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信息技術學科開展的這些年,可以感受到農村信息技術的普及在加快,可是農村中學的信息技術教育教學的開展還存在著諸多困難和問題。本文就本人從教多年來在信息技術教學中遇到的問題進行分析,提出對策。
關鍵詞:農村中學;信息技術;現(xiàn)狀分析;應對策略
一、 農村中學信息技術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現(xiàn)狀分析
1. 學校重視程度問題
作為一門非全國高考統(tǒng)考科目,學校重視程度不高,具體表現(xiàn)為:師資不足,信息技術課時安排不足,信息技術老師除了日常的授課外,學校另外安排的兼職過多,不僅多出了許多“隱形”的工作量,而且導致信息技術老師無法像其他學科的老師那樣利用課余時間專注于自己學科教學技能的鉆研,并不利于信息技術老師發(fā)展自身的教學能力。另外,信息技術老師在學校各類評比評獎中明顯處于劣勢,長期下去無法調動大家工作的熱情和積極性。
2. 不同地區(qū)經(jīng)濟、教育發(fā)展不均衡問題
近年來農村經(jīng)濟和文化發(fā)展迅速,但是在信息化社會的今天,農村對于計算機的依賴程度還遠不及城市。如今地處城市的家庭,電腦幾乎成為普通家電。在農村,除了網(wǎng)吧以及部分較寬裕的家庭外,電腦在農村大部分家庭里仍然是“非主流”。學生接觸電腦的途徑集中在網(wǎng)吧以及某些有條件的學校機房里,但是農村中學經(jīng)費緊缺,除了早些年上級單位分配下來的電腦并沒有能力購入新電腦。然而這些電腦在今天看來一般配置較老,使用時故障率高,嚴重影響到了日常教學的應用。
3. 學生因素問題
首先,學生水平參差不齊影響到了課程開展的安排。由于農村小學硬件設施的不完善,以及信息技術學科專業(yè)教師的缺乏,導致部分小學生在小學階段并沒有學好信息技術這門課。學生在升入初中或者升入高中后,就容易造成較大范圍的信息技術水平參差不齊的現(xiàn)象。其次,學生對待信息技術課的態(tài)度問題也成為阻礙教學順利進行的原因,學生對處在“次要”科目的信息技術學科的態(tài)度是能過就好,這門學科得高分并不能換來班主任以及家長的贊許,更不能作為取得升學資格的一個依據(jù)。
二、 改善農村中學信息技術教學的應對策略
1. 提高認識,轉變觀念
目前,信息技術已經(jīng)和語數(shù)英等基礎學科知識一樣,成為現(xiàn)代知識結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以計算機技術為核心的信息技術得到了空前的發(fā)展。在教育信息化的發(fā)展過程中,不僅僅是信息技術學科本身,信息技術在其他學科教學中的應用也日益明顯,其他學科的信息整合是教育發(fā)展的大勢所趨。“計算機普及要從娃娃抓起”,站在為孩子的終身發(fā)展以及學校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高度,信息技術不應該再作為一門邊緣學科來對待。這需要學校各級領導甚至整個教育界提高認識,轉變觀念。
2. 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師資培訓是信息技術教育的重要工作之一,在某種程度上,師資素質的高低決定了信息技術的水平。目前,農村中學信息技術教師的學歷已經(jīng)本科化,但缺乏實踐操作能力,再加上信息技術知識更新快,有可能在大學學過的東西在畢業(yè)后具體應用于實際教學當中時就過時了。同時,大學中所學的知識如何和中學的教材相聯(lián)系,如何對教材內容進行有效教學,這些都是提高師資隊伍水平必須要解決的。這要求有關部門經(jīng)常性地開展相應信息技術知識和技能培訓,通過定時定期學習,努力提高農村中學信息技術教師的業(yè)務水平。
同時,學校也應該注重其他學科教師的信息技術能力培養(yǎng),適當“減輕”信息技術學科教師的課外兼職工作量,讓信息技術學科教師能夠有更多的時間來完成自己學科的教學任務,同時鼓勵信息技術老師利用課外時間繼續(xù)學習鉆研學科知識。
3. 爭取支援同時充分利用學?,F(xiàn)有資源為信息技術教學服務
農村中學信息技術教育面臨著諸多挑戰(zhàn),我們必須因地制宜找尋適合農村中學信息技術教學發(fā)展的道路,才能推動農村信息技術教育工作的向前發(fā)展。目前農村中學硬件設施不齊備,軟件方面配套跟不上,這也是農村中學信息技術教育的最大瓶頸。這就需要地方政府、教育部門、社會等多方面力量,多渠道籌措資金,加強信息技術設施建設,保證信息技術課程的順利開展。
在爭取更新學校軟硬件設備的同時,我們還要用好現(xiàn)有資源。信息技術教師應該定時檢修機房已有的軟硬件設備,必要時候通過硬件的資源整合,保證大部分電腦的正常運行,確保學校機房的正常使用。
4. 激發(fā)學生興趣,調動學生積極性
為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解決的對策是讓教師首先了解學生的基礎、了解學生對本學科的需求等相關情況??梢試L試在開學初通過簡單的問卷調查來了解學生的情況,包括學生的基礎,學生對本門課程的期望等,為教學的開展提供依據(jù)。其次教師要在了解學生的基礎上,對教材和教學內容進行加工和處理,不僅要讓那些基礎薄弱的學生掌握好本門課程要求的知識,而且也要使那些有一定基礎的學生感覺有新知識可以學習。這就要求課程內容符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意識與熱情。
為了讓全體學生更好的接受信息技術課的學習,信息技術老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做到以下三點:一是發(fā)揮個人魅力吸引學生聽課,二是精心設計應對不同層次學生的教學方案,三是提高自己管理課堂的能力應對課堂突發(fā)狀況。
目前農村中學的信息技術教育還面臨著諸多挑戰(zhàn),我們必須因地制宜找尋適合農村中學信息技術教學發(fā)展的道路,才能推動農村信息技術教育工作的向前發(fā)展。我們期待教育部門和全社會與我們一道為此進行更多、更科學的探索和嘗試。我們相信農村中學信息技術教育發(fā)展的明天會更美好。
作者簡介:
黃震宇,福建省莆田市仙游縣教師進修學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