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小民??
摘要:復習課是整個小學數學教學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學生日常學習的數學知識本身都是較為零散的,需要通過復習課的有效梳理,使得零散的知識能夠形成一個整體,真正幫助學生掌握知識。然而,小學數學傳統(tǒng)的復習課模式僅僅是枯燥的說教與練習,效果并不理想。隨著思維導圖在各個學科中的不斷應用,越來越多的教師意識到思維導圖在小學數學復習課中的重要作用,通過思維導圖能夠讓整個復習課呈現為可視化的流程,使得各個抽象的知識點進行有效的聯(lián)系,更為符合小學生的認知能力?;诖?,本文基于小學生實際情況與認知能力,提出幾點思維導圖在小學數學復習課中的應用建議,僅供參考與借鑒。
關鍵詞:小學數學復習課;思維導圖;措施
系統(tǒng)性、抽象性一直是數學知識的顯著特點,而小學數學日常教學過程中則是以知識點來開展教學的,教學缺乏系統(tǒng)性,還需要通過復習課針對零散的知識點進行有效的串聯(lián)。然而,由于小學生本身認知能力與抽象思維還處在發(fā)展的初期,傳統(tǒng)的復習課模式并不符合小學生特征。思維導圖則是采用畫圖的方式將各個零散的數學知識點之間的聯(lián)系表現出來,使得學生能夠通過圖畫,直觀地了解各個知識點,并將其串聯(lián)起來,形成知識網絡體系。所以,對小學數學教師來說,如何將思維導圖更好的應用于復習課就成為當前急需解決的重要課題。
一、 思維導圖在小學數學復習課的應用流程
思維導圖在小學數學復習課中的應用應當基于小學數學復習課的具體情況來開展,具體來說,流程主要為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教師針對復習內容相關的關鍵知識點實施概括,使得學生明確復習的任務及重點,接著引導學生建立學習小組,各個小組民主選擇組長,并進行任務的分配,給予學生預留充足的時間來繪制思維導圖。在上述進程中,教師需要充分發(fā)揮自身的主導作用,引導學生了解學習目標、分配學習任務,為下一階段的教學開展打下扎實的基礎。其次,學生針對相關概念、知識點實施整理,梳理當中存在的邏輯聯(lián)系,嘗試繪制自己的思維導圖,接著讓學生基于小組開展交流、討論,針對思維導圖進行完善。當各個小組討論完成以后,再以小組為單位開展集中的交流、匯報,選取某個小組的思維導圖,引導全班學生共同討論,指出當中存在的優(yōu)勢及問題,然后各個小組再分別優(yōu)化自己的思維導圖,最后教師針對各個小組的思維導圖進行評價。上述進程的主要目的在于將學生的能動性、創(chuàng)造性充分發(fā)揮出來,所以教師應當主動構建和諧、融洽的教學氛圍,使得學生能夠更為主動、積極地投入到思維導圖的繪制中來。最后,通過兩次較為系統(tǒng)的評價之后,學生繪制的思維導圖已經較為完善,已經能夠展現出各個知識點之間存在的密切聯(lián)系,教師再引導學生基于思維導圖來進行鞏固,加強知識的記憶,并且進行思維能力的鍛煉,相應的復習效果自然事半功倍。
二、 思維導圖在小學數學復習課中的應用建議
對于小學數學復習課來說,要想有效引入思維導圖來提升教學效率,僅僅依靠教師層面的應用顯然是不足的,還需要廣大教師指導學生掌握思維導圖的應用方法,通過雙方共同使用思維導圖,才能夠充分發(fā)揮思維導圖的作用,進一步提升小學數學復習課的效率。具體來說,主要包含以下兩個方面:
(一) 基于思維導圖的備課與預習
1. 教師備課
當明確復習的具體內容后,教師應當綜合參考復習課具體目標、重難點,進行思維導圖備課,使得思維導圖能夠針對整個復習內容進行有效的梳理,并且能夠針對復習的重難點內容進行突出,引導學生根據思維導圖來開展復習。
2. 學生預習
眾所周知,預習是整個學習過程中至關重要的內容。然而,因為小學生本身能力有限,往往難以自主完成預習任務,特別是對于復習課的預習來說,大部分小學生均感覺難以入手。這就需要教師教導學生應用思維導圖開展預習的方法,通過思維導圖來針對知識內容進行有效的梳理,然后分別回憶各個知識點存在的差異性,深入分析其潛在的聯(lián)系,以便于了解自身在之前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而在當學生尋找到自身的問題以后,在復習課學習中則能夠具有針對性的開展學習,進一步提升復習效率。
(二) 基于思維導圖的教與學
1. 教師教學
教學開始后,教師先選取學生展示自身預習思維導圖的繪制情況,然后教師基于各個學生的思維導圖開展針對性的教學,向學生展示自己繪制的思維導圖,在學生查漏補缺的過程中,去引導學生主動發(fā)現各個知識點之間的深層次聯(lián)系。當知識點梳理完成以后,教師再安排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思維導圖的進一步完善,教師在巡視的過程中給予適當的點撥,幫助學生去解決自身存在的疏漏。
2. 學生學習
縱觀上述教學過程,通過教師的評價與完整思維導圖展示,能夠讓學生了解自身思維導圖存在的問題,進一步完善自身的知識體系。但是,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顯然是無法將復習涉及的所有知識點完全展示出來,學生自己在做筆記的時候自然也存在不完整的現象。這就需要學生充分利用思維導圖來進行記錄,基于自身思維導圖來尋找知識點的盲區(qū),在補充盲區(qū)的過程中進行不斷的完善,最終使得思維導圖更為完善,形成一個更為系統(tǒng)、細致的整體,為日后的再次復習奠定扎實的基礎。
三、 結語
綜上所述,作為一種教學工具,思維導圖對學生產生的影響并非在短時間內就能夠獲得理想的效果,而是需要教師合理的應用,幫助學生進行長時間的堅持練習,使得思維導圖成為自身的一種習慣,才能夠充分發(fā)揮思維導圖的作用。思維導圖在小學數學復習課的應用是一項系統(tǒng)、漫長、復雜的工程,教師在開展思維導圖復習課的過程中,不僅需要基于復習課的內容、目標來進行思維導圖設計,同時還需要綜合參考小學生認知能力、知識體系來進行思維導圖的優(yōu)化,并且需要教會小學生使用思維導圖的方法,使得復習過程中雙方能夠在思維導圖應用方面進行良性的互動,真正保障小學數學復習課的質量。
參考文獻:
[1] 黃波波,衛(wèi)星.淺談思維導圖在初中數學單元復習中的應用[J].新西部(理論版),2017,(11):157-158.
[2] 秦孟彬.思維導圖在數學復習課中的應用微探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13(09):158-159.
[3] 張艷.例談思維導圖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J].學周刊,2014,(34):111.
作者簡介:潘小民,福建省三明市沙縣三官堂小學。endprint