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雅思考試的學術類閱讀模塊的段落信息配對題是中國考生錯誤率最高的題型之一。筆者提出了教學當中的應對策略,希望能為雅思教師與考生提供掌握提升該題型正確率的方法。
關鍵詞:雅思閱讀;段落信息配對題;教學;策略
雅思(IELTS)考試全稱為國際英語語言測試系統(tǒng),閱讀模塊要求考生在一小時內完成三篇文章的閱讀并準確理解。本文討論段落信息匹配題,考查形式為一條小標題對應一個特定段落,定位到其所來源的原文段落。筆者在教學經歷中歸納了考生應對該類題型最常見的困難,提出“對癥下藥”的特定策略。
第一,學生詞匯量有限。雅思閱讀的文章大多來源于海外知名刊物,如Nature,Economist,Newsweek,而且選題廣泛,所涉詞匯數(shù)以萬計。同時,段落信息配對題型要求考生能夠進行快速準確地閱讀和聯(lián)系文本相關內容,這意味著該題型對詞匯的要求包括意義,詞性,范疇,感情色彩,搭配,同義詞等其他信息。應對策略:教師首先依托文本語境進行詞匯隱性教學,需要將詞匯教學融入至語篇教學,讓學生在語境中體驗到詞的含義和用法。以劍橋雅思9 Test 1 Passage 2 Is there anybody out there? The search for extraterrestrial intelligence為例,小標題seeking the transmission of radio signals from planets來看,如果學生不清楚transmission的含義,那么教師可以結合上下文語境讓學生推測改詞的意義。從文本中“the transmitted power...radio waves travel the greatest distance”的語境中學生可推理出見transmit一詞與travel有相似的詞義。同時,學生也注意到了transmit一詞的詞性與詞形變化,以此種手段再追加或補充以顯性的詞匯教學活動,以加強詞匯學習的效果。此后,教師運用認知心理學家古德曼的圖式理論進行顯性教學詞匯記憶,即通過詞匯講解或讓學習者查閱詞典,參看注釋等顯性方式有意地教授目標詞匯的相關知識,從而強化該詞的詞形,詞義以及在這類語境中的用法。同時,教師可引導學生尋找同義詞,近義詞,反義詞以及意義轉述等方法切入新的知識,即圖式理論的構建功能。如依據(jù)transmit推導出transfer,transport,intermittent等等根據(jù)詞根詞綴能推測判斷出相關意義的詞匯。
第二,學生閱讀技能知識有限。在配對題中給出的小標題內容設計貫穿全文,因此學生為完成該項題目需通篇閱讀整篇文章。在尚未掌握一定閱讀技能之前,學生做該類題型會效率低下,難以同時保證做題的速度和正確率。應對策略:首先,教師有計劃,有目的地滲透閱讀技能于教學過程之中。課堂內容應精心設計,合理引導,結合教學實際,對學生進行閱讀技能的訓練。學生需要重點把握略讀(迅速瀏覽全文,抓住文章大意和主圖局,明確作者的態(tài)度和意圖)和尋讀(快速查找某一相關信息,一目十行,對不相關的內容一帶而過)等技能。以劍橋雅思9 Test 2 Reading passage 1為例,為了找出小題目an account of national policy initiative的原文出處,教師在課堂中傳授學生尋讀技巧,以national policy為定位詞在原文中搜索即可迅速發(fā)現(xiàn)只有第八段提到了與宏觀政府政策相關的內容。其次,教師應帶領學生理解文章寫作結構。平行結構是指在論證某個觀點或論題時,將其分解成具有一定聯(lián)系的幾個方面來加以論述,而這幾個方面都是從屬于中心論題或觀點的,它們之間地位平等,呈平行關系。具有此結構的文章段落主題鮮明突出,學生在進行掃讀時利用相關知識判斷文章結構后可迅速排除小標題中不屬于平行結構的表述。邏輯結構是指論證的結構,論證的結構是論點和論據(jù)通過一定的論證方式組成的。因此,練習分析論文的邏輯結構,這是提高學生閱讀能力重要手段,也是提高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和養(yǎng)成邏輯思維習慣的有效途徑。此結構會先介紹研究對象的背景知識,之后對于研究對象的表象,原因,分類,后果等方面進行分析。例如劍橋雅思9 Test 3
Reading passage 3,教師指導學生迅速通過定位中心句總結段落大意,推測文章結構,就會發(fā)現(xiàn)該文章是以information theory為主題展開,從背景知識—主要人物的學術介紹—主要人物的初始靈感—主要人物的核心進展—后繼次要人物的成就對比—主要人物的成就總結的邏輯結構依次展開。由此,學生可以判斷出a reference to what Shannon initially intended to achieve in his research發(fā)生在描述主要人物的早期研究段落之中。
本文重點針對學生在應對段落信息配對題中會遇到的詞匯以及閱讀速度和技巧欠缺方面的問題提出了針對策略:以隱性和顯性的詞匯教學處理文本的高頻詞匯,以教授掃讀,尋讀,分析文章結構等閱讀技巧的方式解決學生速度慢,定位難的問題。當然,這些策略的實施應當從學生現(xiàn)有的水平出發(fā),結合具體教學實踐,同時也要注意課堂活動設計的靈活性,提高該類題型的正確率。
參考文獻:
[1]岳曉莉.在語境中培養(yǎng)詞匯變化能力[M].西北大學出版社,2006.
[2]馮梅.大學英語閱讀中高頻詞匯教學的語境循環(huán)觀[J].新課程研究旬刊,2016(8):25-26.
[3]胡靜.如何在雅思閱讀中同時提升速度和正確率[J].新東方英語:中英文版,2016(6):13-15.
[4]孫福香.英語閱讀教學中閱讀材料的解讀與使用[J].海外英語,2016(18).
[5]解冠楠.“小標題”背后的故事——解析雅思閱讀段落標題配對題[J].新東方英語,2013(2):7-9.
作者簡介:吳丹丹,江蘇省南京市,南京外國語學校仙林分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