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絕大多數(shù)的老師都在關注著“如何上好高效課堂”,卻忽略了對“如何鞏固課堂教學成果”的研究。針對“如何鞏固課堂教學成果”這一問題,筆者在本篇中,結(jié)合實踐及同行們的做法,分別從抓住早讀課,課外作業(yè)的設計,以及與之相關的評價機制三大方面,淺談應該如何更科學,更有效地鞏固課堂教學成果。
關鍵詞:有效;課堂教學;策略
許多老師認為:學生良好的基礎鍛造于課堂。只要課堂高效,就沒有學生掌握不了的東西。其實不然,原因是什么呢?
首先,小學生學習英語的特點之一就是易接受,易忘記。其次,小學開設英語課的情境是漢語學習的環(huán)境,周圍沒有自然運用的語境。在這樣的氛圍里學習英語,就會有一定的困難。還有就是課時不足。
如何有效地鞏固課堂教學成果呢?筆者從抓早讀課以及課外作業(yè)設計這兩方面,有意識地,有計劃地,經(jīng)常性地,反復地對新知進行鞏固性練習。讓學生輕松地掌握所學的知識,潤物于無聲。
一、 抓住寶貴的早讀時間
在課堂上,對于需要讀的課文、詞匯,老師一定會盡量地讓學生充分朗讀,分角色表演等。由于早讀課時間較短,一位教師甚至要輔導幾個班,精力受限制。針對于這樣的情況,選好小助手或是英語小組長,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對于早讀課的形式和所讀內(nèi)容一定要有一個具體的設計方案,切不可草率為之。
(一) 早讀課的目標設定。目標的設定包括:哪些學生應該會背誦,(甚至要具體到哪些單詞,句型和對話),哪些學生應該會熟練地朗讀等。
(二) 早讀課的形式應該豐富多彩,呈多樣化。
1. 可以讓學生先大聲齊讀,創(chuàng)設英語早讀課的氛圍,(這種早讀方式特別適合于有一些學生注意力不集中,甚至是還沒有完全清醒的情況),大聲齊讀還可以對學生起到提神的效果,能喚起讀書的欲望。
2. 領讀。學生可以跟著老師、光盤或是磁帶讀。這些領讀方式,語音、語調(diào)的問題能夠得到解決。如果是英語課代表領讀,那就得注意了。老師一定要在早讀課之前,抽時間較正課代表的語音、語調(diào),絕不能貪圖省事。
3. 老師要充分利用小學生好勝心強的性格特點,創(chuàng)設競爭性的環(huán)境,比一比,賽一賽。如個體與個體之間,小組與小組之間,男女生之間等等。另外,各小組成員之間在學習上的差距不可以太過懸殊,以免出現(xiàn)不公平的競爭,挫傷部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三) 早讀課內(nèi)容的選定。早讀課的內(nèi)容不能只囿于所學的新知,還要有計劃地把與本單元有關聯(lián)的舊知,如詞匯、語法、句型等知識點進行挖掘。當然,這些事情要靠學生們同心協(xié)力共同完成,學會歸納,老師只起到提綱挈領的作用。歸納好的材料,以多媒體的形式呈現(xiàn)給學生識讀,記憶;也可以印制成紙質(zhì)材料作為新課的補充,使其起到溫故而知新的效果。
(四) 設立評價機制。每天早晨都要根據(jù)既定早讀目標的達成情況,評出“早讀之星”,可以是個人,也可以是小組,進行獎勵。
二、 抓住課外作業(yè)質(zhì)量及數(shù)量
有人提議,小學生每天應該“零作業(yè)”。對于這種提法我實在是不敢茍同。適當?shù)淖鳂I(yè)量是必要的,這就要求要優(yōu)化作業(yè)設計。有針對性,有層次性,內(nèi)容和形式都要靈活,要讓學生感興趣。如何優(yōu)化英語課外作業(yè),使學生在課外作業(yè)中實現(xiàn)自己的價值,找到學習的樂趣呢?筆者結(jié)合自己的設計和同行們的創(chuàng)意,簡列幾種。
興趣的源泉在于運用知識。那么,設計讓孩子們感興趣的作業(yè),就顯得非常的重要。我把作業(yè)的布置分為兩大塊。
(一) 在雙休日或節(jié)假日完成的作業(yè)。(盡可能的情況下鼓勵學生家長積極參與)
1. 單詞狂想畫。要求學生用畫的形式描繪出所給單詞的具體意思,如:cold,學生就分別在四個字母上添加了帽子,圍巾,手套等,還有漫天的雪花,長長的冰凌,這些非常形象地描繪了這個詞的意思,另外,學生也可以將單詞注釋在相對應的物品旁邊,拓寬知識面,從而由此及彼,掌握更多的知識。
2. 單詞歸類設計。如玩具火車上裝載的是有關于玩具的單詞,水果籃里裝的是有關各類水果的詞匯,等等。這樣可以激發(fā)學生對詞匯學習的興趣,并養(yǎng)成歸類與總結(jié)的好習慣。歸類與總結(jié)可是學習的法寶。
3. 英語手抄報。對于英語手抄報,我采取開放式的,不作任何形式的要求,鼓勵學生一定要設計出自己的風格與特色?;匦:?,同年級的幾位老師一起選出質(zhì)量比較高的,有鮮明的特色及個性,并能夠突出他設計這份報紙的主題思想的作品,參照評比標準評出獎次,給予獎勵。
(二) 平時的課外作業(yè)。
1. 請將當天所學的詞匯和句型編成自己最喜歡的歌曲或是歌謠,有條件還可以配上音樂。
2. “我愛做編劇”。以小組為單位,自由選材,創(chuàng)作對話。如創(chuàng)作的作品內(nèi)容多,有創(chuàng)新,且組員在表演的時候,口語流暢,語音語調(diào)正確,表演到位,老師要授予該組“優(yōu)秀編劇”的榮譽稱號。
3. “我的知識庫”。鼓勵學生將在有關食品類的、飲料類的、服裝類的、食品類的、玩具類等的英文名稱收集并存放到百寶箱中,通過查字典,問老師等途徑學會識讀,定期進行比賽,比一比誰知道的課外知識多。
另外,創(chuàng)設英語角,英語沙龍等都是很好的作業(yè)形式。
綜上所言,要想鞏固好課堂上所學的知識,無外乎課內(nèi)與課外一起抓,以及采取正確的評價方式。我相信只要你認真地思考了,實實在在地做了,你所期待的教學效果就會非常明顯,課堂的教學成果就可以得到鞏固與提高。
參考文獻:
[1] 《新版課程標準解析與教學指導》.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P14).
[2] 許芳.《如何優(yōu)化英語課外作業(yè)》.小學英語教學設計,2013,4.
[3] 方冰依.《淺談如何提高英語早讀課的實效》.中小學外語教學論壇.
作者簡介:李秀梅,江蘇省睢寧縣寧海外國語學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