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星依 楊偉靜
摘要:閱讀既可作為消遣,又可陶冶情操。閱讀既能改變?nèi)说男愿?,又能錘煉人的品質(zhì)。書是知識的海洋,是我們?nèi)松缆飞系囊槐K明燈。因此,應當倡導全民閱讀,傳承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增強社會向上向善的力量。4月23日“世界讀書”日的設(shè)立也是為了讓更多的人拾起讀書的樂趣。小學是閱讀的初級階段。老師對其閱讀習慣和閱讀興趣的培養(yǎng)是小學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這會讓孩子們受益終生。所以本文從如何培養(yǎng)小學生的閱讀興趣和習慣出發(fā),希望改善教學方式,使學生真正愛上閱讀,習慣閱讀。
關(guān)鍵詞:小學生;閱讀興趣與習慣;培養(yǎng)途徑
閱讀使人明智,少年智則國智,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培養(yǎng)小學生閱讀興趣和習慣是小學語文教育目標之一。老師不僅應該創(chuàng)造閱讀氛圍,課堂內(nèi)外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也應該引導學生明確閱讀目的,制訂閱讀計劃,使用恰當?shù)拈喿x方法,讓學生做到讀思結(jié)合、讀寫結(jié)合,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一、 培養(yǎng)閱讀興趣
(一) 課堂上培養(yǎng)學生閱讀的興趣
當語文老師在講述一篇課文時,可以積極地創(chuàng)設(shè)語文課堂情景。
1. 可以運用多媒體教學,精美的圖片、音頻、視頻都能激發(fā)孩子們學習、閱讀的興趣。比如課文《日月潭》中“清晨,湖面飄著薄薄的霧……要是下起蒙蒙細雨,日月潭好像披上輕紗,周圍的景物一片朦朧……”,若是老師在為學生講述這篇課文時,在多媒體教案配上日月潭的清晨、雨天的照片,教課過程會更為生動,激發(fā)孩子們對于知識的好奇心。
2. 讓孩子們扮演課文中的角色,比如在教授《賣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時,可以讓學生們扮演小女孩、搶走小女孩鞋的男孩、小女孩的爸爸、小女孩的奶奶,通過課堂上的角色扮演孩子們自己把故事以表演的方式展示出來,在表演中,孩子們也更能體會人物的處境和思想活動,課程也不是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方式,變得更為有趣,加深了學生們的閱讀體驗。
另外,老師在講述一篇文章時,還可以幫助孩子們了解更多的課外知識,可以從課文中引申到課文外的小故事。比如在講王安石的詩《泊船瓜洲》時,可以給學生講講王安石的故事,這樣學生更容易理解和記憶詩句,對于古詩詞也能以一種較輕松的方式閱讀學習。
(二) 多開展課外活動
在班級課余時間多開展朗讀比賽、講故事比賽的活動,有利于學生在比賽中既鍛煉了自己,又充實了知識,老師可以借比賽的機會引導學生增加閱讀并選擇自己喜歡的故事或文章進行演繹。另外,班級內(nèi)還可以有“圖書角”,在那里孩子們可以盡情地閱讀,或者交換自己喜歡的書或故事。
(三) 營造“愛閱讀,多閱讀”的學習氛圍
首先,老師應該以身作則,因為老師是學生的指明燈,亦是學生最好的學習榜樣。老師可以將自己的閱讀興趣帶到課堂,帶到班級,營造一種熱愛閱讀的學習氛圍,把學生對于閱讀的積極性調(diào)動起來,并積極引導學生們在課外閱讀,推薦合適的書目給學生閱讀。其次,在課堂教學中,可以引導學生交流閱讀的心得,比如“讀完這一課你有什么樣的感悟”,并鼓勵學生在課下積極探討閱讀的心得,而不是游戲、動畫片之類的。除此之外,家長對于孩子的閱讀興趣的培養(yǎng)至關(guān)重要,家長需要在孩子成長過程中陪伴孩子一起閱讀,若家長有閱讀的習慣,孩子也會耳濡目染,家長還可以有意識地養(yǎng)成孩子對閱讀的興趣和習慣,比如睡前小故事等。
二、 培養(yǎng)閱讀習慣
(一) 明確閱讀目的,制訂閱讀計劃
美國著名學者諾·波特指出:“談到讀書,首先應該明確目的。對讀書的目的認識得越清楚,讀書的信心就越堅定持久?!睂τ诤⒆觼碚f,往往不明白閱讀到底是為了什么,不明白為什么要讀這本書。所以不僅應當培養(yǎng)孩子對于閱讀的興趣,也應該告訴學生為什么要讀這本書,閱讀這本書對于他們有什么幫助。不僅如此,對于應該怎樣閱讀、閱讀多長時間的計劃也能夠促進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提高閱讀效率。
(二) 教導學生用正確的方法閱讀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苯探o學生學習的方法才會使學生終生受益。閱讀方法是閱讀的一部分。老師在課堂上帶領(lǐng)學生閱讀課文,教授的不僅是課文,也是閱讀的方法。這不僅能為學生進入更高年級的語文課程閱讀打下殷實的基礎(chǔ),也讓學生在閱讀中領(lǐng)會樂趣,與作者進行精神上的溝通。比如,在教授《在天晴了的時候》這篇詩歌時,老師可以鼓勵學生大聲、有感情地朗讀,因為從朗讀中能更深切地感受到詩人飽滿的感情,體會到詩文的內(nèi)在含義。
(三) 讀寫結(jié)合
古人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睉龅阶x中有思、以讀促寫、思寫結(jié)合、以思導讀。首先應做到在閱讀中思考,思考意味著知識的汲取,意味著打開想象的翅膀。如閱讀走馬觀花,既感受不到作者寫文的深意和趣味,思維也得不到擴展,閱讀的樂趣也未得以實現(xiàn)。在思考中的閱讀,既能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也能在學生寫作時提供更多的材料、積累更多的詞匯。當閱讀為學生提供更廣闊的思維空間,學生的寫作所受思維的限制就會大大減小。在閱讀過程中,老師不僅應該引導學生做深層思考,也應該指導學生做閱讀筆記。在閱讀中記錄自己喜歡的語句,在思考中形成自己的感悟和想法,都能促進寫作的提高。
三、 結(jié)束語
本文探討小學生閱讀興趣和習慣的培養(yǎng)途徑,不僅可以考量以上幾個方面,也可以從更多方面更多角度,更新教育思路,提升小學生自主閱讀的能力,推動小學語文教育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趙庭莉.談小學生語文閱讀興趣與習慣的培養(yǎng)途徑[J].讀寫算:教研版,2014,(5).
[2]馬水赟.淺談小學生閱讀興趣和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J].神州旬刊,2012,(z1):129.
[3]于宏偉.淺談小學生閱讀興趣與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J].讀與寫:上,下旬,2016,13(8).
作者簡介:
吳星依,楊偉靜,山東省煙臺市萊山區(qū)實驗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