,包括基礎理論題(總分40分)、病例分析題(總分60分)2個部分?!?0分為優(yōu)秀,80~<90分為良好,60~<80分為合格,<60分為不合格。
表1 兩組理論成績比較
表2 對教學方法的評價
1.2.2.2 對PBL教學法的評價 通過問卷調查,分別調查兩個教學組對各自所采取的教學方法的評價情況。具體包括對教學方法滿意度、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學習積極性提高、分析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團隊合作能力、語言組織能力、與人溝通能力、課堂氣氛的改善、是否希望繼續(xù)采用該教學法等。
1.3 統(tǒng)計學處理 使用SPSS17.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或構成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理論成績比較 試驗組的理論成績?yōu)椋?2.0±2.5)分,對照組的理論成績?yōu)椋?0.3±2.2)分,優(yōu)秀率分別為41.2%和31.6%。其中,試驗組的優(yōu)秀、良好人數明顯多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對教學方法的評價 在對兩種教學方法的評價方面,試驗組各項能力均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 2。
LBL是以教師為重心及中心,注重于大班制講授理論知識,課堂互動少,學生自主思考少,缺乏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對學生是否具體掌握知識并不確定,且在鍛煉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主動思考以及分析解決問題方面并無優(yōu)勢[7]。臨床實習是醫(yī)學生成長為一名合格的醫(yī)務工作者所必需的學習過程,留學生由于語言不通,單方面的授課教學更是難以明確留學生是否已完全掌握授課知識,特別是掌握復雜的肝膽外科系統(tǒng)知識[8]。留學生作為一類特殊人群,根據以往的教學經驗發(fā)現,他們跟我國臨床本科生有許多不同的地方,表現為在課堂上表現得更活躍,積極參與課題互動,善于思考,喜歡提問。因此,對于留學生而言,開展多元化教學模式是留學生肝膽外科實習教學的需求[9]。
PBL教學模式[10?13]是強調以學生為中心,由教師引導,將學習設置于多種復雜的問題中,學生通過多種途徑,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獲取知識的主動學習模式。
在肝膽外科實習課上應用PBL教學法是以臨床病例為問題切入點,通過典型案例啟發(fā)留學生主動探索、參與討論并總結問題答案,是一種開放式的教學方式,能夠提高學生獨立學習的能力,培養(yǎng)團隊協作理念,開發(fā)臨床思維,梳理復雜的理論知識。肝膽外科疾病較為復雜,手術風險高,所以在掌握理論知識的同時,更加需要加強學生的實踐技能操作,如病史的采集、體格檢查、實驗室檢查的分析,影像學資料如腹部CT的判讀以及實踐操作等。作為一個手術科室,團隊協作能力也尤為重要,所以需要培養(yǎng)留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14]。
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PBL教學組的平均成績、優(yōu)秀率均明顯高于LBL教學組。在肝膽外科常見疾病的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臨床的分析和學習積極性,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團隊合作能力,語言組織能力,與他人溝通能力這幾方面,PBL組均好于LBL組留學生。另外,問卷調查的結果也顯示留學生對PBL教學的滿意度和希望值均較高。通過PBL教學,留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較高,PBL方法無疑是適合留學生肝膽外科臨床實習課教學的,這對于醫(yī)學院校的教學改革具有一定的參考作用。
[1]CARVALHO A.The impact of PBL on transferable skills development in management education[J].Innov Edu Teach Int,2016(53):1?13.
[2]陳文瑤,李新志.情景式PBL教學法在骨科臨床教學中的應用[J].現代醫(yī)藥衛(wèi)生,2016,32(21):3399?3401.
[3]廖剛.PBL教學模式在胃腸外科臨床帶教中的應用[J].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6,30(7):53?54.
[4]陳家露.PBL教學法在普外科實習帶教中的應用效果[J].現代醫(yī)藥衛(wèi)生,2016,32(24):3882?3883.
[5]唐博,翟潤,張靜,等.PBL教學模式在肝膽胰外科實習帶教中的應用效果探討[J].醫(yī)學美學美容旬刊,2015,24(6):788?789.
[6]俞慧宏,何松.PBL教學法在醫(yī)學專業(y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現代醫(yī)藥衛(wèi)生,2016,32(10):1573?1575.
[7]張傳海.PBL教學法在普通外科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課程教育研究,2015(2):224?224.
[8]陳志宇,別平.PBL教學法在肝膽外科教學查房中的應用[J].西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4):144?146.
[9]權芳,趙瑞敏,張鵬飛,等.PBL教學模式在醫(yī)學留學生教學中的應用[J].西北醫(yī)學教育,2016,24(1):140?141.
[10]李祿生,翟瑄,梁平.PBL在小兒外科臨床見習教學中的應用及意義[J].現代醫(yī)藥衛(wèi)生,2017,33(4):611?613.
[11]霍雄偉,高燕鳳,尚亞飛,等.PBL與SSP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在八年制醫(yī)學生普外科臨床見習教學中的應用評價[J].中國醫(yī)學教育技術,2016,30(3):336?339.
[12]薛小峰,張偉剛,楊小華,等.以問題為基礎學習教學方法(PBL)在普外科臨床見習教學中的應用[J].心理醫(yī)生,2016,22(35):281?282.
[13]蒙俊,何建超,李家宇.標準化病人結合PBL教學模式在心外科實習教學中的應用[J].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16,34(19):111?112.
[14]蔡振存,楊雪,李志宇,等.PBL教學法與LBL教學法在外科學臨床實習教學中應用的比較[J].沈陽醫(yī)學院學報,2016,18(1):5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